《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教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237701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开课教案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双城三中 关升 时 间:2007.5.28 地 点:高二宏志文班出课人:关升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的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中学会具体分析论证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能力。以及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学习,探究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培养学生尊重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处理好与人民群众

2、的关系,树立向人民群众学习,竭诚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生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计: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现代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紧密相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既然实践是如此重要,

3、青年学生成才和实践是什么样的关系?怎样去投身社会实践?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二节。运用多媒体播放国际歌,调动学生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人民群众(板书) (阅读本节课文 l、2段)(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包括一切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两个部分。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板书) (提问)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粗读课文316段) (1)人民群众是物

4、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板书) 关于这一问题,如何理解?(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主要是说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自然资源是一种天然财富,要把天然财富改造成为社会财富,劳动者就必须掌握适当的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劳动群众又总是不断地积累经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创造出衣、食、住、行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 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中人类劳动可分为哪几大类?举例说明。(学生回答)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教师归纳)一切物质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和脑

5、力劳动的共同产物。在现代化大生产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脑力劳动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人民群众劳动群众体力和脑力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辅助板书)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板书) (播放录相世界名胜古迹、天鹅湖、西游记片段)(录音二泉映月) 提问:这些名著作者分别是谁?(学生回答) 天鹅湖的作曲家是苏联的柴科夫斯基,西游记的作者是中国的吴承恩,二泉映月的作曲者是中国的阿炳。(教师提问)他们为什么能作出如此脍炙人口的作品来?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完全是凭空想象的吗?他们创作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上述问题(学生回答,

6、教师归纳)。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板书) 一切精神活动,都离不开生产实践的基础。无论何人离开了生产实践创造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手段,无法生存也就无法从事其它精神活动。 人民群众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板书) 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或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们的创造活动,就是对群众分散的零碎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对比较系统的经验进行整理加工。“小资料”聂耳的码头工人歌就是证明。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人无法创造精神财富。 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板书)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的成果凝

7、结着人们的某种智慧,因此,这些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还直接创造了许多雕刻、绘画作品等精神财富。 提问:我国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是群众性的活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的主人,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起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拥护,才能成功,所以说它是群众性的活动。(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板书) (播放录相大决战片断) (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下列问题) 提

8、问:人类社会的前进是由哪些基本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矛盾的解决实质上是通过什么来解决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什么时期?在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对此你有何认识? (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归纳) 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变革时期。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来实现的。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群众始终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118页恩格斯语录就说明了这一点。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所起的作用是通过进行改革、巩固和完善

9、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的。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亿万群众共同的事业。当前,我国人民群众正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改革并加快改革步伐,这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青年学生也必将与全国人民群众一道积极投身改革大潮中去,为推动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作出贡献。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以及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都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只有人民群众的活动才创造了社会财富,决定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四、板书设计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1).什么是人民群众?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变革的决力量五、反馈检测,巩固练习设计。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教后追记:在讲解人民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时学生以为直接创造才算,忽视了间接创造精神财富,应引起注意,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公开课教案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双城三中 关升 2007.5.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