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样本.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236992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样本.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延静 武晓钊 李作聚摘要 随着国内职业教诲发展,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信息物流系以公司人才需求为方向,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水平为重点,在实践教体系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环境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摸索出了一条既适应北京当代物流业发展特点,又满足物流公司实际人才需求发展思路。核心字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四位一体随着产业构造不断优化升级,北京已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格局,

2、将来首都服务业发展,迫切需要高技能一线人才。为满足首都当代物流业高速发展对高技能物流人才需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于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为:面向首都当代物流业,重要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熟悉物流配送、运送、仓储、国际货运代理等业务流程,掌握物流业务操作技能,可以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进行一线物流业务管理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岗位可以胜任工作有仓储配送部业务主管;物流运送部调度、车队队长;国际物流部报检员、跟单员;信息管理部主管等。通过几年实践摸索,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培养模式。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当代物流标志是信息化、原则化,充分运用当代信息

3、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电子化”是首都物流公司特点。结合几年来专业建设经验,通过充分论证,物流管理专业重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教学安排环节按照人才培养递进规律将三年划分为基本素质教诲、物流业务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仿和顶岗实习四个互有关联阶段。第一阶段按照人才规格规定安排文化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能力培养教学;第二阶段按照物流业务分类进行基于业务流程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业务流程、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养成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第三阶段按照物流公司业务部门设立分别进行岗位综合模仿,培养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第四阶段按照就业需要在相应岗位上进行实际

4、工作,培养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如图1所示)。图1 四段式教学安排(二)课堂教学环节为有效解决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断层”问题,设计并采用新教学模式。即:1.引进典型物流公司全套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信息系统平台和仿真性实训环境按照物流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集成,运用网络技术下载公司真实业务、原始票据,形成由当代新技术构建成虚拟生产性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实行“案例驱动、原始单据流转、场景模仿、软件操作、信息解决、技能训练”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公司真实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如何工作(如图2所示)。2.把假期社会实践进行教学化安排,在公司顶岗实习前4个假期分

5、别安排专业认知、仓储配送教学实践、物流运送教学实践、国际货代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师傅带领下熟悉有关物流业务操作,特别要注重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养成(如图3所示)。图2 以仓储配送业务管理为示例“虚拟生产性教学平台”图3 假期社会实践教学化安排(三)公司实习环节保证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在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建立顶岗实习公司资源库,从第五个学期寒假开始,安排学生到有人才需求意向公司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将校内学习与将来就业相衔接,在学生和员工角色互换中进一步提高胜任就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此外,通过进一步深化“四位一体”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使职业认知、专项技

6、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公司顶岗实习四个环节形成互相链接闭环系统(如图4所示)。 职业认知财贸岗位体验假期专业认知专项技能训练仓储配送业务技能物流运送业务技能国际货代业务技能物流信息解决岗位综合模仿仓储配送物流运送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信息管理顶岗实习岗前培训顶岗工作岗位分析与创新毕业设计、能力展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图4 “四位一体”实践教学闭环系统二、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一)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依照物流公司对高职人才需求,将专业培养定位于业务操作员和业务主管两个层次,部门经理定位于将来拓展层次,核心竞争力定位在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和物流管理谋划。业务操作员核心能力分别是基本业务解决,涉及:仓储配送业务

7、解决、运送筹划与调度、国际货运单证解决、物流管理系统信息录入;业务主管核心能力是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纯熟进行业务管理并可以进行业务谋划分析,涉及:仓储配送业务管理、物流运送组织、业务谋划、物流信息管理。学生毕业后初职岗位是业务操作,通过1-2年,可以胜任业务主管工作;再通过1-2年可以胜任部门经理工作,负责仓储配送部、物流运送业务部、国际物流部、公司信息管理部全面工作(如图5所示)。图5 就业岗位定位分析(二)课程体系总体构成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职业素质教诲板块和职业能力板块构成,如图6所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素质教诲板块职业能力板块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一条街岗位体验专项技

8、能训练综合岗位实训公司顶岗实习通用能力物流实务网络技术数据库应用证书课程仓储及配送管理岗位模仿物流运送管理岗位模仿国际货运代理岗位模仿物流信息管理岗位模仿助理物流师资格认证岗前培训顶岗工作岗位分析与创新毕业设计与能力展示职业道德、劳动观念训练调查分析案头工作团队管理凭证解决客户服务仓储配送业务技能训练运送组织、谋划技能训练国际货代单证解决训练物流设备操作物流软件应用物流信息解决应用技能训练收银员岗位营业员岗位店长岗位网络营销岗位爱心诚信责任心理健康心理拓展体育实用英语经济数学计算机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文化文化选修课形势政策政治理论图6 课程体系构造职业素质教诲课程板块涉及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

9、养主题教诲、文化教诲、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教诲。在职业素质教诲中,依照物流行业任职规定,学生可获得“商贸素养证书”和劳动部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板块涉及商贸通用能力训练、商业一条街岗位体验、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公司顶岗实习。课程设立体现递进式、工学相结合。商贸通用能力训练课程、商业一条街实习(岗位认知)是学院为所有专业开设“无差别”能力培养课程,学生通过学分积分自主完毕通用能力训练和考核,考核鉴定合格,获得“商贸通用能力证书”。(三)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行1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按照职业能力递进规律,拟定每个物流业务中工作任务,以及完毕工作任务专业核心能力、支持核心能力专业

10、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非专业能力等(如图7所示)。课程体系构建仿照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办法,并采用如图8所示流程。图图7 岗位及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图8 课程开发流程2实践课程体系实行实践课程体系重要是由如下几种阶段构成:第一阶段(3,4学期),此阶段培养学生通用职业技能和从事物流管理岗位工作业务技能。课程设立涉及:商贸通用能力训练、商业一条街岗位体验、物流业务基本技能、核心技能训练等。岗位通用能力训练课程、商业一条街岗位体验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服务业岗位公共技能、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要教学目的,教学管理采用学分制,教学方式采用“网络课程+技能训练”,考核方式采用“技能鉴定”,在校期间获得规

11、定学分,可以获得学院颁发技能证书。 物流业务基本技能、核心技能训练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将来就业岗位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劳动观念、职业道德为重要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公司共同设计完毕,教学模式重要是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所有教学活动都在“电子化物流业务平台+仿真实训”教学情境中开展,学生依照业务流程,在软件系统平台上完毕原始票据信息解决,同步结合仿真实训环境、设备演示、知识解说等“学训一体”方式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增强职业素养。教学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引下分小组实行教学,学生依照教学项目规定带着工作任务在虚拟生产性环境中边工作边学习,依照“需求调研、方案制定、组织实行、过程控制、自我评价

12、、教师评价”6个环节实行教学。校企合伙开发物流业务技能大赛项目,通过技能大赛方式让公司参加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向家长、社会展示培养效果。第二阶段(第5学期):培养学生物流业务技能综合应用能力。仿真物流公司部门设立和运作模式开展岗位综合模仿,通过岗位综合模仿,强化物流业务基本技能、团队合伙、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按照物流业务,组建不同部门工作团队,通过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开展综合模仿,实训环境是“仿真物流公司”,教学实行在“电子化物流业务平台+仿真实训”教学情境中开展,教学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引下,学生依照部门工作职责,带着工作任务在生产性环境中边工作边学习,通过“

13、50笔业务解决无差错”学习竞赛方式开展能力考核评价。第三阶段(第6学期):公司顶岗实习,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职业道德、劳动观念。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工作中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养成职业习惯、纯熟岗位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安排学生到20家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参加学生管理、考核评价,形成制度文献和规范。三、实践教学环境改革 依照“校企共建,互利互惠”原则,在原有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基本上,改进既有校内实训环境与条件,在既有基本上建成29个可觉得学生提供学生实习岗位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条件将保障“以电子化物流业务流程为平台、学

14、训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满足专业能力递进式培养规定,增进教学和实践融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互通,成为校企优势互补、设备技术先进、管理有效,兼容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功能系统化多功能实训基地。(一)改建、扩建原有实训室,新建一种仿真型“物流公司”为满足物流管理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规定,按照物流公司管理模式、设备设施、软件、环境、岗位职责等样式添置设备、购买典型管理软件、制作实训沙盘、配套公司文化环境等,把实训室建设成具备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仿、公司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等多功能型实训环境。(二)建立校企互利互惠合伙机制,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考虑物流管理专业核心业务解决特殊性,

15、解决校内生产性实训问题途径为:第一,通过为公司开展技术征询服务、员工培训等互利互惠机制建设,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伙关系,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同步公司真实业务,建立动态化真实性业务数据库,在校内计算机软件平台上实现真实物流业务原始单据流转,使学生可以在真实物流管理软件平台上进行仿真生产性技能训练和岗位模仿实训;第二,将物流运送核心设备安装在易通公司物流运送设备上,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管理软件,实时监控、采集物流运送信息,通过实时跟踪和信息分析,实现物流运送组织、运送业务谋划等公司物流运送业务生产性实训。此外,在仓储配送业务实训室建设中,依托易通物流公司,按照公司仓储配送业务实际需要,共建“仓储配送实训室”,采用“业务托管式”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创造条件。仓储配送实训室寻常业务所有是公司生产性任务,实训指引教师所有是公司人员,学生实训期间在师傅带领下完毕生产性实训作业,达到岗位综合实训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