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236530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思路本课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三角形的内角和没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折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本课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创设在任意一个三角形能不能画2个直角这一矛盾冲突,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

2、作,任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再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最后让学生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安排上,注意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逐步加深。练习形式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第一二两个练习从知识的直接应用到间接应用,数学信息的出现从比较显现到较为隐藏。这些题检测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顾及到智力水平

3、发展较慢和中等的同学,第三个练习设计了多边形的内角和,拓展学生思维。兼顾到智力水平发展较快的同学。另外介绍了数学家帕斯卡的方法,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双龙实验小学 张伟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成功之处:1.教学中注意了两点:一是让学生理解“内角”“内角和”的含义;二是让学生为了使

4、所得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操作实验。2.教学中采用让学生课前剪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然后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特征。课上让学生汇报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有180、178182等。由于学生在量、画三角形的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出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左右,在此情形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特征。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智慧碰撞、思维火花闪现,出现了剪一剪、折一折两种验证方法,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三角形重要性质。3.在解决问题中,明确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可以解决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第三个角的度数。然后逐步减少条件,求未知角。不足之处: 对于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有许多学生不敢剪,如果让学生事先准备好剪刀,也是一种暗示。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动手撕一撕,把角拼在一起,也会避免剪角的时候还要找到合适角的麻烦。再教设计:在验证时让学生大胆的撕,大胆的拼,体会发现的乐趣。淮北市双龙实验小学 张 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