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班科学《猜猜看》 (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623585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小班科学《猜猜看》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小班科学《猜猜看》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小班科学《猜猜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小班科学《猜猜看》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小班科学:猜猜看 设计意图:活动内容应关注适宜性与挑战性。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强调“学习活动的内容,既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有助于幼儿经验、视野的扩展和潜能的发挥。”此活动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设计的,特别是近阶段孩子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知道不同的动物名称外,还开始尝试探索动物的细小特征来了解、区分动物。为此我们设计了“躲猫猫”、“谁来了”等活动,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动物,如从动物的局部特征、声音、食物等角度进行探索。考虑到孩子的认知水平不同产生的知识点也不同,因此此活动汇总以前尝试的方法,让孩子在“猜猜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考虑到孩子在集体中

2、已经开始注意同伴,因此在活动的第二阶段采用听同伴的声音与看同班的背影猜猜“他是谁”,激发幼儿寻找同班特征的兴趣。活动组织应注重递进性与童趣性。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强调“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鼓励并支持幼儿学习与探索、表达与表现。” 本次活动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PPT为主,孩子们通过教师慢慢的演示可以从PPT中寻找不同的动物特征,使孩子能轻而易举的找出动物。在选择PPT动物出场的顺序时也考虑到运用各种方式,层层递进,激发幼儿的寻找兴趣。当动物被找到时,孩子的情绪再次高涨,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继续猜的热情。其次,小年龄孩子的注意力较短,运用富有童趣的图片,在多媒体课件的不断变化中孩子

3、始终围绕主题,同时也提高活动的效果。活动目标:1、在听听、看看等感官的刺激下引起幼儿猜的兴趣,鼓励幼儿用言语进行表述。2、通过猜同伴的声音与背影,激发幼儿对同伴的关注之情。重点:在各种感官刺激下,指导幼儿观察、倾听、辨认动物的不同特征,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难点:在游戏过程中,感知和认说生活中接触到的同伴,觉察其服饰、声音、发型等明显的不同。活动准备:1、 经验准备:对常见动物的外貌特征与习性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同伴、能说出同伴的姓名。2、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局部图片、动物叫声、同伴说话录音、同伴背影照片)活动以小小组(4、5位幼儿)的形式开展。活动过程:一、出示背景图片,引发探究兴趣导入

4、提问:说说你看见了什么?幼儿回应:房子;有大树;黄黄的房子;教师小结:美丽的图片上有房子、大树,许多小动物还躲在后面做游戏呢!二、听听看看说说,积累游戏经验第一次猜动物游戏(动物的明显特征)主要提问:大树后面躲了一只动物,你知道是谁吗?教学提示:如幼儿猜出动物提问:你怎么知道是大象(狮子)?如幼儿没有猜出提问:谁有长长的鼻子(细细的尾巴)?第二次猜动物游戏(动物的声音:鸡、猫)主要提问:听听谁来了?它是怎么叫的?教学提示:幼儿猜出鼓励大家模仿动物叫声与动作第三次猜动物游戏(动物的食物:竹子、骨头)主要提问: 这是什么好吃的,谁喜欢吃?教学提示:如幼儿猜出动物点击PPT用掌声表示猜对,给予鼓励。第四次猜动物游戏(动物的影子:小兔、长颈鹿)主要提问:穿黑衣服的动物是谁?教学提示:如幼儿猜出动物提问:你是怎么猜到的?如幼儿没有猜出动物提问:长长的耳朵(脖子)是谁呀?教师小结:宝宝的本领真大,听听动物的声音,看看动物的影子和食物就能猜出是什么动物。三、自主表述探究,体验活动快乐游戏前提问:看看影子、听听声音,你能猜出是我们班的哪个小朋友吗?游戏中指导:1、影子:重点观察发型、服饰2、声音:听听他说了什么?谁最喜欢说这句话?游戏后延伸:到户外拍背影照,让另一半同伴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