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格写作技术在交响音乐中的运用的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232733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赋格写作技术在交响音乐中的运用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赋格写作技术在交响音乐中的运用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赋格写作技术在交响音乐中的运用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赋格写作技术在交响音乐中的运用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赋格写作技术在交响音乐中的运用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赋格写作技术在交响音乐中的运用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赋格写作技术在交响音乐中的运用的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赋格写作技术在交响音乐中的运用的方法赋格是一种结构严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复调音乐形式,因此在音乐作品 中常常被看作是智慧、科学和文明的象征。赋格曲在音乐创作中既可作为独立曲 式应用,也可作为套曲中的一个乐章,既可以用于器乐独奏、重奏,也可用于交响 音乐创作,无论是巴洛克时代、还是古典音乐时代,或者是浪漫主义时代乃至近现 代的许多作曲家都喜爱把赋格技术用于交响乐的创作,因此,赋格写作技术成为 专业作曲家必须掌握的手段。早在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们就开始在乐队作品中使用赋格写作技术,这一 时期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提到巴赫。他的作品包罗万象,涉及到了除歌剧以外的所 有体裁,特别是他对复调音乐的贡献人人皆知

2、。他创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被 称为“新约全书”,成为人们竞相学习的典范。巴赫的作品浩如烟海,六首布兰 登堡协奏曲是巴洛克时期的伟大杰作,也是巴赫最优秀的乐队作品,其中的第 二、四、五、六首的中间或终曲都使用了赋格写作手法。巴赫第四布兰登堡协奏曲(G大调BWV1049由三个乐章组成,末乐章 是一首五声部的赋格曲,这是由中提琴演奏的赋格主题:巴赫第六布兰登堡协奏曲(bB大调BWV1051),也是用赋格来表达的, 主题也是首先在中提琴声部奏出:十八世纪下半叶,音乐发展到了一个重要阶段,即古典主义时期,赋格写 作技术在交响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以海顿和贝多芬为代表的大批作曲家 将音乐推向了一个崭新的

3、时期,他们追求理性,追求严谨。莫扎特也是古典时期杰 出的代表,他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他创作的作品体裁十分广泛,包括交响乐、 协奏曲、歌剧、众多的钢琴和其它形式的音乐作品,使用赋格写作技术写作的交 响音乐作品有很多,如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交响曲(C大调,)第四乐章实现 了奏鸣曲与二重赋格的完美结合。贝多芬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中无时不闪现出他那巨人 般的性格。他创作的9部交响曲是作曲家人格魅力和完美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第 一、第三、第五、第七、第九交响乐中都大量地使用了复调音乐写作技法,赋格段时而出现在呈示部,时而出现在展开部,用完整的赋格曲作为一个交响乐的乐 章都随处可见,这些娴

4、熟和精致的设计,令人惊叹不已。贝多芬在第一交响乐(C大调,作品第21号)第二乐章采用了传统的 奏鸣曲式写作手法,其中的第一主题是用赋格段来陈述的,赋格段的插入可以起 到突出主题乐意、在织体写作上与主调音乐体形成对比的作用,也常常用来作为 推向高潮的重要手段。赋格的主题由第二小提琴奏出 ,然后由大提琴声部作答。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bE大调,作品55号)第二乐章“葬礼进行 曲”的再现段中也使用了赋格段。该曲的第四乐章为变奏曲 ,在主题经过四次变 奏之后,接入了一个赋格段。贝多芬第五(英雄)交响曲(bE大调,作品67号)第三乐章首尾两个部 分采用主调创作手法写成,中间部分则是赋格段。赋格主题在

5、各个弦乐器声部分 别奏出,多次使用紧接手法。“紧接”又叫“密接和应”,是作曲家们在赋格曲写 作中惯用的手法,是运用横向与纵横向对位技术,将模仿结构进入的时间加以变 化,或将进入时间与纵向声部关系同时变化,由于变化的基本特性是将时间距离 靠近,所以称为紧接模仿,在赋格中称为紧接段。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d小调,作品第125 号)是一部伟大的作 品,构思精巧,结构严密。大家熟知的欢乐颂主题使用赋格段来陈述 ,具有深 刻的表现力。主题出现的顺序依次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音乐发展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的音乐 创作对于古典主义来说有所发展,他们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6、,音乐更加奔放, 形式更加自由,在复调音乐创作方面也有所突破。在推动音乐进行,特别是在乐思 需要大肆发展、情绪需要推向高潮的时候,较多地使用了赋格手法,取得了令人满 意的效果。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g小调第二交响曲复活是一幅大型的宗教音 画,作者通过交响音乐诠释了“生”与“死”哲理。该曲的第二乐章是死者对过 去欢乐的回顾,在两支舞曲之后,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一个赋格段,将音乐推向了高德国作曲家舒曼虽然不是复调音乐大师,但是在他的作品中依然可以清 晰地看到赋格写作技术的广泛使用,他创作的第四交响曲(d小调,作品第120号) 的终曲采用奏鸣曲式写成,展开部便是一个严谨的赋格段,第一主题成为赋格的 主题,各

7、声部在依次陈述后进入主调写作手法。由舒曼创作 ,大家熟知的a小调 钢琴协奏曲(作品第54号)的终曲与第四交响曲的手法同出一辙,也是采用奏鸣 曲式写成,展开段也是从精致的赋格段开始,依然是第一主题作为赋格的主题。有些作曲家甚至把一个乐章的一大部分或全部内容都用赋格的形式来表 达,如赫尔斯特创作的赋格协奏曲、赋格序曲,美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第 三交响乐第一部分,“帕萨卡利亚与赋格”,巴托克于创作的弦乐、打击乐 与钢片琴音乐第一乐章都是一部结构严密的赋格曲。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也是一 位伟大的实践者,他创作的青年管弦乐队指南(作品第34号),第二部分是一 部绚丽多彩的赋格曲,将在第一部分中介绍过的乐器依

8、次出现,用赋格的形式将 这些乐器组织在一起。依然是布里顿创作,人们不太熟悉的弗兰克布里奇变 奏曲由一次主题和十个变奏组成,其中,第十变奏为“赋格与终曲”,将抒情而 柔和的主题变奏为活泼而跳跃的形象,用赋格的陈述方式,依次在弦乐器组中的 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上奏出。俄罗斯作曲家作为浪漫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音乐发展历史上立下了不 朽的功绩。他们的创作风格新颖、大胆,力求突破和创新。他们将复调音乐写作 技术广泛地使用在交响音乐创作之中,作曲家们大显身手,一些具有深刻影响的 作品不断出现。柴可夫斯基是一位多产的俄罗斯作曲家,被称为旋律大师,他的作品能够 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类的

9、思想和情感的变化,时而阴沉、时而忧郁、时而 热情、时而激昂,很多作品都习惯采用主调与复调手法交替陈述。他的第三交响曲末乐章、第四交响乐曲末乐章以及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展开部 都使用赋格段的写作手法。他在交响组曲中也忘不了用赋格手法来表达音乐情感 他创作的第一组曲(d小调,作品第43号)由六个段落组成,其中的第一首标 题为“序曲与赋格”,他创作的第三组曲(G大调,作品第55号)由“悲歌”、 “忧郁圆舞曲”、“谐虐曲”和“主题与变奏”四个部分组成,与第一组曲不同,柴可夫斯基在第四部分“主题与变奏”中的变奏部分使用复调手法,主题与变奏是最后一部分,包括了一次主题陈述和十二次变奏,其中的第五次变奏采

10、用严格的赋格段写成,与其它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俄罗斯杰出作曲家的另一个代表是格拉祖诺夫,他的第七交响曲(F 大调,作品第77号)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是作曲家写作技术的巅峰之作,在和声和 配器方面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复调技法的运用,令人惊叹,第二乐 章的开始,沿用了老一辈作曲家惯用的手法一一用赋格段来陈述。四度上行后做 半音进行的主题显得忧郁而悲伤,这个主题在不同的乐器上依次陈述,增加了痛 苦的情绪。二十世纪以后,音乐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崭新的时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对音 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种音乐流派大量产生,音乐创作出现了五彩 缤纷,绚丽夺目的局面。赋格这种古老的艺术仍然为新

11、时期作曲家们所使用,大批 作曲家专注于复调音乐的研究,实现了复调音乐的复兴。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是推动复调音乐复兴的杰出代表,他是一位音乐巨匠,更是一位复调大师,他创作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作品第87号)是 继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后人类音乐史上的又一部复调音乐巨着,是人们学习复调音乐技术的范例。肖斯塔科维奇的复调技术才能还表现在交响曲的创作上,无论是对民族音乐的探索,还是对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的描绘都闪现着他的复调 音乐精神和智慧。他创作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构思精致的作品,在这部作品里,融入了作曲家对人类生活描绘,表达了作曲家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第二 乐章是快板,具有谐虐曲的特征,为了达到紧

12、张和尖锐的效果,在展开部中使用赋 格段来表达。美国作曲家艾夫斯创作的第四交响曲完成于 1916年,是一部探索哲 学思想的作品,第三乐章的开始就用一首赞美诗做主题开始了赋格的陈述 ,随后 弦乐和铜管乐器依次加入,并采用紧接手法,将音乐发展到了高点。美国作曲家哈里斯共创作了十一部交响曲,其中以第三交响曲最为着 名,这首完成于1938年的作品在结构上与传统交响乐不同,不是四个乐章,改为 一个乐章一气呵成,在完成对田园音乐段落的表达以后,采用赋格段写作手法,主 题在铜管乐和打击乐各声部依次出现,逐渐积蓄力量,将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 点。复调音乐写作技术传入中国有近百年时间,特别是50年代前苏联对中国

13、高等音乐教育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批学子留苏学习,或进入中央音乐学院 苏联专家班培训,复调音乐成为了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必学的理论课程。一批 作曲家纷纷将复调音乐写作技术运用于民族音乐创作实践之中,他们付出了巨大 的心血,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丁善于德的成长交响乐和朱践耳创作的第 一交响曲都是赋格写作技术用于交响音乐的成功例子。我的老师,着名作曲家李忠勇教授在他的交响乐中也使用了赋格写作方法。李忠勇教授20XX年参观了光雾山森林公园后,被这里迷人的风景和历史传说 所感动,当即决定要写一部交响音画来表现内心的感受,回家后奋笔疾书,在短短 的25天时间里完成了这部交响作品一一 光雾山音画,由“晨光晓雾

14、”、“燕 仙共舞”、“牟阳怀古”、“月潭飞花”、“红叶节庆”五个乐章组成,第五乐章“红叶节庆”旋律热烈欢快,这一段是对节日盛况场面的描写,在展开部以后, 从245小节起进入赋格段,主题在中提琴和大提琴上陈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 活力的主题,共8小节。观不同时期的交响音乐作品,作曲家们总是喜欢将交响音乐的一个乐章用赋格的 形式来表达,或将乐章中的一部分用赋格段的形式来推动。由于赋格曲最重要的 特点是将主题在不同的声部依次呈现,无疑强调了主题,加强了音乐内部的。同时, 赋格写作中常常采用紧接手法,这对以积蓄力量、推动音乐发展、形成音乐高潮 有着重要的作用。赋格主题也具有情趣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15、既可以表现咏唱、庄严、史诗、歌唱性、赞美诗等内容,也可表现具有舞蹈性、活泼、诙谐的 情趣,还可以表现对自然景色的感受、表现愉快的心情。具有矛盾冲突、动力性、 活泼欢快的主题也常用在赋格段中。这种做法,从巴洛克时期开始,一直沿袭到近 现代的作曲家,无论是国外的经典名着还是国内的交响音乐精品,都无一例外地 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做法。凯鲁比尼曾说过,“一切写得美好的作品,即使它没有赋 格曲的特征和形式,但至少具有赋格的精神”,我想,这就是赋格艺术的魅力所 在。参考文献:1. 柴可夫斯基交响曲 彭志敏着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 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 钱仁平着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3. 和声复调论文集杨通八、张韵璇着上海音乐出版社4. 新编世界名曲欣赏杨民望着上海音乐出版社5三个基本数据一张设计图式一一赋格写作研究李忠勇着音乐探 索20XX年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