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统计学2014年2月考试答案姜正杰.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224672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统计学2014年2月考试答案姜正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统计学2014年2月考试答案姜正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统计学2014年2月考试答案姜正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统计学2014年2月考试答案姜正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统计学2014年2月考试答案姜正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统计学2014年2月考试答案姜正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统计学2014年2月考试答案姜正杰.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权数对均值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D )。 A. 各组的权数绝对值大小 B. 各组的权数是否相等 C. 各组的变量值的大小 D. 各组权数的比重2.当( C)时,均值只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而与次数无关。A. 变量值较大而次数较小 B. 变量值较大且次数较大 C. 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相同 D. 变量值较小且次数较小3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的( A)。 A. 97.9% B. 98.2% C. 102.3% D. 140%4按照计划,现年产量比上年应增加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现年产量的实际增长程度为(B )。 A. 10% B. 1

2、7% C. 20% D. 40%5某厂1989年完成产值200万元,199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A)。 A. 5% B. 5.5% C. 15.5% D. 115.5%6下列指标中属于比例相对数的指标是(D )。 A. 计划完成程度 B. 劳动生产率 C. 婴儿出生率 D. 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2万件,它们(C )。 A. 是时期指标 B. 是时点指标 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8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时期数的指标是(C)。 A. 出生人数 B. 货运量 C

3、. 生猪存栏数 D. 国民生产总值9在组距分组中,确定组限时(B ) A. 第一组的下限应等于最小变量值 B. 第一组的下限应小于最小变量值 C. 第一组的下限应大于最小就量值 D. 最后一组的上限应小于最大变量值10书籍某分组数列最后一组是500以上,该组频数为10,又知其相邻组为400-450,则最后一组的频数密度为(A ) A. 0.2 B. 0.3 C. 0.4 D. 0.511采用组距分组时,用组中值作为该组数据的代表值,其假定条件是( D)。 A. 各组的频数均相等 B. 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 各组的组中值均相等 D. 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或在组中值两侧呈对称分布12对某企

4、业职工按日生产的产品件数多少分为四组:100件以下,100-140件,140-180件,180件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A)。 A. 80和200 B. 90和210 C. 100和180 D. 60和22013某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据此分为六组,形成闭口式等距列,各组的组距为(B )。 A. 71 B. 26 C. 156 D. 34814指出下列分组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 A. 人口按年龄分组 B. 产品按等级分组 C. 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 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15对某地区商业网点的从业人员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C )。 A. 所有

5、商业网点 B. 每一个商业网点 C. 所有从业人员 D. 每一个从业人员16已知某地区有500家工业企业,调查研究这些企业生产设备的完好状况,调查单位是( D)。 A. 500家工业企业 B. 每个工业企业 C. 全部生产设备 D. 每一件生产设备17对某地区某一天的平均温度进行测量,所得测度值为12。C,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度是(C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18对某地区的全部产业依据产业构成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度是(A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19任一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取值在(

6、 B)。 A. (0.1) B. 0.1 C. -1,0 D. (0,)20某生产小组有9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12,15,9,12,13,12,14,11,10。据此计算的结果是( A)。 A. 均值=中位数=众数 B. 众数中位数均值 C. 中位数均值众数 D. 均值中位数众数21两组工人加工同样的零件,第一组每人每天加工零件数为:32,25,29,28,26;第二组为:30,25,22,36,27。则两组工人加工零件的差异程度(B)。 A. 一组大于二组 B. 二组大于一组 C. 相同 D. 无法比较22如果所有的数据值都增加常数 ,则重新计算的离散系数( A)。 A. 下降 B. 上

7、升 C. 不变 D. 说不准23变异系数为0.4,均值为20,则标准差为(D) A. 80 B. 0.02 C. 4 D. 824若把次数分配的权数换成权数比重,则方差( B)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无法确定25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减去任意数 ,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比较(B)。 A. 变大 B. 不变 C. 可能变小 D. 少了一个A值26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于(D ) A. 变量值的大小 B. 均值的大小 C. 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的大小 D. 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大小和均值大小27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D) A. 意义不同 B. 计算条件不同 C. 计算结果

8、不同 D. 数学处理方法不同28四分位差在描述数据离散程度时有个弱点,这个弱点也是(C )所存在的。 A. 平均差 B. 标准差 C. 异众比率 D. 离散系数29对异众比率不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A )。 A. 中位数的位置 B. 众数组的次数 C. 组距的宽度 D. 划分组数的多少30在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 )。 A. 极差 B. 异众比率 C. 四分位差 D. 标准差31在组距数列中,如果每组的组中值都增加10个单位,而各组次数不变,则均值( C)。 A. 不变 B. 有可能不变 C. 增加10个单位 D. 无法判断其增减32在组距数列中,如果每组的次数都增加10

9、个单位,而组中值不变,则均值(D)。 A. 不变 B. 上升 C. 增加10个单位 D. 无法判断其增减33由组距数列计算均值,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B )。 A.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B. 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C. 各组的组中值能取整值 D.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34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D )。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众数或中位数 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35某企业1991年的产值比1990年增长13%,1992年比1991年增长11%,1993年比1992年增长12%,求该企业三年来产值的平均

10、增长速度应采用(C)计算。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还应有其它条件才能决定36某单位有两个部门,1990年甲部门,乙部门平均工资分别为200元,210元。1991年甲部门职工在全单位职工中所占比重上升,乙部门所占比重下降,如两部门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该单位平均工资1991年比1990年(B )。 A. 提高 B. 下降 C. 持平 D. 不一定37当数据分布有对称性的集中趋势时,其均值(C )。 A. 趋于变量值大的一方 B. 趋于变量值小的一方 C. 趋于权数大的变量值 D. 趋于哪方很难断定38当数据分布不规则时,其均值(D )。 A. 趋于变量值大的一

11、方 B. 趋于变量值小的一方 C. 趋于权数大的变量值 D. 趋于哪方很难断定39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B )。 A. 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 B. 最后一期的水平等于最后一期实际水平 C. 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逐期增长量 D. 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各期定基发展速度40我国1949年末总人口为54167万人,1994年末总人口为119850万人,19401994年人口年平均增长(A )。 A. 1.87% B. 1.74% C. 1.82% D. 1.78%41某地区农民家庭的年平均收入1995年为1500元,1996年增长了8%,那么1996年与1995年相比之下,每

12、增长一个百分点增加的收入额为(C)。 A. 7元 B. 8元 C. 15元 D. 40元42某种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4年增长了10%,1996年比1994年增长了15%,1996年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D )。 A. 15%10% B. 150%110% C. (110%150%)-1 D. (150%110%)-143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D )。 A. 4%6%9% B. 104%106%109% C. (4%6%9%)+1 D. (104%106%109%)-144已知某地区1995年粮食产量比1985年增长了1倍,比1990年

13、增长了0.5倍,那么1990年粮食产量比1985年增长了(A)。 A. 0.33倍 B. 0.5倍 C. 0.75倍 D. 2倍45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C )。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之和 C. 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1 D. 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46某企业1995年9月12月月末职工人数资料如下:日期 9月30日 10月31日 11月30日 12月31日月末人数(人) 1400 1510 1460 142047该企业第四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为(B)。 A. 1448人

14、 B. 1460人 C. 1463人 D. 1500人48在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若回归系数b=0,则表示( D)。 A. y对x的影响是显著的 B. y对x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C. x对y的影响是显著的 D. x对y的影响是不显著的49在回归分析中,F检验主要是用来检验(C)。 A.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 B.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C. 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D. 休计标准误差的显著性50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C)。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51设产品产量与产品单位成本之间的简单相知系数为-0.86,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 A)。 A. 高度相关 B. 中度相关 C. 低度相关 D. 极弱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