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622132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明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李明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李明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李明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李明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明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明的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八年级教学形式新授教 师李明单 位凤阳县刘府镇初级中学课题名称春酒学情分析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被乡愁所紧紧缠绕。琦君作为一名台湾作家,故土难离而离了又难以再回的愁绪深深困扰着她。春酒介绍了故乡过年的风俗,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用富于童趣的语言写出了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思乡这一主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理解还不够深刻。但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古诗中思乡的名句有一些积累,对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已有了解。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表达的情感。 2、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感受文章中的风俗

2、美,人情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过新年的情景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讲怎样过年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过年的风俗也有所不同。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琦君去她的家乡浙江温州,看一看那里的人们是怎样过年的。(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师:讲课之前,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琦君? 生介绍:(略) 师:讲得很好,我补充一点,去年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桔子红了的作者就是琦君(出示介绍琦君的图片)。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出示生字词) 生注音,其余同学改正,但仍有一个是错的。 师:挑剔中的剔应读“t ”,新华字典

3、489页上是有这个字的,我们的参考书上把这个字的读音标成了“t”,这是不对的,大家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朗读课文,想一想都写了哪些事情? 生: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泡八宝酒。 师: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生:作者通过春酒表达了对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深情怀念。 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表达了作者的是思乡之情? 生:写到家乡过新年的风俗:迎神拜福、小孩不能在客厅、厨房里玩;吃东西不能随便抓;说话要讨吉利;元宵节后分吃供品等,这些风俗都是家乡所特有的,写风俗就是要表现家乡的风俗之美,从这里可看出作者

4、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生:作者写到喝会酒,乡亲们互相起会,融洽地置办会酒,体现出乡亲们的善良好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好人情的赞美。 师: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字里行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她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四、研读赏析,品味细节 师:平常老师经常给大家讲,真正感人的文章,打动人的往往是朴素的语言中蕴涵的真挚的情感,以及那些真实的细节描写。现在大家自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思乡之情是怎样打动你的。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学生自读进行勾划,教师巡视) 生: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

5、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这里写出了我对春酒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的急切心情。 师:为什么肚子胀得蜜蜂似的,不是像小猪一样呢? 生:因为像蜜蜂一样,更显出可爱的姿态,突出我的天真可爱。 生: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地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这里写出了我对八宝酒的喜欢,很馋的样子,也写出了我的可爱。 师:讲得好,还有喜欢的地方吗? 生: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

6、也是个酒仙呢!这段话写出了我对八宝酒的喜爱。“一点点”,指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走来走去”,说明我舍不得喝。“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这说明我对八宝酒的喜爱,摔倒了都舍不得丢掉酒杯。小花猫舔着我衣襟上的酒就呼呼地睡着了,说明小花猫也喜欢八宝酒,足以证明八宝酒的香甜。(掌声响起) 师:说得太好了。你们有类似的经历吗? 生:有,小时候有人到我们那里来照相,妈妈就叫我赶快去照,当时,我手里拿着一个烤红薯,听到妈妈的呼唤后,我就把烤红薯放在裤兜里,欢喜地跑出去。结果在跨门槛时摔了一跌,人一下子就扑了出去,烤红薯压扁了,裤子也弄脏了。结果照了个哭笑不得的相。(生大笑) 师:真富有情趣,活脱脱的一个

7、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就展现出来了。 师:这篇文章除了写天真活泼的我之外,还写到了哪些人物? 生:还写到了母亲。“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写出了母亲的善良,大方,同时也有自豪之意。 生: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这里写出了母亲得到表扬后得意但又不好意思的样子,一副贤妻良母的模样。 师:对母亲的描写还有吗? 生: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这里写出了母亲的善良大方,写出了母亲的助人为乐。 师:文章写出了我的天真活泼,写出了母亲的善良大方,除此之外,还有感动的地方吗? 生:我认

8、为打动人的还有纯朴的乡情,如“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客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这里写出了阿标叔的善良纯朴,也写出了以阿标叔为代表的乡亲的美好的人情。 五、调动积累,体会情感 师:大家说得真好,的确,有些看似随意的细节,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作者琦君就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对故乡的眷念。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古诗中就有许多思乡的名句,大家交流一下。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露水从来都是白的,但今夜的更白;月亮在哪里都是明亮的,但今夜的月亮更明亮,因为在这样的夜晚,我想起了我的亲人,我的故乡。 生:李白静夜

9、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出了思乡之情。 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出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在过节时格外的思念家乡。 生: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写出了思乡之情。 师:除了这些古诗之外,现代也有许多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你们知道的都有哪些? 生:余光中的乡愁 师:对,台湾诗人余光中和琦君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年轻时离开大陆去了台湾,都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啊!一首乡愁道出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乡愁。(播放朗读录音,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深情地诵读) 师:刚才大家交流思乡的诗,

10、多数与明月有关,难怪诗人席慕容说: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里响起。月亮,总是容易勾起人们思乡的情怀。当你们面对一轮明月时,会想到什么呢?(出示一张圆月的图片) 生:我会想到我的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想到我的母亲;想起我的故乡。 师:看到明月,大家都会想起家乡,但我们的感受毕竟不如琦君、余光中强烈,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即便是有淡淡的离愁,那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啊!现在,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感受乡愁,理解一下那些被乡愁所紧紧困扰的人们吧!(播放罗大佑的乡愁四韵,学生完全陶醉在音乐声中) 师:每个人都有故乡,对于故乡都会有一份难以忘怀的记忆。鲁迅对社戏里吃过

11、的罗汉豆念念不忘;汪曾祺对故乡端午节的鸭蛋念念不忘;而琦君魂牵梦系的是母亲所酿造的八宝酒。这些让作者终身难忘的美食,沉淀了美好的情思,触动了无尽的思乡之情。那么我们呢?我们对于故乡又会有什么记忆呢?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背上行囊去远方寻找自己的世界。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美好的回忆吧! 最后, 我们对那些正在被乡愁困扰以及将来可能被困扰的人们说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板书设计春酒 过新年母亲热情好客慷慨大方 喝春酒乡亲热情大方人情美 喝会酒“我”童真童趣 民俗民风是人们情感维系的纽带作业或预习1课外选读有关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并把它推荐给

12、班里的同学。2“我”如法炮制,自酿了八宝酒,但儿子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听了儿子的话,“我”当时是怎样想的呢?请你用一段文字写出“我”当时的心理。自我评价这堂课上完后,回过头来思考,我觉得做得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了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在以前的公开课上,我从来没有讲过作者和字词,因为我认为讲这些东西会使讲课的思路不连贯。但是,渐渐地,我意识到这种讲法是不科学的。作为初二学生,对于生字词仍还处在积累阶段,如果淡化了字词,学生的字词积累就不够,语文的基础知识也就不牢。作者介绍,它仍属于语文的文学常识的内容,了解了作者,有利于把握作者的风格,有助于理

13、解文章的情感,同时加大积累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堂课上,我较为巧妙地把二者有机地融于课堂中,使语文知识得到落实,从而避免了公开课只有形式而没有实际语文知识传授的作秀的尴尬。另外,当学生都没有意识到有一个字的注音错了的情况下,我告诫他们“尽信书不如无书”,鼓励他们动手查字典,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一个字的正确读音,更是一种大胆质疑的态度。 2、情境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成为本节课致胜的关键。思乡这一主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不算陌生,但体会毕竟是不深的,让学生感受情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对思乡的古诗的积累,让他们对思乡的情感有了初步的感受,紧接着播放了余光中的乡

14、愁的朗读录音,学生对思乡的愁苦感受又进了一步。而最为关键的还是罗大佑乡愁四韵的歌曲把他们的情感完全激发了出来,也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十四五岁的孩子很容易被情绪感染。这首忧伤的歌曲,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歌中的“长江水”、“酒”、“母亲”、“信”、“乡土”、“乡愁”等字眼与课文中的许多内容是一致的,在淡淡忧伤的旋律中,学生的情感自然就达到了高潮。 3、本节课成功之处还在于教师语言的丰富生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如导入的地方就用了一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把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让他们有了一种想了解,想探求其他地方风俗的欲望。学生交流思乡的古诗之后,我用了一些诗词来对教学环节进行过渡,如提到琦君和余光中有相似的经历时,我用了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学生不仅喜欢这种诗化的语言,也能体会到其中相似的情感。再比如引用席慕容的“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里响起”这样的诗句再配上明月的图片,在这种特定氛围的感染下,学生的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与作者在情感深处产生出共鸣。 总体上说,这堂课是成功的,但仍有地方不够完善,需要改进。由于这堂课事先没有经过试讲,在时间的把握上就不够好。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