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等差数列选择题专项训练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及答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22095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选择题专项训练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选择题专项训练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选择题专项训练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选择题专项训练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选择题专项训练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选择题专项训练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等差数列选择题专项训练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及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等差数列选择题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5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戊所得为( )A钱B钱C钱D钱解析:C【分析】根据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设甲、乙、丙、丁、戊所得钱分别为,a,然后再由五人钱之和为5,甲、乙的钱与与丙、丁、戊的钱相同求解.【详解】设甲、乙、丙、丁、戊所得钱分别为,a,则根据题意有,解得,所以戊所得为,故选:C.2在1与25

2、之间插入五个数,使其组成等差数列,则这五个数为( )A3、8、13、18、23B4、8、12、16、20C5、9、13、17、21D6、10、14、18、22解析:C【分析】根据首末两项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再求这5个数字.【详解】在1与25之间插入五个数,使其组成等差数列,则,则,则这5个数依次是5,9,13,17,21.故选:C3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值是( )A15B30C3D64解析:A【分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列方程组,求出和的值,即可求解.【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即 解得:,所以,所以的值是,故选:A4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定义数列如下:是使不等式成

3、立的所有中的最小值,则( )A25B50C75D100解析:B【分析】先求得,根据,求得,进而得到,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可得,因为,即,解得,当,()时,即,即,从而.故选:B.5设等差数列的前项之和为,已知,则( )ABCD解析:B【分析】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再由,从而可得结果.【详解】解:,.故选:B.6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 )A20B17C18D19解析:C【分析】根据题中条件,由,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因为数列的前项和,所以故选:C7在等差数列中,若为其前项和,则的值是( )A60B11C50D55解析:D【分析】根据题中条件

4、,由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出结果.【详解】因为在等差数列中,若为其前项和,所以.故选:D.8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A15B20C25D30解析:B【分析】设出数列的公差,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已知条件,得到,然后代入求和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由已知可得,所以故选:B9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 )A10B9C8D7解析:A【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结合已知解得,进一步求得【详解】在等差数列中,设公差为,由,.故选:A10已知数列,都是等差数列,记,分别为,的前n项和,且,则=( )ABCD解析:D【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前项和公式即可

5、求解.【详解】由,.故选:D11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前n项和的最大值为( )ABC D 解析:B【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判断时对应的的范围,由此求得的最大值.【详解】依题意,所以,所以的前n项和的最大值为.12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则( )A350B351C674D675解析:A【分析】先利用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再利用通项公式求出的值.【详解】当时,;当时,.不适合上式,.因此,;故选:A.【点睛】易错点睛:利用前项和求通项,一般利用公式,但需要验证是否满足.13设数列的前项和. 则的值为( )ABCD解析:C【分析】利用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差,然后求解.【详解】由得,所以,所以,故.故选:C.【点

6、睛】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较简单,利用求解即可.14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 意思是:“现有一根金锤,长五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一尺,重四斤;在细的一端截下一尺,重二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几斤?”根据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中间三尺的重量为( )A3斤B6斤C9斤D12斤解析:C【分析】根据题意转化成等差数列问题,再根据等差数列下标的性质求.【详解】由题意可知金锤每尺的重量成等差数列,设细的一端的重量为,粗的一端的重量为,可知,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中间三尺为.故选:C【点睛

7、】本题考查数列新文化,等差数列的性质,重点考查理解题意,属于基础题型.15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2,S312,则a6等于( )A8B10C12D14解析:C【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详解】an为等差数列,S312,即,解得.由,所以数列的公差,所以,所以.故选:C二、等差数列多选题16题目文件丢失!17已知数列满足,且,则( )ABCD解析:ACD【分析】先计算出数列的前几项,判断AC,然后再寻找规律判断BD【详解】由题意,A正确,C正确;,数列是周期数列,周期为3,B错;,D正确故选:ACD【点睛】本题考查由数列的递推式求数列的项与和,解题关键是求出数列的前几项

8、后归纳出数列的性质:周期性,然后利用周期函数的定义求解18已知数列中,.若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可能为( )A4B2C0D2解析:AB【分析】由题意可得,利用裂项相相消法求和求出,只需对于任意的恒成立,转化为对于任意的恒成立,然后将选项逐一验证即可求解.【详解】,则,上述式子累加可得:,对于任意的恒成立,整理得对于任意的恒成立,对A,当时,不等式,解集,包含,故A正确;对B,当时,不等式,解集,包含,故B正确;对C,当时,不等式,解集,不包含,故C错误;对D,当时,不等式,解集,不包含,故D错误,故选:AB.【点睛】本题考查了裂项相消法、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在某区间

9、上恒成立,考查了转化与划归的思想,属于中档题.19若数列满足,则数列中的项的值可能为( )ABCD解析:ABC【分析】利用数列满足的递推关系及,依次取代入计算,能得到数列是周期为4的周期数列,得项的所有可能值,判断选项即得结果.【详解】数列满足,依次取代入计算得,因此继续下去会循环,数列是周期为4的周期数列,所有可能取值为:.故选:ABC.【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公式的应用和周期数列,属于基础题.20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其前项和为,前项积为,并且满足条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的最大值为D的最大值为解析:AD【分析】分类讨论大于1的情况,得出符合题意的一项.【详解】, 与题设矛盾.

10、符合题意.与题设矛盾. 与题设矛盾. 得,则的最大值为.B,C,错误.故选:AD.【点睛】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及概念. 补充: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1已知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13B若d1,则ann2+2nCa2可能为6Da1,a2,a3可能成等差数列解析:ACD【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逐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求解【详解】因为,所以a13,an1+(n-1)d(n+2n).若d1,则ann(n+2n);若d0,则a26.因为a26+6d,a311+22d,所以若a1,a2,a3成等差数列,则a1+a3a2,即14+22d12+12d,解得.故

11、选ACD22等差数列中,为其前项和,则以下正确的是( )ABC的最大值为D使得的最大整数解析:BCD【分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可得,再逐项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题意,所以,故A错误;所以,所以,故B正确;因为,所以当且仅当时,取最大值,故C正确;要使,则且,所以使得的最大整数,故D正确.故选:BCD.23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前项和为,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解析:ABD【分析】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前项和公式,及题中的条件,可选出答案.【详解】由,可得,故B正确;由,可得,由,可得,所以,故等差数列是递减数列,即,故A正确;

12、又,所以,故C不正确;又因为等差数列是单调递减数列,且,所以,所以,故D正确.故选:ABD.【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增减性及前项和的性质,本题要从题中条件入手,结合公式,及,对选项逐个分析,可判断选项是否正确.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24在数列中,若为常数,则称为“等方差数列”下列对“等方差数列”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是等差数列,则是等方差数列B是等方差数列C若是等方差数列,则为常数也是等方差数列D若既是等方差数列,又是等差数列,则该数列为常数列解析:BCD【分析】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方差数列定义,结合特殊反例对选项

13、逐一判断即可.【详解】对于A,若是等差数列,如,则不是常数,故不是等方差数列,故A错误;对于B,数列中,是常数,是等方差数列,故B正确;对于C,数列中的项列举出来是,数列中的项列举出来是,将这k个式子累加得,k为常数是等方差数列,故C正确;对于D,是等差数列,则设是等方差数列,是常数,故,故,所以,是常数,故D正确.故选:BC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的新定义问题和等差数列的定义,属于中档题.2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给出数列的有限项就可以唯一确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B若等差数列的公差,则是递增数列C若a,b,c成等差数列,则可能成等差数列D若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数列也是等差数列解析:BCD【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判断选项的正误.【详解】A选项:给出数列的有限项不一定可以确定通项公式;B选项:由等差数列性质知,必是递增数列;C选项:时,是等差数列,而a = 1,b = 2,c = 3时不成立;D选项:数列是等差数列公差为,所以也是等差数列;故选:BC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