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22088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金本位制崩溃后的一段时期,国际 货币制度极其混乱和动荡不安,严重破坏了国际间正常的贸易和 货币金融关系,尤其是一些国家为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竞相 实行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外汇管制等政策,对世界经济和金融 关系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这一切都使人们增强了对以往金本 位制和固定汇率制的向往,希冀重建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实现 有效的国际经济合作及改变受战争影响的动荡不安的国际货币 金融关系。1944 年 7月,联合国44个成员国于美国新罕布什尔 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签订了国际 货币基金协定(以及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和关贸总

2、协 定即现在的WTO),这个协定基本上釆纳了怀特提出的美国方 案,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由此建立。该体系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金融机构。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设立“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前者的宗旨在于稳定汇率, 协助成员国改善国际收支,后者的宗旨在于以低利长期贷款,协 助推动成员国的经济发展。2、国际储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以黄金为基础, 以美元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即所谓的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 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双挂钩”通常被视作布雷顿森林体 系的两支柱。3、固定汇率制。在汇率机制上,布雷顿森林体系采取了固 定

3、汇率制。IMF规定成员国的货币含金量一经确定,就不得随意 变动。成员国在进行即期外汇交易及黄金买卖时,汇率和金价的 波动幅度不得超过法定汇率和金价的上下各 1(超过该界限, 有关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使汇率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 水平上。只有当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 值,亦即平价经IMF同意后才能加以改变。这种体系下的固定汇 率制度,亦称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4、国际收支调节的安排。当成员国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 IMF 通过三种方式帮助成员国渡过难关:一是敦促成员国广泛协 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二是为成员国提供融通资金的便利。发 生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需要储备时,可用回购方

4、式取得短期信 贷,来弥补逆差,即逆差国以本币向基金组织购买一定数额的外 汇,并在规定的期限内用所借的外汇购回本币,以此方式来偿还 所借的款项。三是规定各成员国实行多边支付与清算,不得限 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亦不许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由此创造平 衡国际收支的外在条件。总之,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保证了 二战以后的较长时间里国际货币制度有了一个较为有效和稳定 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的迅速发 展。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足:(1) 该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其存在的先决 条件是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和

5、美元地位的稳固,因此,当美国国 际收支不断恶化和短期对外债务不断增加时,国际间对美元作 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信心也就会不断降低;(2) 由于固定汇率制的限制,成员国政府大多不愿以改变汇 率的方法来应付“基本失衡”,待到非改不可时,投机者早已闻 风而动,在外汇市场及黄金市场上掀起投机的浪潮,加剧金融危 机;(3) 虽然 IMF 规定赤字国家和赢余国家都有调整国际收支失 衡的责任,但事实上,采取纠正措施的多是赤字国家,盈余国家 往往不愿以及时升值的举措来减少赢余,这就加深了调节国际收 支的困难性。(4) 在该体系下,大多数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而美元 又与黄金挂钩,因此,其他国家可用本币兑美元贬

6、值来调节赤字, 但美国却无法体面地使其货币贬值。从美国立场上看,这是美元 作为国际储备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是“特里芬难题”。而其他国 家的看法是;美国尽可用美元直接支付其对外债务而不受外汇的 约束,运用发行本币的方法,获取铸币利差(Seigniorage)。美 国和其他主要工业国家对美元问题和国际金融问题,既然各怀成 见,在财经政策执行方面也就无法真诚合作。到了 60 年代初,这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便开始呈现不稳迹象。美国国际收支开始出现逆差,短期对外债务增 加,“美元匮乏”逐渐被“美元过剩”所取代。另一储备货币- 英镑,亦因英国国力的衰落而摇摇欲坠。这些酝酿已入的内在不 稳定性,终于

7、触发了 1967年的英镑危机和 1968年的黄金危机。 1968年3月,美国黄金储备损失了 14亿美元,1961年成立的“黄 金总库”被迫解体,七国中央银行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即 官方黄金交易仍以每盎司 35 美元进行,私人黄金交易则由市场 供求关系决定。然而,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 美元信心也大幅降低,成员国中央银行继续以剩余美元兑换黄 金,使美国穷于应付。1971 年 8 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经 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同年 12月在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 举行国际金融会议,决定美元对黄金贬值 7.9,即将黄金官价 从每盎司 35 美元提至 38 美元,其他国家货币纷纷改变对美元和 黄金的平价,这就是“史密森协议”下的美元第一次正式贬值。 1973 年 2 月,美元实行了第二次贬值,黄金官价再度提高到每 盎司 42美元,同年 3月,欧共体、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本区 或本国货币对美元实行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就这样在一系列美 元危机与1971-1973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解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