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气环境课时考点2.2.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21963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大气环境课时考点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章大气环境课时考点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章大气环境课时考点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章大气环境课时考点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章大气环境课时考点2.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大气环境课时考点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大气环境课时考点2.2.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考点大气的热状况 学生姓名_ 测试时限40分钟 本卷满分50分 老师评定 【考点提要】 (1)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意义。(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4)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5)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 【新题型预测】 15题以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为载体材料情景,探讨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原因、生物群落中的CO2返回大气中的途径、消除CO2含量增多最好的方法,进行地理学科内的综合和跨学科的综合。 【课时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8216分)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A大气中水汽和CO2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2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3伦敦6月份的太阳辐射强度比12月份大,主要原因是 A6月份晴天比12月份多B6月份伦敦正处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6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比12月份大D6月份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4北半球等温线图上的等温线是 A7月份海洋上向高纬凸出B7月份大

3、陆上向南凸出C1月份大陆上向低纬凸出D1月份海洋上向南凸出5年太阳总辐射量高值区不可能出现在以下地区中的 A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大气透明度大的地区B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C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的高山、高原地区D回归线附近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6世界热量呈带状分布,总趋势大致与 A纬线平行B经线平行C海岸线平行D等高线平行7地球上的赤道地区并非年太阳总辐射量的高值区,主要原因是 A并非太阳高度角最大地区B大气的厚度较大C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的透过度较小D大气的密度较大,大气的吸收作用强烈8一日之中,气温的最高值必定出现在 A地面热量盈余最多的时候B地面热量向大气输送最多的时候C大气

4、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D大气热量由亏损转为盈余的时候二、双项选择题(43=12分)下列各题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9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气的透明度愈小,太阳辐射的透过度愈大B大气的厚度愈小,太阳辐射的透过度愈大C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厚度也愈大D大气密度愈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10下列有关等温线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则等高线值越大,等温线值越小B若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则等高线值越小,等温线值也越小C若只考虑热容量对气温的影响,则热容量越大,则同一地区冬季和夏等温线变化值

5、越大D若只考虑热容量对气温的影响,则热容量越小,则同一地区冬季和夏等温线变化值越大11大气的保温作用体现在 A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B地面的反射作用C大气的散射作用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12关于太阳辐射的正确叙述是 A由于太阳辐射是太阳色球层抛出来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因此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放射能量B由于太阳离地球很远,因此太阳辐射是一种长波辐射C由于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因此地球上绝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辐射D由于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因此人们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三、综合题13读北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区等温线图,回答(5分):(1)此图是_月份等温线图,判断依据是_(2

6、)此时,北太平洋上的气温比同纬度两侧陆地上的气温_,主要原因是_。(3)此时,世界的炎热中心分布在_。14读“上海七月份气温日变化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1)图中三条曲线所表示的日变化情况分别是:_ (2)曲线与较相似,原因是_(3)根据图示内容填写下表 【新题型预测】 15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10分):(1)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成分是平流层的_和对流层的_和_。(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_光。(3)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最强的时候出现在_天气,最弱的时候出现_天气。(4)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是_。(5)试分析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的原因。(6)自然界中温室气体

7、返回大气中的途径有 A植物与动物的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某些细菌的光能合成作用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7)由于温室气体增多,形成温室效应,科学家对温室气体的增多带来的负面影响较为担忧,提出多种减缓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的方法,你认为合适的方法是 A将工业污染排放的温室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海底B开发新能源。大量种植绿色植物C采用高科技尽量限制植物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排放的温室气体D尽量减少分解者的分解作用E围湖造田,填海造陆大量种植农作物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C4C5B6A7C8C二、双项选择题9AC10AD11AD12CD三、综合题13(1)7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2)低 因为海洋热容量大,增温比陆地慢(3)撒哈拉沙漠14(1)气温日变化地面辐射日变化太阳辐射日变化(2)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3)15(1)臭氧、二氧化碳、水汽(2)可见(3)空气透明度好的晴朗,浓密低云阴雨(4)二氧化碳(5)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削弱了森林吸收CO2的作用。(6)AD(7)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