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6212855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一、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二、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医疗设施表面,须由保洁员用含氯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增加消洁和消毒频次。三、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要求

2、,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合理使用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同时严格按照权限开处方,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四、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五、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1、必须实施隔离措施,在床牌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2、首选单

3、间隔离(如VRE),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3、尽量限制、减少人员由入,如VRE应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4、 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5、 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

4、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中。6、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疗护理前后、脱去手套后及接触病人前后必须洗手和手消毒。7、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不能共用。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处理(1000mg/L含氯消毒剂)。8、 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9、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作好感染控制措施。转科时必须由工作人员陪同,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10、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三次培训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方可解除隔离。六、医疗废物管理锐器置入锐器盒,其余医疗

5、废物均放置在黄色垃圾袋中,置入转运箱中,集中收集后送固废处置中心无害化处理。七、培训宣教1、医务人员:专题讲座如手卫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知识等。2、工人: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指导与演示,主要是手卫生、消毒隔离知识。3、病人与家属:进行耐心的说明,并告知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多重耐药报告、处置流程1、设专用隔离室或进行床边隔离。床栏上放置接触隔离标识,床边柜上各有快速手消毒液,医疗废物专用箱。2、应将患者安置于单人房间,条件受限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优先安置容易传播感染的患者,如大、小便失禁的患者。(2)将感染或定植相同病原体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3

6、)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3、凡进入隔离房间或接触该病人须戴手套,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包括护工和保洁人员。4、预计与病人或环境如医疗设备、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5、接触病人或污敷料后及护理另一名病人前必须洗手。6、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脱手套、隔离衣后,须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脱卸隔离衣后,应确保衣服及皮肤不接触污染的环境表面。7、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压舌板、压脉带等应专用,定期消毒。不能专用的医疗装置应在每一位患者使用前后进行清洁和消毒。8、除非必要,应限制患者在病房外活动

7、及转运。多重耐药菌病人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须采取接触传播隔离措施,并向接受方说明,用后的器械设备及时清洁消毒,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的科室,以便采取相应传播控制措施。确需转运是,应覆盖患者的感染或定植部位。转运前工作人员应执行手卫生并丢弃受污染的个人防护用品。转运到达目的地后,医务人员再进行个人防护装备处置。9、尽量限制探视人数,嘱咐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手消毒制度。10、连续3各标本(每次间隔A24小时)均未培养由多重耐药菌或感染已经痊愈方可解除隔离。11、防止利器损伤,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器盒内统一回收。12、在隔离室内感染性废物要立即放置黄色医疗废物桶内,在全部操作完成后将废弃物

8、装入双层黄的医疗废物袋内扎紧袋口(注明“多重耐药菌”)统一回收。13、探视者需进隔离室,应先通知值班护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4、病人使用专用体温表,用75%酒精浸泡。15、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班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生现或者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爆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之处应立即消毒。当操作可能产生气溶胶(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口罩和防护镜。物体表面(桌椅、床边柜等)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洗净晾干。16、在有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与环境来源相关时,对环境如物

9、品表面、公用设施进行采样培养。17、采取以上控制措施后,如果传播仍然继续时,该病区应暂停收治患者,对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和评估。三、多重耐药菌预防及治疗1、合理使用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多重耐药菌菌株。2、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治疗:使用多重耐药菌敏感药物。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患者病房管理流程桧雅科电话报告 喳床料空和 医随感源管爆料工哧镰科室捶到电话后 登记并通如主管层生立主管医生餐记到WCRO专用本1号可能单间安要乂癌1秸懵道科学习交流填招视口报吉卡上施废院感染管理程乱病房内放量用胸衣、无菌技术操作制度一、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无菌区

10、和非无菌区。二、在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三、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四、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操作者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污染无菌区。五、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包已经打开、即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快使用,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超过24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不得继续使用。无菌棉签、一次性瓶口贴、输液敷贴开启后应注明开包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六、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燥。

11、与非无菌物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过期物品重新消毒灭菌。七、无菌溶液应根据要求避光保存或冷藏。八、灭菌物品要有明显标志,要写明物品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和责任人(器械包封者),灭菌物品有效期一般为7天。九、治疗室、人流室、手术室等有空气消毒制度,定期(1个月)进行1次细菌微生物监测。紫外线消毒有照射时间登记。十、抽血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十一、各种换药弯盘及小器械先冲去污物(包括血液),在用多酶清洗后灭菌。器械灭菌时要打开关节。手卫生制度一、遵循手卫生的原则,严格掌握洗手和手消毒指征。二、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

12、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三、洗手时应当特地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四、洗手应使用洗手液。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容器中。五、洗手后应使用擦手纸或烘干机干手。六、个重点科室每月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七、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手消毒指征,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

13、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命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后。八、无洗手设施且手部无课件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谢洗手。九、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处理传染疾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十、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必须洗手。十一、每月应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检测。十二、手卫生实施规范严格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2009)执行。十三、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洗手依从性95%、洗手正确率95%。【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