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能少》观后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21249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不能少》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个不能少》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个不能少》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个不能少》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不能少》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不能少》观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不能少观后感这个代课教师自己只有十三岁,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还只能算是个大孩子而已,但她倔强甚至固执地遵守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农村的孩子也许不如城市的同龄人见多识广,因而常被一些人认为:“不懂事儿”。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她对这份职责执著的追求,这是一种让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这种精神和信念在此刻的很多城市孩子和成人身上,是找不到的。我为电影里所展示的农村孩子上学的问题感到难过。魏敏芝老师是片中的主角,但我觉得还有另一个不是主角的“主角”高老师。尽管影片里高老师只在开始时,出现了不到十分钟的时刻,然而:办公桌上精心用牛皮纸包好的教科书、临时搭起的床铺、学习委员张明仙的日记、魏敏芝因日记所

2、受到的启发、孩子们不离嘴边的“高老师说的”他的精神仿佛贯穿了整部电影。魏老师的坚定,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受到了贫穷家庭的艰难和城市里好心人的爱。我们能够坐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已经算是十分幸运的了,因此,必须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遵守纪律。所有的孩子就应都跟我们一样,有在课堂里理解教育的机会!一个都不能少!这,也许是影片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所有人需要付出发奋和爱心去做的事。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电影: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有一个叫魏敏芝的代课老师,她答应原来的老师,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前后少了两名学生,在自己带的28名学生的帮助下,魏老师经过长途跋涉,

3、终于在电视台的帮助下找到了男孩并获得好心人的帮助。这个代课老师比我们还小,13岁,但她倔强的坚守“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在最后很多人筹钱,但这些资金及物资有多少能送到贫苦学生手中,又有多少资源是真正花在学生身上的,当老师说要找张慧科时,到村长家求助,村长一面收起大鱼大肉,吃剩下的,一面拒绝她的请求,并说没钱,想帮也帮不了。当老师去搬砖时,农民工都知道这是帮助同学,那么那些不让上车,不给予帮助的城里人,又算的上什么。电视台的接待员,口口声声的按规章办事,看见那个就有本事让一个小女孩在外面等了一天半,大晚上就睡在路上。很多人知道张慧科的事情,都是以不耐烦的态度去面对,难道这个世界就没有一点点平淡么

4、。这个故事,说出了贫困小学的不幸,说出了整个中国的不幸,每一个势力的人民的不幸。我认为,山村小学单靠慈善是不可能的,国家的大官小官已经完全没有当初共产党的光鲜,社会的腐败值得我们去深思。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让我非常感动。影片中讲述的是在一个贫困的水泉小学里,高老师请假一个月,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于是请了一名代课老师13岁的魏老师,刚开始学生们特别调皮,尤其是一名叫张慧科的男生,三天两头闹事,其中又一次还把高老师买的粉笔踩碎了。后来张慧科应为某些原因去了市里,魏老师也为了寻找张慧科去了市里,用了寻人启事和上电视的方法,终于将张慧科找了回来,也应为这样得到了好心人捐赠的一车文具

5、和捐款,学校从新改建,学生们也终于可以上学了。看了这部影片我的感受非常深,应为它使我非常惭愧,平困山区的孩子连粉笔都买不起,而我们却拿粉笔当玩具扔来扔去,太不应该了。那里的孩子有的连书都读不上更别说买玩具的钱了,连吃饭都只能吃个半饱,我真应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我平时总是不懂得珍惜粮食,总要留一点饭在碗里,写字时水笔快要用完了我就直接把它扔掉从来没有把墨用到写不出来为止,现在想想也许我节约一支笔,将它全部用完反而会更省时间,我真是应该要珍惜现在这么幸福美好的生活。和孩子们在一起看一个都不能少时,我不禁为偏远农村的教育条件感到心寒。破陋的一个教室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孩子都有,而且一个老师要从语文、数

6、学到音乐美术甚至升旗都要负责,那些孩子从升旗的旗杆到他们升旗时排列的队伍和他们的敬礼动作。都让今天吃肯德基长大的这些孩子都笑的前俯后仰!张慧科他们的动作是有些滑稽和夸张!可我身边的孩子们都不理解那不是他们的错。那是教育带给他们的和今天完全不一样的一些动作,但我还是一直在为他们坚持升旗那种精神而感动。为60多岁的老教师为了贫困山区小学兢兢业业教学数十载的敬业精神感动。我为一名年龄比我小的多的女代课老师为了找回辍学的学生历经千辛万苦的强烈责任心所感动。看着我们舒适的教学环境,有聂校长等一批优秀的领导引领我们,可我们却不动的充分的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和资源,我的视线已被泪水模糊了我忽然觉得我好象已经来到

7、了这个贫穷山区小学,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学校改变了简陋的校舍,用我的知识为孩子们插上了飞向美好未来的翅膀。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导演的一部电影,里面内容非常感人。在这个感人的故事里,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姑娘,她当上了代课老师,以前那位老师姓高,临走前高老师跟代课老师说:“这28个人我交给你了,要一个都不能少。”小魏老师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28个人一个都不能少。代课老师姓魏,由于那是农村,生活条件较差,在这里有四个年级,在一间教室里读书,而且教室很窄,老师连粉笔头都节约,比起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条件差距多大呀!魏老师细心地照顾着这28个人,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孩子叫张慧科,是个小男孩,他家太穷,就到城里去打

8、工。魏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就连忙凑钱去城里。于是她领着同学们搬砖攒够钱,跟剩下的27个孩子告别了,她自己靠走路去城里连着2天2夜都没睡觉,她的耳边又想起高老师的那句话:28个人一个都不能少。于是她连夜赶路,终于到了城里,并且连忙写了好几张寻人启事,写了一晚上粘到各处,后来她知道可以从电视台找人,而且更快,在电视台的帮助下,她终于找到了那个小男孩张慧科。魏老师对学生负责,虽然穷,但是魏老师依然牢记着这句话:28个人一个都不能少。真让人敬佩!当我们埋怨家长做的菜不好吃时,你有没有想过山里的孩子都吃些什么;当你把家中旧的笔扔掉时,你有没有想过山里的孩子连一根粉笔都舍不得扔掉没错,这部电影就是讲在大山里发生的故事。水泉村有座“水泉小学”。这是村里唯一一家小学。由于唯一的一位高老师要回家探亲一个月,于是,村长就招了一位13岁的姑娘做他们的代课老师,工资为50元。这所小学其实就是一间小平房,里头只有桌椅、黑板,破旧不堪。那位姑娘姓魏,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她“魏老师”。全班有28个学生,高老师临走前嘱咐过她一个都不能少。可是有一天,班上的张惠科却不见了。于是魏老师便踏上了艰辛的寻人之路。经过四天不分昼夜的努力,身无分文的魏老师终于找到了他。这事感动了市教育局,教育局不但派车送他们回去,而且还捐献了不少钱和学习文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