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20974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石嘴山市第二小学 王燕琴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P39例10的内容。解决问题是让学生学习用小数除法计算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大胆地创新使用教材,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生活信息,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灵活解决问题。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

2、和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二)学情分析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都曾渗透过,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在前几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二、说教学目标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

3、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四、说教法、学法根据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以“创境激趣”为关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

4、的多维合作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思维冲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学数学的乐趣”。五、说教学程序: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几个部分展开学习。(一)创设情景、收集信息1、课件出示:运动会,学校花了100元钱为运动员买了30份相同的礼物,一份礼物多少钱?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帮着解决这个问题吗?想想:计算价钱如何保留小数位数?按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同桌互相讨论、交流)(板书:四舍五入法)2、导入,出示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类似实际问题生活中素材很多。创境激趣,把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突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状态,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课内外结合起来,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逐步丰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二)整理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的第(1)题图: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1、大家能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设计意图: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体会提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三)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

6、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创设恰当氛围,组织学生交流,并同时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组织引导各小组得出不同的答案,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四)交流方法、解决问题1、指名说出每种答案的依据是什么。师小结:这道例题我们用的是一种新的取近似值的方法进一法,在用这种方法取近似值时,不管十分位满不满5,都向前一位进1。2、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在解决时也要用“进一法”?教师归纳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求需要多少容器、布袋、车辆等物品的数量时,根据需要,求得的结果用“进一法”取整数。(设计意图: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激励创新,拓展思维。让学生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后,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

7、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空间。)3、出示例10(2),小组合作自学解决问题后汇报。师明确:这道例题我们用的是一种新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去尾法”,在用这种方法取近似值时,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都要舍去。(板书:去尾法)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要用的“去尾法”?4、教师归纳小结:看来,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计算的结果不一定都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实际需要取近似值。如求包装纸、包装袋等包装物品的数量时,计算结果要用“去尾法”。(五)尝试训练、反馈评价1、课件出示基础习题两道。(1)

8、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学生发言,汇报解题思路。(3)说一说用哪种方法去取近似值,为什么?2、对比两道题在取近似值上有什么区别?整理解题思路。(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创设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六)深化练习,学会分析1、课件出示,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7题,第8题。(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小组讨论交流,再汇报,集体订正。2、教师强调:做蛋糕时,只能舍去小数部分,用“去尾法”。 装东西时,即使余下不多,也要多算一个,用“进一法”。(七)课堂总结,课外延伸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2、课外请你们各自搜索一些生活中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的例子。3、总结: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