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6206970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贺兰回小 李常玲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的亲身体验;并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抒发了自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的感慨;最后讲述了当自己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景象的情景,表达了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本文不同于一般写

2、景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如唠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本文位于教材第7组课文,这组教材是以异国风情为专题,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因此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为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我将本课设计为两个课时.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

3、第三学段(56年级)识字上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阅读上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我们的学生没有走出过国门经历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

4、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学会作者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情感目标: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联系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不仅体会到德国奇丽的风景之美,更感觉到德国人的心灵美.四,教法和学法:在这堂课中,我综合了观察法让学生看图观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含义,引导、思考、观察、点拨、讨论、交流汇报,让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从文中找出“德国景色奇丽,民族奇特”的句子,感受到“德国人处处为他人着想,

5、为他人带来快乐”美好情怀。放手让学生品读感受文章,用自上而下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恰当的情境性教学,唤醒学生想象思维,真正落实了课堂民主,平等,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四,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实践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教学.(一)谈话引入,揭题质疑 教师通过检查生词字音,板书课题,让学生回答“谁的花给自己看?”自己的花给谁看?“谁的花给谁看?“在学生对着课题回答后,加深他们对德国这一民族的好奇,引发学生跟随作者探求德国这个爱花的民族到底奇特

6、在哪儿的欲望。(二)初读课文,直入中心 在快速浏览课文后,让学生找出季先生整体评价德国的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先让学生说明奇丽的含义,锻炼学生概括词语能力,启发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解释词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词语后,提出要求:让学生用线画出文中描写奇丽景色的句子.通过动手圈划,使他们手脑结合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深入课文学习文中的重难点.当找到德国人让花朝外开,自己只能看见脊梁.这一段落,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德国人的品质.当找到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

7、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一句时利用电子白板中拖拽花朵、图片的出示让学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两个词语,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欣赏图片的有效途径直接理解本课重点,体会德国街头的美.在应接不暇一词处,教师采用预设的方法引入“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未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轻松理解了这个词语。(四)品读课文,再感美丽这一环节让学生想象与感受相结合,配合优美的音乐学生闭眼倾听,指名学生诵读第三自然段描写德国美景的句子.其他学生倾听中想象,再

8、让学生抒发自己听后的感受,想象看到,听到,闻到了什么.组织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后结合一组德国街头花团锦簇的图片,结合教师深情并茂地介绍让学生再感美丽。 启发学生感受美丽,让他们把看到想到的都融入到第三自然段投入地读出来,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生因为感悟景色美丽,自然用很短的时间背诵了第三自然段。 我设计“读写训练”这一习题,“默读第4自然段,作者35年后再次回到德国,他发现了什么?作者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他梦到了什么?写一段话。” 这是本课教学难点,老师因为为同学们提供了补充材料,孩子们了解了德国人自信、阳光,才会用爱花的精神展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这种以小见大的、借物

9、喻人的写作方法学生自然领会,从而体会到季羡林先生的“思乡的梦”究竟指什么。(五)揭示中心,三感美丽: 除了景色美,作者还感受到了德国哪些地方美引出本课难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句话. 通过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加上关联词语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选择,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交流,让学生说明自己的观点进行德育渗透,说明做人的真谛. 再让学生通过讲述生活中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进行口语交际,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从事例中让他们自主感悟课文中的品德内涵. 在这种引放的教学方式下,教师用生动语言启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自己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让学生情动于中,最后让他们用感恩的语气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再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深刻理解文章的难点,体悟文章内涵.(六)电子白板交互式使用情况 从电子白板操作上看,教师使用了音频、文字的拖拽、图片飞入、文字的批注等方法。这种电子白板交互式使用,注重了课堂的生成、注重了师生、生生互动,节省了上课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但教师在白板操作中还不太熟练,有待于今后在教学实际中多操作练习,提高熟练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七)板书设计本课第二课时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紧扣课文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总之,这堂课课堂容量大,借助电子白板的交互式使用,按时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