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20649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来宾市武宣县禄新乡方学小学 韦秋芳 陆金恒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在特定时期,想以成人自居,表现自己的“非凡”,与老师“对着干”的一种行为。学生的逆反心理及逆反行为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们不得不重视的课题,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来化解处于逆返心理期的学生;教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们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要善于将“堵”变为“疏”,将弊转化为利来转化逆反心理期的学生,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处于逆反心理期的学生。关键词:逆反心理 对策 信任 尊重 引导教学中我们老师或许会发现,有某个学生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2、”或“不受教”,常与老师“顶撞”,“对着干”。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许都觉得很头痛,不知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也不知如何着手改善这样的局面。其实这是学生的逆返心理在作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在即将迈入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原因是他们正处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时期,他们总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想以成人自居,由此总想表现自己的非凡,所以对事物总爱持批判的态度。所以,他们心中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定“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同时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返心理的产生。逆返心理及逆返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

3、。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一些学生,如果能化解好他的逆返心理,可能将是对他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因此,学生的逆返心理是教师们不得不重视的课题,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棘手问题。怎么样才能妥善的处理好小学生高年级学生在逆返期的心理问题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几点看法。一、以诚相待,互相信任有利于化解学生的逆返心理。作为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我们班有个学生叫韦家顿,这个学生每一个老师见了都摇头,是一个专门与老师对着干的故意捣乱者,平时就像一头愤怒的小牛犊,连老师与他的平常谈话他都带着敌意。从家访中我们得知:他平时由于太顽皮,少不了父母

4、的棍棒,使得他对父母越来越叛逆,在家与家人讲话每天加起来最多是五句话。父母对他已经无计可施,只希望学校的老师能帮管一管,要不就只能听之任之。他的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逆返心理在作怪,父母都管不了,但老师不能不管!可不能看着一个学生正在往深渊中滑而不伸手拉他一把。怎么转化他呢?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哲学家讲过:两个人面对面吵架时为什么总是大声的喊着呢?因为“心远”了,而如果两个人“心近”的话,他们面对面讲话都是轻声细耳的。看来要了解他必须要拉近与他的距离,必须想方设法与他接近、沟通。有一次我走在路上见他也在我后面走,我就有意慢了下来等他,他远远见我,可能也意识到我有话跟他讲,慢慢的向我这一边移动步

5、子,等他走近时,我主动打招呼:“韦家顿同学”,他以为老师又批评他,就没好气的应着:“干什么?”我听了故作惊讶的笑道:“老师跟你打招呼都不行吗?”听了我的话他才尴尬的轻声说:“不是。”由此我趁机东一句西一句的聊一些家常话。几次之后,他和我不再有戒心了。很快我和他就可以说上了话,心也慢慢拉近了,后来也取得了他的信任,久而久之也能了解了他内心的想法,在我们努力之下,他转变很快。当我们再一次家访时他妈妈竟然感动地哭了,并感动地说:“老师,我儿现在回家已经主动叫我妈了。”可见教师不能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要弯下身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彼此信任以诚相待。二、互相尊重是减少逆反心理的好方法

6、作为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小学生们虽然年龄还小,但自尊心却非常强,如果教育方法和场合不当,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在教育时要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的基础上正面引导。我们教过一个学生名叫黄庭,星期天带着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回家,一帮人关起门来在房间里跳街舞,晚上十一点钟了还不肯收场,他的母亲就当着朋友们的面讲了他几句,朋友见了就全走了,谁知他见家人太不给他面子了,就与母亲吵了起来。第二天还愤而出走。星期一不见他来学校,我们急忙去家访,他家人才知道他不到学校,就四处去找,最后终于在车站他临上车之前找到了他,大家的心才落了下来。可见做学生的

7、思想工作时同样如此,如果总是不分场合的一味批评,会很容易伤害到他脆弱的自尊心,像黄庭这样,如果家人当时把他叫出来轻声提醒,他肯定就不会感到没有面子、受到伤害,事情就不会发生到这样的后果。因此,作为老师在班上我们也从不公开批评、指责任何一个学生,实际上有时老师的一个眼神就可能胜过一大堆批评的话语。三、教师要善于将“堵”变为“疏”,将弊转为利。如今的学生生活圈子已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了,而是融入了这个纷扰的大千社会中,但小学生们的年龄小,阅历少,社会经验也少,对自己也没有深入的正面认识,极容易受到社会上各方面的影响,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也会随时趁机腐蚀正处于成长发展期的学生们,他们的心理活动

8、会因为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幅度此而对学校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个问题。比如:在现在这个网络盛行的社会里,就有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玩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家长、老师伤透了头脑。学校、家长均采取各种方法加以制止,想把这种现象堵住,于是大会小会的强调不断,思想工作也没少做,家长们有的还采取体罚的方法,结果呢?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反而是学校与家庭越制止,学生就越反感,并且照样逃学,甚至有的在网吧里通宵达旦的玩。对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呢?转换个角度,既然堵不住,那就采用疏导的方法,就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正好比山洪暴发之时再堵也堵不住,疏导就是最佳的方法一样。记得报纸曾报道过

9、:有个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玩起游戏来有过一天一夜不离开电脑桌的纪录,在同学中被公认为是电脑游戏高手,为了挽救这个学生,他的老师有一天与他谈话时有意无意的说道:“你玩别人编出来的游戏成为高手算什么本事,那毕竟是人家编的,有本事你也自己编一个游戏出来看看,那才叫真本事!”那个学生听了心里为之一震,从此后就远离网络,认真的学习,立志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电脑专家。结果正如所愿,原来沉迷于网络的那个学生真正成了一个电脑高级技术人员。可见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成长中的学生们是不凑效的,而是要从他沉迷于或感兴趣的领域中挖掘出有利于学生们健康成长的东西来正面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思考自己,使得学生自己在心

10、中明确知道:他们目前真正所需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得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至于迷失了方向。并且将自己的长处发扬,往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方向发展,激励自己在学习上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总之,学生们的逆返心理是特定时期出现的特殊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让学生们受到不应有的伤害,也会使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为了让他们由小学顺利跨入初中的门槛,作为教师面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时,处理问题要慎之又慎。以上只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之谈,相信对待逆反心理时期的学生,各位老师还有很多的好方法,就让咱们联起手来,一起共同研究学生们逆反心理问题,让它不再成为一个问题,使咱们的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使他们的心身都能正常良好的发展。参考文献:1、易法建 心理医生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6年2、刘晓明 王丽荣新课程与老师的心理素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