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205305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学科:历史 年级:七年级2班 主讲:普侨区中学吴小佳 时间:2011年11月24日教学目标: 来源:21世纪教育网知识与能力 :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2、了解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21世纪教育网3、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过程与方法: 来源:21世纪教育网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情感态度价值感: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

2、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1世纪教育网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课本、讨论、等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Z|X|X|K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秦王扫六合”,同学们还记得秦是在哪一年统一六国的吗?(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可谓是威震四海,为此他变得更加不可一世。他自称始皇帝,奢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世。事实上,秦始皇有没有得偿所原呢?是,没有。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费尽毕生精力,苦心经营的秦王朝竟然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那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为什么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

3、?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讲授新课:来源:21世纪教育网一、秦的暴政教师提问 现在给两分钟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思考老师之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21世纪教育网学生回答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引导 那农民为什么要发动起义呢?学生 秦朝推行暴政,迫使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引导 很好。那么秦的暴政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学生 为了修宫殿、陵墓、长城和驰道等,秦朝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朝的赋税也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4、。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归纳 回答得很全面,现在我们在黑板上归纳一下:1、徭役繁重2、赋税沉重3、刑法残酷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酷21世纪教育网二、秦末农民战争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引导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个字目的内容,看看陈胜吴广是怎样发动起义的。(1) 起义过程(2)意义提问 这次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却历来都本人们所称道。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它的意义。学生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过渡 不

5、错,这次起义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陈胜、吴广虽然死了,但各地的农民并没有从此而屈服。接下来是谁接过了起义的大旗呢?2、 项羽、刘邦起义(1)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来源:21世纪教育网过渡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在这过程中,有一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是巨鹿之战。请同学们看课文65页的动脑筋部分,看看这个故事里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成语?学生 破釜沉舟。(2)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07年)三、楚汉之争四、汉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长安)设问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小字部分,想一想,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原本比他强大的项羽呢?学生 刘邦

6、进入咸阳后,废除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而项羽进入咸阳湖,大肆杀掠,火烧阿房宫,丧失民心。引导 从项羽和刘邦不同的结局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吗?学生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以及楚汉之争。其中,秦末农民起义是这节课的重点,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现在请同学们综合之前学到的内容,思考一下:楚汉之争与之前的农民战争在性质上是否相同?楚汉之争是项羽和刘邦争夺统治权利的斗争,因此算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夺权斗争,而农民战争则是被统治阶级反抗统治阶级残酷统治的战争。六、课后讨论“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等人在前往渔阳戌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写一篇小论文,阐明你的观点。)21世纪教育网板书设计一、秦的暴政21世纪教育网1、徭役繁重2、赋税沉重3、刑法残酷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酷二、秦末农民战争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1) 起义过程(2)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2、项羽、刘邦起义(1)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2)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0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