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6203566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坡头镇中心小学 苏英娜 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生读说的能力提高了,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会随之提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么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读说训练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尝试。下面浅谈几点认识和做法:一、多读少讲,力求准确流利。读是说的基础,要提高说的能力,必须重视读的训练,只有多读,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读得正确流畅,说话才说得清楚、流利、有感情。课堂中要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

2、检查,看是否读得准确,给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同时要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学期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二、范读领读,体验文章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

3、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用欢快的节奏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

4、,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三、以读带说,提高理解能力。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进行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

5、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如我教平平搭积木时,先向学生提出:平平搭了几间房子呢?为什么要搭四间房子不搭三间房子呢?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再回答:(1)平平搭了几间房子呢?(四间)(2)三间房子就够了,为什么要搭四间房子?(给没有房子的人住)。(3)平平为什么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4)从这里可以知道平平是个怎样的孩子?(有爱心,关心别人的人)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

6、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思维的发展。 四、读说结合,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发情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抽象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如教四季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一年有几个季节?(四个)(2)每个季节有哪些事物(东西)呢?让学生读完课文以后就分别说出有哪些事物(东西)。很多学生都争着发言,有的说:“草芽和小鸟。”有的说“荷叶和青蛙”有的说:“谷穗。有的说:“雪人。”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

7、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的句子回答“春天有尖尖的草芽和小鸟;夏天有圆圆的荷叶和青蛙;秋天有弯弯的谷穗;冬天有大肚子的雪人。”最后让学生思考四季中除了课文说到的事物还有哪些?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自己创造儿歌。这样既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和课文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实践证明,读说结合课教学模式,较好地做到了“以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多读少讲,以读代讲,读议结合,讲练结合。”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发挥,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当然,我们探究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反对模式化,教师要根据教材、学生、年段的不同要求灵活运用,形成若干变式,使阅读教学有一个基本的路子,又不拘一格,富于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