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文明与智慧.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202278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的文明与智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印度的文明与智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印度的文明与智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印度的文明与智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印度的文明与智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的文明与智慧.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度的文明与智慧 课程论文 评分:_ SHANGHAI UNIVERSITY课程论文COURSE PAPER 印度文明的宗教性学 院 外国语学院专 业 英语学 号 12123834学生姓名 王雨洋课程 印度的文明与智慧打印日期 6内容摘要:在世界历史上,很难找到一个国家像印度这样长期地笼罩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中。印度的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印度的语言,文学,艺术,舞蹈,音乐,建筑等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也和宗教有关,连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键词:印度文明,宗教性,建筑,民族精

2、神,文学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文明在众多领域的辉煌成就以及它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使它在整个世界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既拥有雄伟壮丽的山河,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拥有历经沧桑,多灾多难的历史,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沧桑的历史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铸就了印度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特征鲜明而独特的印度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印度文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宗教性。 印度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宗教性。印度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宗教在印度文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印度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均起源于印度。此外,世界主要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

3、太教等在印度都有自己的信徒。在世界历史上,很难找到一个国家像印度这样长期地笼罩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中。印度的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印度的语言、文学、艺术、舞蹈、音乐、建筑等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也和宗教有关,连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印度的建筑能够很好地体现收到宗教深刻影响的特点。印度,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林林总总、辉煌灿烂的古代建筑和名胜古迹,如古城堡、宫殿、陵墓、寺庙、佛塔、石窟、园林以及其他公共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有泰姬陵、阿格拉堡、红堡、胡马雍陵墓、科纳拉克太阳神庙和马

4、哈巴利普兰神庙群等。这些建筑几乎无不与宗教有关,它们与所有的艺术一样,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从外表看就很容易分辨出不同的建筑所属的不同宗教,一般而言,印度教建筑巍峨雄伟,具有巨大的屋顶和色彩缤纷的精美雕刻;伊斯兰教建筑的特色是圆顶和大理石立柱,周围带有美丽而宽敞的大花园,如著名的泰姬陵,锡克教的建筑往往洁白,给人以纯洁的感觉;耆那教的建筑都是用石块建造,往往是石块叠垒起来而成的笋型的高塔;巴哈伊教建筑外表极其明快,简洁,给人高远,空旷的感觉。对比中国历史建筑,更可以看出宗教对印度文明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是“皇权至上”儒家思想和宗法社会观念占据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建筑以宫殿,都城和帝王陵

5、墓成就最高,比如故宫是元明清三朝帝王的宫殿、十三陵和秦兵马俑都是帝王陵墓,这些建筑都突出和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社会的等级森严,体现了古代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城市是三大帝都:隋唐的长安、宋朝的汴梁和元明清的北京,而印度最有名的都是宗教圣城。古代中国基于宗法制和儒家伦理形成的宗法伦理观念,影响到几乎所有的建筑类型,比如祭祀自然神和祖先,先贤圣人的坛庙,具有浓厚的“慎终追远”观念的帝王陵墓。这些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它们的特点都是规模宏大,庄严肃穆,气势恢宏,与印度受到宗教影响的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中世纪欧洲同样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但是西方建筑中,很多典型具有代表

6、性的建筑是在中世纪之前产生的,比如雅典神庙和罗马斗兽场。不仅是印度的建筑深受宗教影响,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也深受宗教影响。印度教是印度文化的核心,印度教对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三大主神的崇拜,独具特色的种姓制度,由祭祀演化而来的祈祷的宗教活动,“业报”“轮回”“解脱”观念,是几千年来纵贯印度文化发展的根本内容。各种不同的教派,尽管在不断创造着自己的宗教思想,然而始终没有离开印度教“业报”“轮回”“梵”的宗教主题,这造就了印度文化的和谐精神。印度人普遍比较温和、谦让,印度人在宗教的影响和教化下,不崇尚暴力,形成了不杀生的非暴力传统。同时,印度各宗教从来不宣扬一种唯我独尊的教义,它们认为一切“异端邪说”都

7、有存在的意义。释迦牟尼就虚怀若谷地主张:不要一味坚持认为自己的教义才是“唯一的绝对的真理”,其他如耆那教,婆罗门教都有类似的主张。甘地从印度教和印度文化的要义中洗去了精髓,再加上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思想的精华,发展出了以非暴力不合作主义为核心的甘地思想,并坚信非暴力的道德理论最终可以战胜一切非正义的东西,达到和平的目的。相比之下,西欧社会虽然长期笼罩在天主教统治之下,但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严重动摇了教会的统治,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西方近现代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起源于文艺复兴,在启蒙运动时扩展到整个西欧;而个人主义精神起源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这些欧美文明主流价值观都不是起源于天主教,反而是在反抗

8、天主教压迫中形成的。工业革命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宗教在欧美社会的影响日渐微弱,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明显。印度宗教对印度文明的影响,同样也体现在印度的文学中。在古代印度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有诗歌总集、史诗、寓言故事、戏剧和文论等。在这些作品形成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印度宗教如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的影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大收获,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成就。同样对比西方文学,就可以发现,西方受到宗教影响的文学创作流传下来的屈指可数,反而是表现人的伟大的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最先表达反抗宗教压迫的近代文学成为西方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源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绝大多

9、数是以反宗教和突出人的美和伟大为题材的,比如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还和宗教有关的话,那工业革命以后产生的文学流派比如现实主义文学,则彻底和宗教无关,而直接表现工业革命给底层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伟大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们的作品几乎没有涉及到任何宗教题材,无论是拜伦、济慈、雪莱的诗歌,还是雨果、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或者是狄更斯、大仲马们的长篇,都是在通过描述普通人的生活来体现社会的巨变。而印度最知名的作家泰戈尔的作品中经常含有深刻的宗教见解,这恰恰体现了印度的宗教对印度文学的深远影响。印度文明辉煌灿烂,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印度文明以其独特的宗教性成为世界各地文明大花坛中一朵奇葩,不仅孕育了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印度文化,同时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独特的贡献。独特的宗教性不仅塑造了印度的民族精神,而且为当代印度的发展和与时俱进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在研究印度文明的宗教性时,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学习。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是本民族历经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文化竞争力日益突出,中国在吸收外来文明以丰富和发展本国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像印度学习,注重保护本国文化的独特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冲击中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塑造自己民族鲜明的特征和民族精神,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和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