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193596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散系及其分类 六盘水市第一中学 肖渊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它们的本质区别。2、掌握实验室制备分散系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3、实验探究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学会用简单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4、培养学生由宏观实验现象推断微观粒子大小的能力。5、认识胶体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实验信息,结合理论知识,通过比较的方法,对所获取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

2、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的探究精神。二教学方法:观察法 实验探究法 对比法三教学重点: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胶体的制备与性质。四教学难点:胶体的制备与性质。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图片引入课题。【板书】二、分散系及其分类【展示图片】硫酸铜溶液,三氯化铁溶液,豆浆,肥皂水,鸡蛋清溶液,泥水【问题】以上这些物质都是怎样形成的?【讲述】很好,其实这些物质都可以叫做分散系,那什么是分散系呢?它由什么组成?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学案,我要检查,然后请同学来回答。分散质【板书】1.分散系分散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

3、评价。说明分散系都是混合物。【课件展示】分散系的概念。【练习】请同学们指出以上物质的分散质和分散剂【提问】我们知道物质有三态,如果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板书】2.分散系的分类【课件展示】9种分散系 常见实例【提问】分散系还有没有其它分类方法呢?请根据预习情况回答【课件展示】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讲述】溶液、胶体、浊液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三种分散系,下面我就来探究他们的区别。【教师】要探究不同分散系的区别,首先要有分散系,接下来我们就来制取分散系,请看科学探究1。【课件展示】科学探究1。【讲述】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报告单上的内容完成探究活动,并填写实验报

4、告。看哪组同学首先完成?【问题】请大家注意观察你们制得的分散系的外观,静置一段时间看有什么想象?说明了什么?【解释】溶液、胶体都是均一透明的,浊液是浑浊的。如果我们将这些分散系放置一段时间会发现,泥水中的泥沙下沉,溶液和胶体变化不大,由此说明浊液最不稳定,而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过渡】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制取的这些分散系有什么性质呢?请完成科学探究2【课件展示】科学探究2.分散系的性质(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指导】 在教室巡回观看学生实验的情况并作出指导。【提问】下面我们请小组的中心人对本实验的情况给大家汇报一下。【解释】当光束通过Fe(0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

5、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板书】3、丁达尔效应【介绍】胶体的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当粒子的尺度在这个范围对光的散射最强,而溶液分散质较小,对光波的散射较弱,因而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看到丁达尔效应,而通过溶液时则没有。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由刚才实验得出,以后在分析物质时,切记抓住本质,而不要看表面现象。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本27页科学史话,了解丁达尔效应。【课件展示】丁达尔效应【过渡】其实这种

6、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展示课件】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图片【教师】刚才我们所做的与丁达尔效应有关的所有的胶体的分散剂都是液体。比如肥皂水,豆浆等等。那么其他状态的胶体是否也会产生丁达尔效应呢?下面我们再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实验】1.用激光笔垂直照射加湿器产生的水蒸气。2.将盛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小烧杯放在一起,并马上用一个玻璃罩罩住,然后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罩。【过渡】可见,只要是胶体,一定会产生丁达尔效应,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证明胶体的分散质大于溶液,那么怎么鉴别胶体与浊液呢?从数据上看,浊液的明显大于胶体的,那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个实验直观的来验证这个结果。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展示】科学探究

7、3.分散质粒子大小的探究(是否能透过滤纸)【讲述】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科学探究3。填好实验报告,完成后我请同学汇报实验情况。【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胶体与溶液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而浊液的不可以,说明浊液的分散质的直径最大。那么胶体与溶液的分散质的直径又谁大呢?可通过什么实验来证明?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小结】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探究实验归纳、比较,完成下表【展示】溶液、浊液、胶体比较【讲述】另外,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研究世界,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生活。胶体的应用非常的广泛,现在纳米技术材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课件展示】胶体的应用(通过

8、静电除尘引入环境保护法,通过制豆腐、果冻引入食品安全法。)【小结】本节课我们从分类的角度学习了分散系并且了解了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实际上胶体除了丁达尔效应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特性,课后请阅读课本28页的科学视野。 【 作业】1.阅读课本28页科学视野了解胶体其它性质。2.课本29页习题第5,6题观看,静听!思考、回答:把某种物质加到水中形成的。所有学生拿出预习学案,由一个学生回答分散系的定义和组成学生静听纠正学案回答动动手,用交叉分类法画出九种组合方式学生回答有,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类可以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学生静听动手实验,并填写实验现象由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观察,溶液、胶体均

9、一、透明,浊液是浑浊的。静置,泥水中的泥沙下沉。说明浊液不稳定。思考、体会动手实验,记录现象,思考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静听记笔记静听观察思考,理解观察现象静听动手实验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学生观察思考,记录动手实验,探究胶体分散质的大小填写实验现象并总结结论小组代表回报实验结果静听填写表格记笔记静听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从熟悉的混合体系的角度来理解分散系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通过举例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方便理解培养学生探索化学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激励学生思考,不同现象反映不同性质培养学生渗透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审美观。 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用对比的方法加强学生对三种常见分散系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