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一例高三生因焦虑来咨询的案例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19324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行为疗法一例高三生因焦虑来咨询的案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认知行为疗法一例高三生因焦虑来咨询的案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认知行为疗法一例高三生因焦虑来咨询的案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认知行为疗法一例高三生因焦虑来咨询的案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认知行为疗法一例高三生因焦虑来咨询的案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行为疗法一例高三生因焦虑来咨询的案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行为疗法一例高三生因焦虑来咨询的案例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例高三生因焦虑来咨询的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例因长期受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又面临高考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已是高三的学生,学习压力也开始加大,面对高三的紧张气氛,自己很难集中精力学习,内心很着急,睡眠也越来越不好,想放弃学业感觉又不甘心,因此前来求助.咨询师了解情况后,和求助者商议,根据她的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症状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 高中生 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陈某,女,18岁,某高三学生,身高162,五官端庄,身体匀称.爸妈都是普通工人,父母感情不是很好,妈妈和奶奶经常吵架,其有一姐姐,和姐姐的感情一般

2、.求助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庭也无精神病史.心理测验结果:1.EPQ: E:42; P:43; N:46; L:45;2.SAS:标准分为64分,显示中度焦虑;3.SDS:标准分为46分;4、SCL-90SCL-90 各因子如下: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总分阳性项目1.51.62.63.53.91.22.81.21.81.920744个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三个多月以来心情很烦躁,上课不能集中精力,老是走神,睡眠也不好。个人陈述:我有一个姐姐,妈妈在怀上我时,全家都希望我是个男孩,当知道是女孩时,全家都很失望.从此爷爷和奶奶经常和我妈妈吵架,爸爸也感觉生活没劲,经常

3、给妈妈争吵.妈妈感觉这是我的出生引起的,所以把她的全部委屈都发到我的身上.经常指着我说:我的幸福全都是你的出生给毁掉了,你是个倒霉鬼,怎生下一个你呀.此时我很自责,认为是自己让妈妈失去了幸福,对妈妈有一些歉疚.我想通过好好学习,让全家改变对妈妈的和对我的看法.向她们证明女孩也不差.我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但我的成绩总是平平淡淡,现在又不能集中精力,我是不是真的向他(她)们评价的,我是个倒霉鬼,不好的孩子吗?(哭泣).我现在也很少和其他同学交往了,怕她们说我是个倒霉鬼.现在班级里组织活动,我尽量避开,不去参加.即将高考,我现在怎样能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去学习呢?我该怎样做呢?我很痛苦,所以前来求助.三

4、.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衣着得体,身体匀称;在谈话过程中,眼睛不敢正视,也很少抬头和咨询师沟通,显示很痛苦,面容憔悴,有时会有哭泣;在谈到关于她的成绩时,又充满了期待.四:评估与诊断(一)引起陈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 生物因素:不明显。(2) 社会因素:1)家庭关系的不和谐 2)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恰当3)同朋友,同学,老师交流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3) 心理行为方面认知因素1) 性格较内向,有自卑的心理倾向2) 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理念:我是一个倒霉鬼,家人都不喜欢我3)家庭关系不合都是因为我根据对陈某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陈某本人对症状自

5、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陈某的心理活动形式和内容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可排除陈某有重性精神病。根据陈某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情绪,同时存在自卑心态。其问题的产生受她的成长环境及现在所处的学习阶段等因素的影响,有不能集中精力的现实心理冲突,时间已三个多月,内心较痛苦,已影响到了她的生活,学习和交往,反应内容已泛化,但有自知力,也有强烈的求治愿望,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主要表现为:1、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不自信,压力较大,自卑倾向2、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学习效率下降,社交受到

6、影响(二)鉴别诊断1.与重性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陈某的心理活动形式和内容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有自知力,强烈的求治愿望,无妄想,幻觉可除外陈某有重性精神病。2.与神经症相鉴别:陈某的病程虽已三个月,但有客观的生活事件引起,强烈的现实冲突,明显的道德色彩,所以可与神经症相鉴别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陈某虽有焦虑情绪,但是有生活事件所引起,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为人们所能理解的.是伴随的负性情绪所以可排除焦虑症4.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成某虽有哭泣,但是因为说到自己的痛心的事件而引起的,属正

7、常的心理感受,情绪表达,可以理解,所以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六、咨询目标的确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A、让其明确学习和家人评价的关系,降低情绪反应,改善睡眠B、帮助求助者理清思路,纠正错误的认知;C.引导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实现实人的潜能,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达到人格的完善.七、咨询方案的制定1.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1)咨询方法:认知行为疗法以上分析了由生物和社会因素,认知因素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根据陈某的个性和文化程度,年龄特点,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一定

8、认识,适用认知行为疗法加以矫正,可以中断身心的不良循环。(2)、咨询原理: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情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基础,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根源,而一旦对这种观念和认知过程加以纠正,就可以改变不适应的情绪与行为。认知行为治疗就是通过改变求助者关于自身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并教会求助者一些适应环境的技能,以帮助他们改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因此,治疗的着眼点是探寻并纠正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观念的认知过程。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求

9、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B、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C、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A、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B、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C、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D、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E、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A、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B、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10、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B、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3、咨询时间与收费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咨询次数45次咨询收费:每次100元心理测验:EPQ、SAS各50元八、咨询过程1、咨询阶段大致分为:A、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B、心理帮助阶段;C、结束与巩固阶段。2、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

11、咨询:时间:2009年10月12日目的:A、了解基本情况;B、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C、确定主要问题;D、探询改变意愿;E、进行咨询分析。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测验过程:A、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B、做心理测验C、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了解她现在的情绪状态。D、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E、确定咨询目标F、简单介绍认知行为基本理论 G.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思考,(1)你心中的“倒霉鬼”是什么样的行为? (2)你的行为有那些符合?哪些不符合? (3)你 的优点是什么?并做认知家庭作业,以强化此理论。并介绍

12、了放松技术,缓解求助者焦虑情绪,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第二次咨询:时间:2009年10月18日目的:A、加深咨询关系B.确定问题:提问及自我审查技术;C.检验表层错误观念。方法:谈话法,认知行为疗法。过程: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很认真地思考了上次提出的问题,并告诉我,她能够稍感觉到列出问题后,却没有自己平常想象的那样痛苦了。同时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认知,但涉及此次情绪问题的不合理认知并没有完全列出;B、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她与全家的沟通方式,情感关系,生活事件问题,为了搜集更多的信息.C、看到她和我交流很放松,对我

13、是较信任的,所以运用了空椅子技术,发泄她对妈妈的负性情绪.并让其从中得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量资源。-这个可以稍了解一下(有时负责答辩的老师会提问这个问题,当了解了当提问时反而是很好的一部分)D通过交谈,启发,引导,后来求助者列出了与此次问题有关的不合理认知: 1全家人都不喜欢我,我在这个家是多余的 2我毁了妈妈的幸福 3全家人都不理解我 4我没有学习的能力E、布置咨询作业要求求助者对列出的不合理认知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认知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认知的关系。-体会这次通过空椅子技术,自己已拥有的能量资源与启示,及

14、以后和父母及家人的沟通方式。-继续完成放松训练的家庭作业。以日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第三次咨询 时间:2009年10月24日目的: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核心错误观念) 提高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2。方法:谈话法,认知行为疗法。过程:A、反馈咨询作业:通过对家庭作业的思考分析,求助者能够理解和体会到之间 的关系。认识到以前自己思维方式的狭窄,家人沟通方式的不恰当。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能量。应对方式。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但仍然有情绪,咨询师表示接纳和理解;B、针对“我是个倒霉鬼”,“我是个笨蛋”的信念,咨询师运用语义分析技术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认知,并帮助她学会以合理认知代替不合理认知C、经与求助者进行交谈,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认知:(1).我只是没有达到父母期待的孩子-男孩,但我是不能掌控的,我很幸运能够来到这个世上。(2)。无论怎样的辛苦,我总要感谢父母给了我这次生命。(3)她们对我的态度,那时他们多年的思想决定的。能否伤害到我,主要还是看我自己怎样去认识与解读。 3 布置家庭作业-记录此次咨询对自己认知转变的启示,并分析这种观念转变对改善情绪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