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其对策.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19102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其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其对策.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其对策前一段时期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内地特别是西南地区经济落后)的国情,导致许多农民工,而且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为了养家,不 得不背井离乡,远走他乡外出打工挣钱。这样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于是我国社会快速转型,逐步趋向城市化。由于打工人员的外出挣钱,大多则把孩子扔给了家 里的老人或其他亲人寄养,因此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并且这部分孩子在在校学生中比例不小,就我所在学校就有50%的初中生是留守儿童。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留守儿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且也是关系着未来社会能否健

2、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一些有识之士已把“留守儿童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也正在探索解决此问题的策略。一、“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根 调查显示,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监管现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 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朋友抚养的监护方式。这种监管教育下的孩子,有他们自身的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而且 很严重。第 一种监护方式的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是,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是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 的宽容放任,而较少在精

3、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这样致使这些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形成了娇生惯养,好吃懒惰,好逸恶劳,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再则祖孙辈年龄 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观点往往存在根本的差异。祖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往往以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可现在的孩子通过 电视、络网媒体,他们见识比祖辈广,接受的新生事物比祖辈多,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所接受。于是 “代沟”明显了,在孩子的眼里,祖辈们与自己是格格不入,相互很难以沟通,不能沟通,只是需要用钱的时候找祖辈要。我班的好多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 婆时常在我面前叫苦,说现在的孩子他们难

4、管,管不了,要求老师帮他们多费心管管孩子。诚然这也是事实,许多孩子在家里跟本不听祖辈的管教,只怕老师。另 外,这些老人们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在家里除了照管孩子,还要承担烦琐的家务劳动和繁重的农业劳动。有的老人同时监护几个“留守儿童”,他们 怎堪此重负呢。在这样的家庭背景成长的孩子出问题不是怪事。第 二种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朋友寄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 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

5、成 怕事、孤僻、内向、忧郁、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的性格。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 表现在学习上。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 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被动学习。而且他们在学习上一旦遇到了“难路虎”,除了老师, 没有人帮他们排解。然而,很多孩子生性怕老师,他们不敢轻易去找老师,所以学习上的难题给他们的学习带来痛苦,长此以往,使他们对学习伤失兴趣。学习成绩 不好也是情理中的事。2、 心理情感不健全。“留守儿童”由于在

6、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 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孤僻,自闭,偏 激,内向,忧郁,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3、 道德行为差。通过调查发现,这群孩子有的在两三岁就一直与祖辈长期生活。在与祖辈的共同生活中,祖辈们觉得这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很可怜,于是对他们总是放纵 和溺爱。再加上祖辈文化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跟本不懂得怎样教育、管理现在的孩子,他们只知道让孩子吃饱饭、穿暖衣。至于吃什么饭,怎样穿

7、衣也不知道; 有的是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索要来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和母爱,心想反正是孩子的父母挣的钱,孩子要就给他们吧。他们也不知道该不该给就给了。不给吧,孩子不 满意,说不定孩子的父母也不满意,到头来得到两头不满意;给吧,又不知道对不对,确实也难为这些祖辈。同时,这些孩子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往往对事物 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而且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不诚实、不耿直,爱说脏话,不服管教,大手大脚花 钱等。由于平时习惯于无节制地话钱,在学校,也常常出现不会管理生活费,往往过着“青黄不接”而饿肚子的日子。饥饿难耐时有往往偶然偷窃。我所在的班级里 就

8、有两个学生经常小偷小摸,使班里常出现同学的钱被盗的现象。其中一个后来因为偷东西屡教育不改而自动退学。4、 打工父母的观念也影响着“留守儿童”。那些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孩子的 学习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使“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将来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由此有部分留守孩子读书不用功;而一些没有 挣得大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自己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孩子不仅是学习上不闻不问,甚至于一切都不闻不问,一点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在幼小的心灵 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

9、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5、人生观价值观缺失很 多留守孩子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在学校学习仿佛是国家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国家规定他们要学习;好象是老师们要完成 教学任务,强迫他们学习;也形同家长送孩子上学受教育是家长的责任,要他们学习因此他们在学校不思进取,具体表现为学习懒惰、生活嘴馋、整天想着贪 玩。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没有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在学校同学之间比吃、比穿、无所事事,甚至惹是生非;谈恋爱,深更半夜翻墙越壁上网吧。学校 对这些学生是万般无奈,老师屡教他们不改,学校屡禁他们不止。尤其是周五制实行过后,许多留守孩子成了两不管的自由人,监护人

10、管不到,学校管不到。因为学 校要他们留在学校,他们觉得不自由要出去;监护人让他们回去,他们说留在学校;其结果是去了网吧,上网聊天、打游戏、看黄色网站夜不归宿。这些留守孩子他 们何以谈人生观、价值观?在我看来这部分留守儿童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吃、喝、玩、乐。于此,笔者作为教育者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以下策略。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策略1、期盼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家 庭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

11、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至于孩子学习成绩 的好坏是由孩子自己的事情。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家长应该改变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我们用心去打造他们是会很 美的。所以,父母要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养”、“育”孩子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更应该对孩子提出更高的 要求,加强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加强与孩子的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和沟通,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 好。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

12、“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同时要与“监护人” 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的学习,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另一方面, 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 行指导。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 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2、学校教育是主导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13、,学校也早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第一、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档案资料的内容有,“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 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临时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 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 况等。第二还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搭建起了“亲情免费在线平台”、“校园短信平台”,让亲子间保持免费电话联系,根据孩子的校

14、内外表现,让孩子 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第三、要求班主任以“严父”、“慈母”之爱弥补“留守儿童”母爱父爱的缺失。爱是教育的 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班主任老师与“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在生活上细心照料,在心理上正确疏 导,还采用日记、作文、短信等多种沟通、交流方式,关注留守孩子的身心理健康。第四、学校还特别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 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开设了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班主就是孩子的心理老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疏 导

15、和矫正,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让其他任课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以便及时疏 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第五、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 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通过以上策略措施,我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效。3、各级党委、政府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要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公安部门要把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管理与保护纳入的工作职责。4、 “留守儿童”自己也应该加强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要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人,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要积极、乐观、开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在成长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做生活中的强者。总之,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不仅离不了家庭的教育,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而且也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希望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共同携手,为 “留守儿童”健康而快乐的成长而做出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