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中的惩罚.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1878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待教育中的惩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看待教育中的惩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看待教育中的惩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看待教育中的惩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看待教育中的惩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看待教育中的惩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看待教育中的惩罚.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看待教育中的惩罚? 2008-12-10 21:09:00| 分类: 教学感悟|字号 订阅许锡良:如何看待教育中的惩罚? 首先看什么叫惩罚?对惩罚的理解,我们可以视之为对一个人作出感觉痛苦的那种行为。教育需要惩罚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为,从人类社会来看,社会保持公正的原则的手段之一就是对做出损害他人与社会利益的事情的人,要给予相应的报复。也就是说,惩罚是社会维持公正,促进正义所需要具备的必要的恶。人类社会最严厉的惩罚自然就是死刑。当然,这种惩罚是不是必要实施,还在探讨之中。但是,人类社会对于犯罪人员进监狱,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而且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还没有哪个社会能够取消监狱。人类社会罪与

2、罚,总是相伴而行的。 那么教育为什么要惩罚?这个答案也不难得到。因为,教育对象是要犯错的。虽然说,学生就是允许犯错的人,而且学校与教室就是准备来学生犯错的地方。但是,这并不是说,学生犯错就可以听之任之。而是要通过学生犯错来让学生吸收教训,学会正确的东西。学生犯了错,然后遭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就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不可以省略的。学生犯了错,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这无疑会助长学生继续犯错。而且无法辨别那是错。 但是,在教育中难以判断的有时就是什么是错?学生违反校规,自然可以说是犯错。但是,学校的校规有时也是不近人性的。做了许多根本无法做到,而且是劳民伤财的规定,而且规定得非常苛刻,这种情况下,苛

3、政猛于虎,学生少有不犯错的。因此,学校的规定,首先必须是经得住追问的。一些学校规定学生的头发必须要有多长,指甲必须要有多长,而且列入每天必须检查的内容,这样的规定,学生一不小心就会犯,如果因此而惩罚学生,那就是不人道的。因此,将学校的规定定在合理的尺度里是非常必要的。学校的规定只要保证底线就可以了。比如,绝对不能够吸毒,不能够未婚先孕,不能够杀人及打人致残,不能够偷盗与抢劫,不能够损害他人的东西。等等之类。是那是绝对不能够触犯的,那怕靠近都不行。 即使在学生违反了合理的校规的情况下,也要意识到任何教育内的惩罚,其目的都是为了教育这个学生,而不是为惩罚而惩罚。惩罚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

4、讲究惩罚的方法与方式与时机就非常必要。而且在惩罚的程度上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任何教育中的惩罚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好这个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其身心健康地成长,最终获得自己的幸福。因此,惩罚的目的不是了让学生难堪,不是让他们的人格受到侮辱,不是让他们的心理遭受到扭曲。惩罚的教育作用,无非是让学生明白,你做坏了事情,造成了损害与损失,你必须学会担负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从而使学生作同情式的理解,最终让学生获得完满的人格。 因此惩罚常常就不应该是体罚。(但也不是绝对排除适当的体罚)。美国的一些学校仍然保留了一定的体罚,虽然是非常轻微的,不会导致身体伤害的那种。但是,也没有完全杜绝体罚。英国洛克在教育漫话

5、,也谈到对学生的错误有时可以适用体罚的观点。但是,即使洛克也不认为体罚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是无可奈何之下,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教育不得法,不高明的人使用的最后教育绝招。因此,对于体罚作为教育手段,必须十分谨慎地使用,最好不用。因为体罚的尺度是非常难把握的,而且因不同的学生的承受能力的不同,而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惩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并承担这个后果,目的是让他在认识、行为与情感上,不再重复类似的错误行为,同时学会负责。以增强他的责任感与理智感。教育中运用更多的是非体罚性的惩罚,而且惩罚的方法与方式要与其所犯的错误要相对应。比如,损坏别人的东西,作出相应的财物上的赔偿,打伤

6、人,赔偿相应的医疗费用,并且当众陪礼道歉。一个人弄脏了教室,让其打扫干净,这些都是相对应的。等等。但是,任何惩罚所使用的适用范围只能够是在一个学生的品行上的偏差,而不应该是学习上的。比如,无论怎样,学生做错作业,或者因学习能力等问题而在学习上出现偏差,是不应该受到惩罚的。一个人不能够为他在能力、兴趣与天赋方面的原因,而不会的东西而遭受惩罚。因此惩罚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教育方法。使用不当,其后果远比表扬不当所带来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为,教育对象的差异,会导致遭受惩罚的人的承受的心理千差万别。对这个学生有效的惩罚,不一定适用另一个学生。对这个学生使用没有问题,但是对另一个学生可能会出现大错。因此,完

7、全要靠教师的教育智慧,并用心观察,及准确地判断才能够行得通。像英国的学校常常设置“反省室”,让犯了错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这里反省。体验式的惩罚是最有用的,也最能够教育学生。做错什么就让学生去体验什么。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学生格乐克因为恶作剧而伤害了马桑斯大叔的眼睛。班主任老师采用的办法就是让他去医院帮助住院的马桑斯大叔,去料理他的日常生活。后来,马桑斯大叔的眼睛进一步恶化,需要转院治疗时,看着用提架抬出来的马桑斯大叔,小格乐克一下子扑在马修老师的怀抱里,难过地问了一句:“他会死吗?”这样的惩罚,它的教育意义就是巨大的,深远的。是犯错学生终身难忘的。 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显然,阳光之下的赞扬要管用得多。因为,用赞扬可以引导学生朝赞扬的方向发展。人是在鼓励中成长的,而且是在鼓励中克服错误行为的。教育的目的常常不是把学生塑造成我们所需要的样子,而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尽量发展自己。因此,教育是要让学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然后终身朝自己希望的这个样子去做。学生希望自己怎样,远比学生已经怎样要重要得多。因此,对于学生还是多用正面鼓励与引导,防范于未然,是最好的。但是,学生常常只有在错误中才会真正的成长,我们只能利用好惩罚,而不是放弃惩罚。但是,体罚还是少用,最好不用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