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丝竹相和8.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18327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节:丝竹相和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七节:丝竹相和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七节:丝竹相和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七节:丝竹相和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七节:丝竹相和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节:丝竹相和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节:丝竹相和8.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丝竹相和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模块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丝竹相和学科音乐学段: 高中年级高一相关领域音乐鉴赏教材书 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必修) 出 版 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年7 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张瑞娟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 13910737014实施者张瑞娟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 13910737014课件制作者张瑞娟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13910737014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中国的丝竹音乐为线索,引导学生对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进行处理和转换,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

2、趣及爱好。 (二)理论依据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为宗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指导学生对中国民族器乐乐种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与积累,了解民族器乐文化,体味中国传统音乐之韵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的第七节教学内容。课型为综合课,一课时。“丝竹”一词源于我国传统的乐器分类法,泛指民族管弦乐器。“丝竹乐”包含乐种较多,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潮州“弦诗”等。本课通过探究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代表作中花六板与娱乐升平,了解两个乐种在演奏乐器、乐曲

3、来源、音乐风格、流传地域以及与戏曲的关系等方面的异同。1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是我国传统民间器乐丝竹乐的一个乐种,流行于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乐队编制一般为78人,少则35人,演奏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辅之以轻型打击乐器。江南丝竹的乐曲大多明快、流畅、秀雅、柔和、以花(加花)、细(纤细)、轻(轻盈)、小(小型)、活(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乐曲曲目大多来自民间乐曲或古典乐曲,有些则由其他器乐曲衍化而来。著名的八大名曲是: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中花六板又名熏风曲或虞舜熏风曲,是江南丝竹较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首乐曲是由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放慢加花发展而来的,全曲采

4、用支声性复调的创作手法。从音乐特征上看,中花六板的旋律优美抒情、清新悠扬、庄重典雅,颇具江南色彩。 2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我国传统民间器乐丝竹乐的一个乐种,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早期的乐队编制称之为“硬弓”组合或“五架头”,演奏乐器由二弦、提琴(大板胡)、三弦、月琴、横箫组成,后逐步转变为“软弓”组合,演奏乐器改为高胡(又称粤胡)、秦琴、扬琴、洞箫和椰胡。20世纪20年代以后进入广东音乐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吕文成、何柳堂等专业作曲家和演奏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平湖秋月 、饿马摇铃、 连环扣等。广东音乐节奏清晰、旋律流畅活跃,常以装饰音群构成习惯音型,因而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

5、艳郁华丽、流畅动听的音乐风格。娱乐生平丘鹤俦chu曲。乐曲为一段式,徵调式,此曲在创作方面既保持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点,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有所创新和突破。音乐情绪欢快活泼,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色彩。(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北京市示范高中高一年级学生,生源质量较高,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对知识的渴求度较高。本学期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了节奏、视谱、音程等相关音乐基础知识,学习了中国民族器乐的分类吹、拉、弹、打,并对四大类乐器的音色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学生探究民族器乐乐种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奠定了基础。而如何将这两种较为相似的乐种准确区分,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6、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直观演示教师“范唱”、“演奏”和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参与体验学生通过演唱、标记主干音、乐器演奏,感受中国民族器乐文化。对比分析本课通过对中花六板与娱乐升平在流传地域、演奏乐器、乐曲来源、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异同点。(四)技术准备1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曲谱等相关资料。2剪辑音频、制作PPT。3准备上课所需乐器(二胡、高胡、笛子、琵琶),并于课前进行调音。4练习老六板的弹奏和演唱。(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1. 前期教学状况本课是一节中国民族器

7、乐合奏赏析,经前期对学生调查显示,学生对江南、广东的人文地理环境有一定了解;对中国民族乐器音色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对民族器乐作品了解甚少。教师在本课教学内容方面,甄选了能够代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特点如:中花六板、三六、娱乐升平音乐,让学生逐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分析、总结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异同点。2. 问题、对策(1)经前期观察学生课堂表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中国民族器乐乐种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理性、深入分析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通过对比、分析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本课通过对民族器乐曲

8、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的对比学习, 使学生能够准确的归纳与总结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异同之处,进而提高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中花六板与娱乐升平两首作品,在感受、体验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基础上,运用聆听、演唱、分析、比较、实践等方法赏析乐曲。(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知识,并能准确判断主奏乐器的音色。2.掌握两个乐种流传地域、演奏乐器、乐曲来源、音乐风格以及与戏曲关系五方面的知识内容。3.具有准确听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能力。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中花六板与娱乐升平的学习,总结、归纳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异同之处。(二)教学

9、难点通过对比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分辨出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乐种。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讲解“丝竹”与“八音分类法”概念“丝竹“,源于中国传统乐器分类法“八音分类法”,泛指中国民族管弦乐器。八音分类法指的是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分为金、石、土、木、丝、革、匏、竹八类。2.认识主奏乐器教师展示主奏乐器(实物)笛子、二胡、高胡,并进行演奏。学生说出乐器名称,分辨乐器的外观、及音色特点。 教师总结并引出新课江南丝竹【设计意图】高中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对我国的民族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通过出示乐器、分辨乐器音色,让学生根据已知的中国民族乐器常识说出乐器的名称及音色特点,进而自然巧妙的过

10、渡到新课。(二)新课讲授1.江南丝竹中花六板(1)流传地域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江南丝竹都流传于那些省、市?设答:江苏、浙江、上海江南丝竹:特指流传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民间丝竹合奏曲。【设计意图】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音乐风格,在了解流传地域的基础上聆听音乐,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全面的理解音乐风格。为随后音乐的聆听进行铺垫。(2)乐队编制 j 聆听中花六板片段,判断:a.主奏乐器是什么?设答:二胡b.伴奏乐器有哪些?设答:扬琴、琵琶、阮、三弦、笛、箫、笙、打击乐 k 江南丝竹乐队编制简介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可大可小,大则十数人,小则1-2,中花六板使用的乐队编制是较为常用的一种。

11、【设计意图】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主奏乐器音色辨别这一基础能力,进而提高对不同地区丝竹乐的赏析能力。 (3)乐曲简介中花六板这首乐曲是由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放慢加花发展而来的,所以被称为中花六板。 (4)乐曲分析j 出示老六板乐谱,并进行分析、演唱、记忆(教师琵琶伴奏)。a. 提示老六板拍号14,并说出强弱规律。b. 视唱老六板,同时找出乐谱的规律。c. 熟练演唱并记忆老六板乐谱d. 背唱老六板乐谱,背唱时邀请能够演奏琵琶、二胡、笛子的同学伴奏。【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运用视唱、分析、教师伴奏、学生伴奏等方法,最终达到背唱乐谱的目的。k 观察老六板与中花六板对比乐谱,体会二者之间的联系。a 出

12、示中花六板乐谱,提问乐曲拍号及强弱规律设答:4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b 再次聆听中花六板,并在学案中用圆圈标记出乐谱的骨干音。 c 出示老六板与中花六板对比谱,小结二者的对应关系,进而总结出中花六板的创作特点放慢、加花。d 演唱中花六板骨干音,体会中花六板与老六板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找骨干音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体会放慢、加花的创作特点(5)乐曲来源 j 由一首母曲发展出多首乐曲。民间艺人以老六板为母曲,不仅改编、发展有中花六板,还发展出三首新曲,分别是快花六板、花六板和慢六板。而类似老六板这样由一首作品演变出多首作品在江南丝竹中非常常见。k来源于

13、古曲教师介绍江南丝竹代表作: 欢乐歌 古曲行街 古曲三六 古曲春江花月夜 古曲花好月圆 古曲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江南丝竹的作品大多来自民间乐曲或古曲,无确切作者记载。 【设计意图】通过江南丝竹各种乐曲来源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江南丝竹乐曲的传承、发展特点。(6)音乐风格特征a. 聆听江南丝竹另一代表作三六片段,思考并回答: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有何特点?设答:明快、流畅、秀雅、柔和 b. 教师总结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及创作特点。江南丝竹的乐曲大多明快、流畅、秀雅、柔和、以花(加花)、细(纤细)、轻(轻盈)、小(小型)、活(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流传地域、乐队编制、乐曲简介、乐曲

14、分析、乐曲来源、音乐风格六大部分全方位了解江南丝竹。2. 广东音乐娱乐升平(1)流传地域广东音乐特指流传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 (2)乐队编制j 聆听娱乐升平片段,判断:a. 主奏乐器是什么?设答:高胡 b.乐曲中还使用了哪些民族乐器?设答:秦琴、扬琴、洞箫、椰胡等。 k广东音乐乐队编制简介广东音乐早期的乐队编制称之为“硬弓”组合或“五架头”,演奏乐器由二弦、提琴(大板胡)、三弦、月琴、横箫组成,后逐步转变为“软弓”组合,演奏乐器改为高胡(又称粤胡)、秦琴、扬琴、洞箫和椰胡。而现代,除了上述传统的乐器组合外,广东音乐还常常运用民族管弦乐队进行演奏。(3)乐曲简介娱乐生平丘鹤俦chu曲。此曲在创作方面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点,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有所创新和突破。(4)乐曲分析及音乐风格j 观察娱乐升平乐谱,寻找相同音型并进行标记。 k 总结创作特征及音乐风格。 这种重复的音型称之为装饰音群构成的习惯音型,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