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之我1(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17981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之我1(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班级管理之我1(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班级管理之我1(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班级管理之我1(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班级管理之我1(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之我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之我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管理之我见高闸中心学校:陈会玲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感受的当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其中有苦也有甜,时间久了,也慢慢从苦中尝到了甘甜,一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年龄虽然相同,身心发展水平也比较接近,但是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性格各异,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并让他们在这个集体中愉快的去一起学习和生活,这就要使班主任结合本班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来搞好班级管理。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培养班干部,教会学生自主管理”是搞

2、好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协调好与科任老师及家长的关系”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保证。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班级工作的首要任务。所以,小学班主任要在学生初入学就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幼小的心灵,好比一张白纸,不同的教育可以画出不同的图画,塑造出孩子不同的品性。因而,行为习惯的训练要从小抓,尽早抓。二十多年我都是我从一年级开始带,在他们入学教育时,我就让学生知道,应养成哪些好习惯,比如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尊老爱幼等。要养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就讲卫生来说,我找来纸箱做为成垃圾的工具放在教室里,让学生把果皮纸屑都丢在

3、纸箱里,每天放学由小组长检查,课桌里若有东西,根据情况让其收拾干净或说服教育。教室里要随时保持整洁,教育学生见到地上有纸,自觉地捡入纸箩,这样,我所任班级,一年级第二学期就已形成良好习惯。就日常行为方面,从学会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语言做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还利用节日让他们为家长洗脚,懂得感恩,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期间,我一方面是树立典型,对于班里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比如做一件好事奖一颗红五星,一周表现好的同学也奖一颗红五星,期末评出三星、四星、五星级学生,并发给奖状及物质鼓励。另一方面,我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作榜样,感化学生,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

4、的过程,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我曾有这样一次经历,一天下午,我去上课,一个叫吴建国的学生还在拿着冰棒吃,我顺手就抢过他的冰棒狠狠地扔在地上。一边还说:“你这是什么行为?上课还吃东西。”他却在地下悄悄的说:“你又是什么行为?把东西乱扔在地上,你不讲卫生。”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连忙向他道歉,把冰棒捡入纸箱,把地扫干净,这才指出吴建国的错误,他欣然点头,向我认错。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1才有说服力、感染力。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老师,热爱老师,才会接受老师所施加的教育思想,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树立典型,榜样示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

5、好的行为习惯,为实施学生的自主管理奠定了基础。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在一篇杂志写过这样一段话:“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表现,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良好的习惯是长期有目的,有意识培养教育的结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班风就自然形成。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6、不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检查,不要依赖老师或家长检查。在每周班会上,对独立完成作业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评给一颗红五星,经过一至两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就养成了自觉地、独立地完成作业的习惯。此外还从教会学生读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哥德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句话指出读书不仅能拓宽知识面,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在班里我专门建立班级图书角,班上订一些适合他们看的刊物、杂志,再采取自愿拿来自己的书与同学交换看的方式积累书籍。有时间就让他们互相交换看,然后把自己获取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自我价值得以展示,表达能力得以提高,营造了一种学习氛围,让他们

7、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有效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三、 注重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班干部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中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一名优秀班主任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团结向上的班委会。班干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班级管理的成败。在选拔班干部时要使用那些德才兼备的学生。在整个班委会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做到相互协调、合理搭配。班干部工作能力的大小,在整个班级管理的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做好班干部的培养工作,使每个班干部都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树立正确观念,分工负责,互相协作,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作

8、为班主任,在提高班干部工作能力时应注意,首先是提高班干部的思想觉悟,提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熟知本职工作的性质、作用及内容,其次才是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我首先要大胆支持班干部的工作,积极听取他们的建议,使其始终处于主人翁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民主地组织、实施、检查班级工作。其次要善于发挥班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因为他们是班级中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影响班内每位同学,要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能起到表率,在班级学习活动中起“领头雁”的作用。四、 做好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与城里学生家长相比,多数农村家长对待孩子学习不够重视,在他们的观念里,学习只是老师的事情,家长所该做的事情就是挣钱供孩子读书,供

9、他们吃喝穿戴,至于孩子学好学坏那是老师的事情。正是由于这种偏激看法的影响,许多孩子在学习上、在行为习惯上,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在校表现,除了每学期必开的家长会,我还抓住任何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进行沟通交流。班里的张晓明,平时做作业经常是偷工减料,对我的暴风骤雨的批评和风细雨的劝诫,效果一直都不明显。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状况,我先后与其家长通过几次电话,告诉他孩子的周末作业状况,最初家长也只是几句应承话,“在家问他作业写完了吗?他说写完了啊!”后来,我在一次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和家长讲明:在学校里老师管孩子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但是在家里家长也必须得尽一定的责任

10、,否则在学校里养成的学习习惯就会遭到破坏。作为家长,即使不能帮孩子检查作业的对错,但最起码得监督到位,保证作业按质按量完成。一次的交流,也许起不到显著的效果,但是此后只要是该生出现类似问题,我总会与家长积极沟通,强调家长监督的重要性,终于在我的近乎“软磨硬泡”的不懈努力下,家长逐渐改变了固有观念,懂得了家长应该“有所为”的道理,而孩子也渐渐能在家完成作业了,而且作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班级管理只靠班主任自己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家长会更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在每次的家长会上,我都邀请优秀学生家长介绍他们教育孩子的经验,老师只介绍学生的优点,鼓励家长要有信心,会后与他们找出共同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来配合我教育孩子,是我的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辛苦又琐碎的工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有所收获的。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我一路是跌跌撞撞的走过来的,我不敢说是成功,但我可以说我是能胜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