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收支平衡表解析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17960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解析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解析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解析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解析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解析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解析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国际收支平衡表解析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国际收支平衡表解析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张丽丽(河北经贸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石家庄市050061,手机:18231189325)摘要:1994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即使2008年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外汇储备仍保持高位增长的趋势。截至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达28473.38 亿美元,面对如此之高的外汇储备规模,疑虑难免会产生。本文首先对中国外汇储备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相关数据,对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进行了解析。关键词:外汇储备;成因;国际收支顺差JEL分类号:G15;G18;G28一、引言(一

2、)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如图1所示,自1994年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节节攀升,1994年外汇储备仅为516.2亿美元,而2010年已达到28473.38 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55倍。即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下,中国当年的外汇储备仍维持在高位水平,其规模达到19460.3亿美元。但相比2007年的环比增长速度43.32%,2008年的环比增速为27.34%,2009年的环比增速为23.28%,2010年的环比增速为18.68%,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这一方面与中国外汇储备水平逐年增加导致计算环比增速的基数越来越大有关;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经济体对外依赖度提高;据统计,2

3、009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4.3%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又叫对外贸易系数,2009年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使用的汇率依据为2009年12月31日人民币中间汇率,高的对外依赖度必然降低中国隔绝外来冲击的能力,因此,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面临各国贸易壁垒增加以及外部需求的减少,这给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外汇储备增长带来挑战。虽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外汇储备一直都保持增长的趋势,单从绝对量来讲,中国外汇储备年年创新高,现已跃居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如此之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诚

4、然,外汇储备作为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支付手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对外的经济实力,有利于该国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文化往来,也有利于国际地位的维护和提高,对一国币值稳定也是一种信心指标。但过多的外汇储备也让人产生疑虑,因为外汇储备代表了一定的国外实际资源,如果放着不用,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美国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分析了有关历史资料,认为一国国际储备应与它的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介于20%40%之间 来源于钱荣堃,陈平,马君潞,国际金融,南开大学出版社。如果该比例低于30%,就必须对国际收支进行调整。一般认为,国际储备应该能够满足三个月的进口需要,这个数额按全年储备对进口的比率来计算,

5、约为25%左右。而中国2009年外汇储备是当年进口额的2.4倍(如果用中国国际储备来计算,倍数将更大),已经远远超过了40%,中国外汇储备面临十分严峻的局势。(二)文献综述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问题,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如:刘琛君1(2010)通过对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的分析,认为中国国际收支长期持续的“双顺差”在本质上暴露了国内制度建设的缺陷、金融市场改革不到位的缺陷以及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等问题,从而为从本质上改善国际收支失衡提供依据。王馨2(2010)从外汇规模适度理论和现实需要方面提出我国确实存在超额外汇储备,并分析了超额外汇储备存在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应的解

6、决办法。张一和刘阳3(2010)对外汇储备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超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方式和表现,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王华庆4(2010)通过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的回顾,结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指出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项长期的极其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系列前提条件,并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大的方向,当前更为实际的问题是:如何将人民币打造成更便利、更为贸易伙伴信任和接受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可以看出,各学者都是对外汇储备的某一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将在研究这些文献的基础上,结合1994-2010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角度解析中国外汇

7、储备的主要来源,即:国际收支双顺差。二、国际收支账户双顺差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一国国际收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总和,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贸易状况。各国通过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来记录本国国际收支状况。在国际收支各账户中,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集中体现了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顺差反映了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大于对外支出或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净收入或者资本净流入在国内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变成了外汇资产,如果该外汇资产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则该外汇资产便形成了一国外汇储备。所以说,一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国际收支顺差,即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因此,以下

8、对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进行分析。(一)经常账户顺差自1994年,中国经常账户持续顺差,从1994年的77亿美元到2009年的3054亿美元,增长了近38.7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19982001年间,经常账户顺差呈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归因于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周边国家汇率贬值50%,鉴于中国经济与东南亚危机国家经济关联性较强,使得中国出口增长速度下降,经常账户顺差自1998年持续下降。此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经常账户顺差呈上升趋势,一直持续到2008年。2008年,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的外部需求严重萎缩,20

9、09年的经常账户顺差比2008年明显减少。而2010年经常账户顺差出现了反弹迹象,这说明中国当局扩大内需稳定出口政策见效了。总体来看,中国经常账户一直保持顺差,这说明,中国为鼓励出口创汇所采取的一系列优惠措施见效了,并取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1993年中国外汇储备为212亿美元,外汇储备资源严重短缺,而中国经济又处在起步阶段,先进技术和设备严重短缺,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使得中国饱受外汇短缺之苦。就是在这样的国情下,中国政府于1994年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出口创汇的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等政策,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相当有竞争力;加之当时中国实行的汇率并轨政策,这使得中国汇

10、率从1993年的5.762以直接标价法来标价变为1994年的8.619,总体来看,贬值幅度为33.2%,根据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可知:本国汇率贬值,本国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较低,外国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较高,从而使得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增加,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减少,进而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本国贸易收支改善。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增加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进而中国贸易账户顺差,进而经常账户顺差。(二)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也是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来源。自1994年以来,除1998年中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逆差外,其余年份都是顺差。中国资本与金融账户自1994年来持续顺差,并且该项目占

11、国际收支的比重也很大,也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来源。期间,1998年该账户出现逆差,接下来的1999年、2000年尚处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恢复期,因此,该账户虽有顺差但额度很小;1998年、1999年、2000年的直接投资该项反映的是两国在对方国家实物投资的对比关系,直接投资账户余额=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账户余额+我国在外直接投资账户余额分别为411亿美元、370亿美元、375亿美元,但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为正表示资本流入,反之,资本流出分别为-63亿美元、52亿美元、19亿美元,这主要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人民币贬值预期,从而使得大量非直接投资资金流出中国,进而导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额

12、度很小甚至逆差。2004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1107亿美元,直接投资为531亿美元,二者差额为576亿美元,说明有大量非直接投资资金流入中国,这主要得益于2003年7月9日开始实施的QFII即合格境外投资制度,使得国外对中国证券投资增加。2005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1010亿美元,直接投资为1059亿美元,二者相差不大。2006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526亿美元,而直接投资为1029亿美元,二者差额为-503亿美元;查看2006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到,资本与金融账户项下证券投资账户逆差为676亿美元,这使得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减少;证券投资账户的逆差是由于中国于2006年下半年获准QDI

13、I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制度,QDII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有控制地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2007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951亿美元,而直接投资为1431亿美元,二者差额为-480亿美元,这是因为资本与金融账户项下其它投资账户逆差为697亿美元。对其它投资账户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资本以贸易融资、贷款、货币和存款、其他资产等形式流出,其中,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其它资产中短期其它资产为1045亿美元,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它反映了有大量的短期资本流出;另一方面,负债账户顺差为

14、818亿美元,说明中国对外负债为818亿美元。2008年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为463亿美元,直接投资为1217亿美元,二者差额为-754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其它投资账户的逆差为1211亿美元。2008年其它投资账户的逆差额度比2007年要大,说明资本以贸易融资、贷款、货币和存款、其他资产等形式流出的规模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其它投资账户中短期其它资产额度下降为599亿美元,说明短期资本流出减少。2009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1808亿美元,比2008年的顺差额度明显扩大,而2009年直接投资仅为703亿美元,小于2008年直接投资额度1217亿美元,这主要是受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开端的

15、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减少。总体上来看,说明2009年有大量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入;从20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看到,其它投资账户为顺差679亿美元,而2008年该账户为逆差1211亿美元。其它投资账户中,资产由2008年的逆差1061亿美元变为2009年的顺差94亿美元,负债由2008年的逆差150亿美元变为2009年的顺差585亿美元。在资产账户中,与2008年相比,2009年贷款、货币和存款、其它资产都产生了顺差,这说明中国对外贷款减少或前期贷款本期归还、持有外币减少、大量资本流入。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国外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使得热钱流入中国。对于负债账户,由2

16、008年的逆差150亿美元变为2009年的顺差585亿美元,主要是由于该账户下贸易信贷、货币和存款、其它负债顺差扩大引起的,这反映了中国的贸易信贷减少、持有人民币资产增加、其它负债减少,这主要受益于人民币升值预期。2010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2260亿美元,顺差额度进一步扩大。本年度直接投资为1249亿美元,比2009年显著增加,这主要受益于2009年中国当局为刺激经济所实施的财政政策,一揽子财政政策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从而稳定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2010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为1851亿美元,而2009年仅为1142亿美元。综合来看,2010年资本与金融账户与直接投资账户差额1011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其它投资账户顺差为724亿美元,顺差额度进一步扩大。与2009年不同的是,其它投资账户下,资产账户由2009年的顺差94亿美元变为2010年的逆差1163亿美元,负债账户由2009年的顺差585亿美元扩大为2010年的1887亿美元。在资产账户中,贸易信贷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