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61].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17910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6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6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6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6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6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6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61].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付家桥小学 徐安凤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

2、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教学目标: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有礼。教学重点: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新课。知道孩子们喜欢交朋友,今天老师也请了两个朋友,你们瞧是谁呀?师板贴陶罐和铁罐

3、的图片。(这是陶罐,这是铁罐)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陶罐和铁罐“陶”字很容易写错,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个“陶”字,(板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自已试着把这篇课文读通读顺。开始吧!(生读) 师过渡: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的学习能力特别强,今天老师想见识见识,接下来谁来露一手,读读这些新词。2出示词语课件:御厨傲慢奚落谦虚懦弱和睦相处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荒凉 懦弱 相提并论 抽生读(若读得好:你真像个小小播音员,读得可真准!请你当小老领着大家读一读,好吗?)

4、强调“懦弱”的“懦”的读音,指导书写“荒凉”的“荒”字。(设计意图:检查字词预习情况,知道重点字的书写).三、研读课文,指导朗读。 看来生字新词大家掌握的不错,那课文中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生: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陶罐跟他讲道理,可铁罐就是不理他,随着时间的流逝,宫殿倒塌了,王朝覆灭了,陶罐和铁罐被埋在厚厚的尘土中,后来,陶罐被挖出来,铁罐却无影无踪了。师:孩子,你真会读书,能把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能读成薄薄的几句话,真不简单!板:奚落“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嘲笑别人)师:那么铁罐究竟怎样奚落陶罐的, 请大家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陶罐说的话,用波

5、浪线画出铁罐说的话.师:谁能说说,你从他们的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我觉得铁罐很自以为是?/我觉得铁罐很傲慢/师板:傲慢(我觉得陶罐很谦虚)师板:谦虚齐读,其实这是一对意思想相反的词。(反义词)师:现在就让我们也摇身一变,变成这两只罐子,读读他们的对话。看我们能不能读好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的问。“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答。师: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很会读书,谁来试一试?(指读)现在老师想采访一下:铁罐子,你为什么用这样傲慢的态度跟陶罐说话呀?(因为我很坚硬,陶罐很易碎)是呀,我们可以用一个词“坚硬“来概括。板:

6、坚硬师:是啊,用“铁质”的东西去碰“陶质”的东西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而“陶质”的东西去碰铁质的东西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也就是说铁罐抓住了陶罐的一个致命弱点易碎。板:易碎师:想到这,铁罐就更加傲慢起来,现在谁能读好铁罐的话?(指名)师:真不错,你简直就是一只傲慢的铁罐。/朗读时,你真棒!你就读出了铁罐的傲慢。傲慢的铁罐子,你是不是不忍心奚落陶罐子呀!师:面对铁罐子傲慢地发问,陶罐子却怎么样回答?(指读)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子(谦虚),除了谦虚,你还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出这是一只(有礼貌)的陶罐子。从哪看出?(刚才铁罐子称陶罐为陶罐子,而陶罐却称铁罐为兄弟。)他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

7、们试着把它读出来。(生读)师:请男生来当一回骄傲的铁罐,请女生当一回谦虚的陶罐。(男女生读)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国王御厨里的那两只罐子。同学们之所以能读的这么好,是借助这些提示语的帮助。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过渡:就是这样傲慢的铁罐,就是这样自以为是的铁罐,他继续奚落的陶罐.(指名读)师:是呀,铁罐就知道孤罐不敢碰它,因为陶罐太(易碎)了,陶罐在铁罐眼中一无是处,所以铁罐更(嚣张了

8、),更瞧不起陶罐了。师:你想借助哪个提示语帮你读好这句话?(轻蔑)?你能带着轻蔑的神情再读读铁罐的话吗?(该生再读)你们也能这样读吗?(齐读)“懦弱”的“懦”是本课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生字宝宝?(加一加:忄+需)在这千万不能读半边字,念成需,齐读“懦弱”你理解“懦弱的意思吗?能给他找个相反的词吗(坚强)师:孩子们,陶罐真得像铁罐说得那么懦弱吗?(不是)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生读)师:是呀,陶罐在为自己争辩呀!这个“辩”字很容易跟这两个字混在一起,发现他们的不同点。(指名说)附板:分“辨”花“瓣”争“辩”所以这个“辩”字中间是我们平所说的“讠”点课件师:陶罐受了委屈,总想为自己争辩

9、一下,谁也愿意为陶罐争辩争辩?(指读)评:铁罐这样奚落陶罐懦弱,陶罐真的很想争辩,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你与人争辩过吗?(齐读)师:就是这样傲慢地铁罐,就是这样自以为是的铁罐,他打断陶罐的话,继续奚落着,请同学们继续读读他们的对话,6-8自然段,感受感受他们当时的心情和说话的态度。(生自由读)师:大家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和体会,填上形容他们说话的语气或心情的提示语。课件出示:请为他们填上形容说话的语气或心情的提示语。“住嘴!”铁罐恼努了,他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0、!”“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师:你想给哪句话加什么提示语?A生:“住嘴!”加“怒气冲冲,生气,忿忿,气愤”师:为什么加上这个提示语?(因为这时铁罐恼怒了)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生读)师引:此时的铁罐越来越不耐烦了,说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了,说的话也越来越难听了。它的态度已由傲慢上升到了恼怒了,它已经听不进别人的任何话语了,只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了。你还想加哪个提示语?()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生读)师:“和睦相处”B“何必这样师:你还想给哪句加提示语?(不紧不慢,心平气和)为什么加上这个词?(因为陶罐不想跟铁罐吵

11、,他想和铁罐和睦相处,所以说话不紧不漫。)出示词纸带着你的理解读读?师:“和睦相处”好一个词,何止是陶罐和铁罐需要“”咱们同学之间需要,老师之间需要,家庭成员乃至整个社会也需要。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C“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为什么?师:你想给这句加哪个恰当的提示语?(火冒三丈,恼羞成怒,怒气冲天)是啊,此时铁罐越来越生气了,说得声音更大了,说的话也更难听了,此时他已(火冒三丈)了。你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生)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评)你也来试试。师:生气时,我们也可加上适当动作。(通过让学生添加提示语,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帮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性

12、格特点).师:就是这样傲慢,神气的铁罐,就是这样谦虚,宽容的陶罐,让我们同桌一起来演一演,他们的故事吧!(自由练)“最短时间找到合作伙伴”“哪对同桌演一演,这两只罐子?(请同学上台演)来说说看,他们两个表现的怎么样?评:师:让我们一起分角色演一演吧!(请想当铁罐的站起来,陶罐坐着,准备好了吗?)听了他们之间的对话,你想对陶罐或铁罐说些什么?又想对自己或谁说些什么?(练笔)出示:听了他们之间的对话,你想对陶罐或铁罐说些什么? (通过让学生去动笔,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一方面帮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对错,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短处)易碎 坚硬(长处) 谦虚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