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17878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辉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示P为A。 水星B. 火星C。 木星D。 土星2。 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级别有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答案】1。 A 2. B【解析】1题详解】读图,P处于金星和太阳之间,为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P为水星,故该题选A。【2题详解】读图显示

2、有地球、金星、水星和太阳组成的一级天体系统,以及由月球和地球组成的地月系,图示共有二级天体系统,所以该题选B。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着陆。下图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回的首张月球背面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 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天体是A. 恒星B. 行星C. 卫星D。 星云4。 月球上一片荒凉,没有发现生命,是因为A. 距离太阳太远,温度太低B. 所处位置不安全,易受撞击C。 地球阻挡,太阳光照较少D。 质量和体积太小,没有大气【答案】3. C 4. D【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图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回的首张月球背面照片,可得知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在月球上,月球

3、自身不能发光发热,是围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故该题选C。【4题详解】根据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可得知存在生命的条件需要有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以及适宜生命呼吸的大气,月球上没有大气,昼夜的温差较大,故A错误;月球和地球距离较近,和地球的宇宙环境相似,较为安全,但是因为没有大气层,所以陨石坠落的较多,故B错误;月球围绕地球转,所以地球对太阳辐射的阻挡作用并不是持续存在的,故C错误;月球的质量和体积较小,不能吸引大气聚集在其周围,因而没有形成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该题选D.【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1.太阳稳定-提供光和热.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

4、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1.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结晶水汽化 原始的大洋。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原因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太阳在漫长的时间比较稳定.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其稳定的光热条件,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生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太阳辐射A。 以光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B。 能量有二十二分之一到达地球C。 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D。 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6. 下列能源由太阳辐射形成的是A。 地热能B。 石油C. 核能D。 潮汐

5、能【答案】5. C 6. B【解析】【5题详解】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故A错误;太阳的能量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故B错误;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水体、大气运动提供动力,其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D错误,C正确。【6题详解】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无关,故A错;核能即原子能,是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无关,故C错;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故D错误;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辐射能,故B正确。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之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关于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A. 耀斑发生在光球

6、层B. 只有黑子和耀斑两种形式C. 爆发周期约为11年D。 黑子发生在日冕层8。 下列属于太阳活动的是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甲和丁9。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A。 扰乱地球有线电短波通信B。 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C。 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夜现象D. 两极地区冰川大量融化【答案】7。 C 8. A 9。 B【解析】【7题详解】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上,黑子出现在光球层上,AD错误;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还有太阳风、日珥等其他太阳活动,故B错误;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故C正确。故选C。【8题详解】读图甲为太阳黑子、乙为日珥,丙为日食现象,丁为月食现象,属于太

7、阳活动的为甲和乙,所以该题选A.【9题详解】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并干扰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故A错误,B正确;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和地球公转有关,故C错误;两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下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图示

8、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 B. C。 D。 11。 以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地转一周的时间是A. 23时54分6秒B。 24时C。 23时48分46秒D。 23时56分4秒12。 下图为几位同学绘制的到方向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实线是其偏转方向,虚线为初始行进方向,正确的图示是A。 B. C。 D. 【答案】10. C 11。 D 12. C【解析】【10题详解】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四个点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所以线速度最大的为,该题选C。【11题详解】以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故该题选D.【12题详解】根据

9、自西向东,东经度增加,西经度减小,可以判断图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应为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到移动方向为自北向南,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向西方,图示C正确.故选C。【点睛】判断图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解答该题关键,根据自西向东,东经度增加,西经度减小,图示由0经线向东转向45E,可以判断该图为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北京时间2019年6月8日2时,2019年国际足联女足世界杯开幕式在法国巴黎(220E)玉子公园球场进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3. 开幕式所在地的时区为A. 东一区B. 西一区C。 零时区D。 东二区14。 开幕式开始时,当地区时为A. 6月7日18时B

10、。 6月7日10时C. 6月8日18时D. 6月8日10时【答案】13. C 14. A【解析】【1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中时区(零时区)经度范围为7.5W7.5E,巴黎位于(220E),属于中时区,故该题选C。【14题详解】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为2019年6月8日2时,巴黎处于中时区,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所以其区时=2019年6月8日2时8=6月7日18时,故该题选A。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 若图中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度数增大,则A。 温带范围增大B. 上海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缩小C. 产生极昼现象的范围缩小D. 被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16. 太阳直射点从运动到的

11、过程中,可信的是A。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B.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C。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先变小后变大D。 北京市民看到日落时影子朝向东北【答案】15。 D 16. B【解析】【1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温带范围为回归线到极圈,寒带为极圈到极点,热带为回归线之间,若回归线度数增大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增大,温带范围减小,故A错误;回归线之间的度数增大,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增大,上海昼夜长短变化范围增大,故B错误,D正确;极昼极夜的范围为极圈以内,等于回归线度数,回归线增大,则极昼极夜的范围扩大,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D。【16题详解】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从的过程中,上海正午

12、太阳高度先增大(夏至日最大)后变小,故A错误;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7月初)最慢,到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故B正确;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先变大(夏至日最大)后变小,故C错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日出在东北,日落在西北,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点睛】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位于极圈到回归线,所跨纬度为2倍的黄赤交角的度数,所以黄赤交角增大,热带增大,温带减小,寒带增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随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及以北地区达最大,南半球最小;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及以南地区达最大,

13、北半球最小。读下面四幅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7. 图中四地中,正值日出的是A. 地B. 地C. 地D. 地18。 四幅图中昼夜等长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9. 地的昼长为A。 24小时B。 16小时C。 12小时D。 8小时【答案】17。 C 18。 A 19。 B【解析】【17题详解】读图位于昏线上,正值日落;位于夜半球,在日落之后;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故该题选C。【18题详解】读图甲为二分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乙南极圈以及以南为极昼,节气为北半球冬至日,丙北极圈以及以北为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丁北极圈以及以北为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二分日全球

14、昼夜等分,故该题选A。【19题详解】读图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时刻,根据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可得出点所在经线的右侧经线为6点,又每两条经线相差30,则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比6点晚2小时,故日出为4点,可计算日落为20点,昼长为16小时,故该题选B.【点睛】晨昏线的判断:晨昏线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若位于昼半球西侧、夜半球东侧,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相反,若位于昼半球东侧、夜半球西侧,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即为昏线。根据日出和日落时刻计算昼长和夜长: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下图为上海某日日出日落及预报时间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 与该

15、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21。 图示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 北半球,向北移B. 北半球,向南移C. 南半球,向北移D. 南半球,向南移【答案】20。 A 21。 C【解析】【20题详解】读图今日昼长=17:58-6:10=11:48,明日昼长=17:596:09=11:50,两日昼短夜长,且昼变长,则直射点向北移动;昼长接近12小时,故该日最接近春分日,所以该题选A。【21题详解】根据上题计算结果,图示(上海)两日昼短夜长说明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白昼变长说明直射点向北移动,故该题选C.【点睛】根据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判断昼夜长短以及变化情况: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则该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