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178662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新课标(必修三)人教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必修) 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后面几节的过渡章节。本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及发展历程,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及发展的科学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2、能力目标: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生长素的发现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评价实验设计和

2、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使其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观察、比较和总结、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还通过运用图解法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图解法的妙用。【教学准备】1课前培养发芽的小麦、玉米或大豆种子。(可以选择培养其中之一,常用的是玉米)2课件制作:制作生

3、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幻灯片。本节1课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以科学探索的过程为脉络安排教材内容,以科学发现中折射出的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科学的魅力为主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探究(1)请同学们观看教材P46这幅图,想到了什么诗词?提出问题:“红杏出墙”说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讨论,是外界什么诱惑使这“红杏”探出脑袋,向外张望?请同学们分组讨论P46彩图右边的问题探讨?(2)引导学生看教材P46-47请同学们思考:什么叫向光性?促进向光生长物质叫什么?它又如何影响植物的向光生长的?科学家是怎样通过实验发现这种物质的?(教材中多次提到胚芽鞘,为让学生形成感性认

4、识,课前几天培养玉米种子,课堂上让学生直观观察一下玉米的胚芽鞘,对于琼脂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简要介绍琼脂)单侧光照射达尔文实验:弯曲生长一段时间以后A: 现象一段时间以后不生长也不弯曲B:请同学们分析本组实验中的AB,通过比较思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示:注意观察两幅简图中的实验植材料处理的不同,结果不同,分析因果)(启发:达尔文设计实验的要点。结合旁栏思考题,确认实验条件有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胚芽鞘顶尖与锡箔罩、胚芽鞘顶尖下面的一段与锡箔罩等;)遮光的锡铂问题启发:那这种物质是尖端产生的还是单侧光的刺激作用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示范,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自行设计或者填充下列图解,并思考相关问题

5、:C: 一段时间以后D: 一段时间以后请根据教材内容补充现象,并分析得什么结论?分析达尔文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了进一步证明达尔文实验中的刺激到底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詹森进行了实验探究。詹森实验: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E: 一段时间以后琼脂块F: 一段时间以后分析该实验得出什么结论?拜尔实验:G: 黑暗中 一段时间以后H: 黑暗中 一段时间以后请同学们思考补充结果并分析得出结论?讨论为什么在黑暗中做这个实验? 温特实验I:含有接触过胚芽鞘的琼脂块J: 一段时间以后补充一个对照实验,证明该结论的可靠性。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什么结论?(3)请同学们看教材P47讨论思考:生长素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向

6、光性的本质是什么? (归纳出植物激素的概念)(4)请同学们看教材P48,你会提出哪些问题?讨论后教师引导小结: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运输 方向 方式分布:1、观察图片,联系诗歌,回答: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学生分组讨论,组织问题的答案3、学生自己看书回答第1、2两个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第3个问题各组讨论探讨问题的答案,画出图解并对现象进行描述学生讨论得出第一组的结论:下段的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设想:尖端可能产生了一种物质影响下部的生长4、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分组看书试着根据书中的文字画出简图第一小组:讨论补充图解总结出现象:C :直立生长D:向光弯曲生长学生看书后总结:结论:

7、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的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简言之,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第二小组:看教材讨论得出结论:E:不生长也不弯曲F:向光弯曲生长总结结论: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第三组讨论得出结果和结论:现象G向右弯曲生长H:向左弯曲生长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不均匀造成的。学生讨论:排除光的刺激影响第四组讨论得出现象和结论:补充对照实验:在其左侧放置一块没有接触过胚芽鞘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结论:刺激来源于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

8、是由尖端产生的,这种特能促进生长,所以命名为生长素。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后组织答案: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在植物体内怎样运输的?运输的方向?运输的方式?如何分布?生长素有哪些作用?以成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引出向光性的概念以达尔文实验为范例,(教师示范出教学思路给出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体验探究)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去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评价,结论的得出等能力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实验, 并在其中,特意设置一些“陷阱”,通过多次“请学生进入陷阱”,来强化设计实验时应该控制的变量问题,从而在学生的认知领域里初步构建出设计对照实验的知识体系。)

9、启发:通过前几组实验的比较也说明单侧光的刺激影响与这种黑暗下的分布不均匀的效果相同,间接说明单侧光的刺激造成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培养发展的观点,理解科学在不断发展中前进的科学思维观,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生长素有哪些作用?(为第二节的学习做铺垫,设置悬念)概括反馈展示生长素的发现的过程课件,从头领会科学发现生长素的过程,认真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性。知识小结:以表框的形式让学生补充完成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光刺激的作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弯曲生长的原因:不均匀的生长素含量不同作用大小不同,含量多的生长得快(向光抑制物的作用)生长素的来

10、源:细嫩的部位生长素的分布: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下 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 生长素的发现课下探究,这节内容我们分析了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引起了植物的向光生长。你认为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如重力的影响等,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让学生根据设计的图解,描述一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相关结论让同学们思考讨论:单侧光影响植物的向光生长,还有哪些单向刺激会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引导如向水性,向肥性等等)可以让学生根据小结的内容,进行设计相关实验,比如怎样证明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尖端?如何证明生长素的运输是主动运输?怎样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等等强化学生的实验设计等能力【教学体会】本节内容教学适宜采用发现法,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果整理分析获得初步结论),提高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在能力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自己设计相关的实验,从而培养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和观察的方法以及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