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沉积相部分--论述题及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17592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沉积相部分--论述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沉积相部分--论述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沉积相部分--论述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沉积相部分--论述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沉积相部分--论述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沉积相部分--论述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沉积相部分--论述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题1 .论述冲积扇的形态及鉴定标志。答:冲积扇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扇)形沉积体。其锥顶端指向 山口,锥底向着平原,平面上是沿山口向外辐射的扇状。扇体的纵向呈上凹底部不平 整的楔形,横向上呈上凸的透镜状。冲积扇有如下识别标志:岩性:岩性差别大, 多以砾岩为主,砾石间充填砂、粉砂和泥。结构:粒度粗,成熟度低,圆度不好, 分选差。沉积构造及颜色:冲积扇沉积属间歇性急流成因,故层理发育程度较差或 中等,扇根显示块状层理或不规则层理,细粒泥质为薄的水平层理,粗粒沉积中有时 见不明显和不规则的交错层理,底部常见充填冲刷构造,泥质表面有泥裂、雨痕、流 痕等。生物化石:几乎不含动植物化石

2、,也很少含有机质。 C-M图:河床及漫 流沉积,C-M图上呈向上弯曲的图形, 只有PQ R缺RS段,说明悬浮沉积特征, 泥石流呈近于与C=M线平行的长条状图形,但分选差得多。沉积相组合:横向上 向源区与残积一坡积相邻接,向沉积区多与冲积平原相接。2 .论述河流沉积的多阶性及其成因。答:在一个地区的河流沉积剖面上,河床亚相的底部滞流沉积和点砂坝沉积构成其下部层序,称为底层沉积,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构成其上部层序,称为顶层沉积,二者 的垂向叠置,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构成了河流沉积的所谓的 “二元结构”,通常称为河流沉积的一个阶,若二元结构重复出现,就形成了河流沉积的 多阶性。河流沉

3、积的多阶性有两种成因:一种是由区域性地壳振荡运动所造成,称为构造多阶,其特征是:分布广,具区域性,韵律和旋回性明显,最低部具明显的冲刷侵蚀界面, 韵律间自下而上无粒度由粗变细的总趋势;另一种由于河床在河谷中侧向迁移的结 果,称为迁移多阶,其特点是分布范围相对较小,横向较易变化,韵律间自下而上, 粒度具由粗变细的总趋势。3 .论述辫状河流(粗粒)的沉积特征。答:辫状河流的沉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岩石类型及其组合:辫状河流沉积以砾石和砂为主,局部夹粉砂和粘土,形成所谓“砂包泥”的宏观沉积特征。由于距 物源区较近,岩石成分复杂,成分成熟度低,常为混合砂岩或岩屑砂岩。(2)粒度分布:碎屑的粒度

4、范围变化大,分选较差。典型辫状河的粒度分布特征在概率图上有三 个总体存在,其中牵引总体(占 50-70%)和悬浮总体(占30%左右)发育,而跳跃 总体只占很少的百分比,斜率低,分选差,由于缺乏跳跃颗粒,粒度分布为明显的双 峰型,CM图主要显示PQR段的图形。(3)沉积构造:层理类型具多样性,但以在层序底部出现块状或不明显平行层理砾岩,巨型槽状交错层理或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砂砾岩为特征,砾石有时具叠瓦状构造,呈叠瓦状的扁平砾石向上游方向倾斜,其长 轴垂直于水流方向排列。(4)沉积层序:目前尚未概括出一个典型的辫状河沉积序列模式,与曲流河沉积层序比较,辫斗河流沉积层序的特点是:a.粒级较粗,砂砾岩发育

5、;b.槽状交错层理发育,且规模较大c.泛滥平原细粒沉积物较薄或不发育。(5)砂体形态:河道砂坝在宏观上主要是透镜状或板状,底部冲刷面清楚。4 .论述曲流河沉积的亚相特征。答:根据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曲流河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河床、堤岸、河漫、牛轲湖四个亚相,各亚相沉积特征如下:(1)河床亚相:其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砾岩,碎屑粒度是河流相中最粗的,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多彩。缺少动植物化石,仅见破碎的植物枝、干等残体,岩体形态多呈透镜状,底部具明显的冲刷面。(2 )堤岸亚相:垂向上,常发育在河床沉积的上部,相对河床亚相而言,属顶层沉积,其岩石 类型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层理以小型波状交错层

6、理,小型槽状交错层 理为特征,泥岩中可见水平层理,钙质结核,干裂,雨痕,虫迹以及植物根等,还可见植物化石碎片。岩体形态沿河床两侧呈弯曲的砂垄和舌状,剖面上呈透镜状。(3)河漫亚相:平面上位于堤岸亚相外侧,分布面积广泛,垂向上位于河床或堤岸亚相之 上,属河流顶层沉积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和粘土岩,层理主要为波状层理 和水平层理。(4)牛轲湖亚相: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及粘土岩,粉砂岩中具交 错层理,粘土岩中发育水平层理,常含有淡水软体动物化石和植物残骸,岩体呈透镜 状。5 .论述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答: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如下:(1)岩石类型及其组合:以碎屑岩为主,次为粘土岩

7、,碳酸盐岩较少出现,在碎屑岩中又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砾岩多出现在 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的河床沉积中。(2)岩矿特征:一般不稳定组分多,成熟度低,砾岩多为复成分的,砂岩以长石砂岩,岩屑砂岩为主,个别也出现石英砂岩,泥质胶 结者居多,间或有钙、铁质胶结者。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反映酸性环境。(3)结构:以砂、粉砂为主,分选差至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频率曲线常为双峰,概率曲线显示明显的两段型,且以跳跃总体为特征,由跳跃总体和悬浮总体组 成。CM图上呈S型,有较发育的PQ、QR、RS段。(4)沉积构造:层理发育,类型繁多,但以板状及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细层方向指示砂体延伸方向,倾角 15

8、 30 ,常见流水不对称波痕,也可见砾石的叠瓦状排列,扁平面倾向上游,倾 角约为10。30。;河流沉积的最底部常见明显的侵蚀,切割及冲刷构造,并常含泥 砾及下伏层砾石。(5)生物化石:常见破碎的植物枝、干、叶等,河床亚相典型的 指相化石为硅化木,河漫沼泽沉积中可见炭化植物屑或完整的植物化石,在时代较新的河流相地层中可见到脊椎动物化石。(6)沉积层序:在沉积剖面上,自下而上表现为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每个旋回底部是冲刷面,一个完整的河流沉积层序从下而上由河床滞留沉积开始,向上依次出现点砂坝或河道砂坝以及泛滥平原沉积,即具有“二元结构” 。(7)砂体形态:在平面上多呈弯曲的长条状,带状,

9、树 枝状等,在横切河流的剖面上,呈上平下凸的透镜状或板状。6 .论述湖泊分类。答:湖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1)含盐度:有两种划分方案:其一,含盐度3.5%为咸水湖泊;含盐度V 3.5%为淡水湖泊。其二:含盐度V 0.1%为淡水湖, 含盐度为0.11%为微咸水湖,含盐度为13.5%为咸水湖,含盐度3.5%为盐湖。(2) 沉积物特征:分为碎屑沉积湖泊,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化学沉积湖泊以化学岩沉积 为主。二者之间常有许多过渡类型。(3)地理位置:可分为近海湖泊和内陆湖泊。(4)成因:可分为构造湖(断陷湖、坳陷湖) ,河成湖(如番B阳湖,洞庭湖)、火山 湖(如长白山的天池),岩溶湖和冰川湖等。

10、(5)库卡尔等根据干旱程度,地理环境,沉积物类型及其供应的充分程度,首先划分出永久性(稳定性)湖泊和暂时性(间歇 性)湖泊。永久性湖泊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沉积型,化学沉积型、生物沉积型,湖 沼沉积型等四种类型。暂时性湖泊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干盐湖沉积型和盐沼沉积型两 类。7 .论述陆源碎屑湖泊的亚相类型及其主要沉积特征。答:根据湖泊相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将湖泊相区分为滨湖、浅湖、深湖、湖湾 及湖泊三角洲I、湖泊扇三角洲I、湖底扇等七个亚相。(1)滨湖亚相:滨湖是指湖泊洪水位与枯水位之间的地带。 滨湖亚相的沉积特征与滨湖地带的物源供应状况关系十 分密切。在靠近基岩的滨湖地带可形成以砾石为主的沉积

11、物,砾石多具定向排列,其 长轴一般平行于岸线分布。在砂质供应较为充分的滨湖地带,可形成以砂为主的沉积物,发育块状层理及浪成交错层理。在间歇性有砂质供应的滨湖地带多形成砂泥互层沉积。在缺乏砂质供应的滨湖地带,其沉积物以泥质为主,泥岩可见泥裂、雨痕及植 物碎片。在缺少植被覆盖的情况下,泥岩的颜色为灰色和紫红色交互出现,向湖盆方 向灰色泥岩逐渐增多,紫红色泥岩逐渐减少。(2)浅湖亚相:浅湖是指枯水位之下至浪基面之间的地带。沉积物与陆源碎屑供应有关。在砂质供应充分的情况下,出现 较多的砂质;在缺少砂质供应的情况下,沉积物主要是粘土和粉砂,可夹少量的化学 岩薄层或透镜体。砂岩一般分选磨圆较好,层理类型主

12、要有小型交错层理、波纹层理、 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及透镜状层理, 也可见生物扰动构造和浪成波痕。生物化石丰富,保存完好。常见薄壳的腹足、瓣腮类等底栖生物,以及介形虫和鱼类等化石。少见菱 铁矿、鲍绿泥石等还原条件下的自生矿物。(3)深湖亚相:主要是暗色泥质沉积可夹有化学岩。层理类型主要是块状层理及水平层理。生物化石以浮游生物为主,底栖 生物少见,含有丰富的有机质。(4)湖湾亚相:湖湾是由于水下隆起地形的遮挡造成的半封闭湖区,水体较为安静。沉积物以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可夹有薄层 白云岩和油页岩。沉积构造主要是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季节性韵律层理,可见泥裂、 雨痕、生物潜穴,生物化石主要是特殊的浅

13、水动物化石。(5)湖泊三角洲I:湖泊三角洲是河流入湖形成的沉积体,具有三层结构。顶积层特征与河流相相似,河道的砂 质沉积包裹在河道间的泥质沉积物中;前积层以砂质沉积为主,砂质较为纯净,向上 粒度变粗。底积层以暗色泥质沉积为主,可夹有砂质重力流沉积。(6)扇三角洲I:扇三角洲是冲积扇直接入湖形成的沉积体。其沉积特征与冲积扇相似,以砾岩大量发育为特色,可有含砾砂岩及砂岩。这些粗粒沉积物夹在细粒湖泊沉积物中。(7)湖底扇:湖底扇是重力流在湖泊较深部位形成扇形沉积体,以砂质沉积为主,夹在深湖 沉积物中。8 .论述陆源碎屑湖泊相的主要鉴别标志。答:鉴定标志如下:(1)岩石类型:以粘土岩、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14、,少见砾岩。 砾岩少见,且仅分布于滨湖地区。以长石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为 主粘土岩:广布于半深-深湖中,含有机质高,深水还原环境,为良好的生油岩。出现厚度小分布有限的泥灰岩、硅藻土、油页岩、石膏、盐岩等。(2)构造特征:多发育水平层理,亦有块状层理,近岸区可见交错层理,波状层理,亦可见波痕、泥 裂、雨痕。(3)生物化石:生物化石较丰富,常见介形类,瓣鲤类、腹足类,尤以 介形类大量出现为湖泊环境的标志。发育有轮藻、兰绿藻等。新生代有蜘蛛昆虫、鸟、鱼两栖及哺乳纲化石,亦发育有植物根、叶、干抱粉等。 (4)区域组合:周围为河 流相所包围。各种不同粒级的沉积相围绕湖盆呈环带状分布。(5)

15、沉积厚度:与地壳升降幅度及物质供应的丰富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不同地区厚度有较大变化,如松辽盆地白垩系厚度达 5000米以上。9 .论述陆源碎屑湖泊相与油气的关系。答:陆源碎屑湖泊相具有油气生成和储集良好条件:深湖亚相、湖泊三角洲底积层及 半深湖亚相均发育大量泥质沉积,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具有巨大的生油潜力。 在滨、浅湖地带发育有滨、浅湖砂质沉积、湖泊三角洲砂质沉积、扇三角洲砂质沉积,在深 湖区发育有湖底扇砂质沉积。这些砂质沉积体或位于生油相区的上倾方向,或包裹在生油岩中,对油气储集十分有利。 在湖泊充填过程中, 往往出现多套生、储、盖组合, 后期的生油层往往是前期储层的良好盖层。因此湖泊相存在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 匹配条件,它是极为有利的油气聚集相带。我国大部分油气田与湖相有关。10 .论述滨岸相(海滩相)的主要鉴别标志。综合现代和古代海岸的沉积特征,滨岸相的主要鉴别标志如下:(1 )岩矿特征:一般说,海岸沉积的砂质较纯,石英等稳定组分含量高,重矿物相对较富集,圆度、分 选较好,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2)粒度分布特征:概率图上显示跳跃总体发育,斜率大,分选好,有时明显存在两个次总体。(3)沉积构造特征:近滨带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发育,近滨下部可见水平层理及生物潜穴,前滨带发育有大型海 滩冲洗交错层理,沿层面见有水流线理或剥离线理,沿层面还常发育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