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既有线路基和轨道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17501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近既有线路基和轨道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临近既有线路基和轨道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临近既有线路基和轨道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临近既有线路基和轨道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临近既有线路基和轨道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近既有线路基和轨道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近既有线路基和轨道施工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4.4人工铺轨本标段部分既有线改建地段、拨接转换段需采用人工铺轨,人工配合内燃捣固机整道,开通后利用天窗时间采用大型整道机整道。 7.4.4.1施工程序轨枕锚固轨料运输散布轨枕并摆齐散布钢轨及配件并摆正位置安装夹板及螺栓、垫圈轨枕划印及方正上扣件拔正线路方向并整道。人工铺轨作业流程图如下:7.4.4.2 施工方法A施工准备测定线路中线,按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铺好底碴和碴带,并线路中线挂线,已确定轨枕摆放位置;铺轨前做好配轨设计,钢轨接头采用相对对接接头,曲线地段配轨以外股为依据,内股铺设标准缩短,钢轨接头相错量满足规范要求;B轨枕锚固钢筋混凝土轨枕在基地集中锚固,汽车或火车运输,由人工配

2、合汽车吊卸车和散布。图7-14 人工铺设轨道工艺流程图 测定中线摆放轨枕安放钢轨紧固扣件上碴整道轨道、道床整修轨枕锚固钢轨运输轨排计算散放扣件方正轨枕检查验收C 散布轨枕轨枕锚固后采用小型汽车运输到铺轨现场,人工配合卸车,按设计要求轨枕间距摆放整齐,使轨枕中心或一端对齐。D散布配件轨枕摆放后将各种钢轨紧固扣件分型号依序布散在轨枕头上承轨槽两侧。 E 安放钢轨采用汽车吊或人工将配好、并打好轨枕点位的钢轨吊起(抬、撬)放入轨枕承轨槽内,随后调齐钢轨头,用轨缝板调正轨缝,连接钢轨。F 紧固扣件上扣件前按间距细方轨枕,调整轨枕位置,使螺旋道钉中心对准钢轨上打好的枕位点,调整好轨距,铲平承轨槽面的余渣,

3、将轨距扣板、挡板座及扣件安放在承轨槽内,并带上螺帽,采用力矩扳手拧紧,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G 上碴整道上碴整道前采用人工放正轨枕,然后进行串碴,使钢轨两侧4050cm范围内串满道碴,钢筋砼轨枕中间60cm宽的碴面低于轨枕底面30mm以上,并向轨枕盒内填补一部分道碴,供捣固用。起道时采用YQD8型起拨道机分两次将钢轨起拨到设计中心线和设计高程。第一遍起道,将每节轨道在几个点抬高并用道碴垫实,抬高后的轨面大致平顺,然后串碴填平。第二遍起道,将轨道抬高至设计标高,并略加高13mm的沉落量。道床捣固采用内燃捣固机进行捣固,范围为钢轨外侧50cm和内侧40cm,插镐深度从枕下算起至镐尖不少于起道量,确保

4、轨底道碴密实。H 整修线路线路整道达到标准后进行道床整修,将直线拨直,曲线拨园顺,补足轨枕盒内道碴,拍实道床边坡及顶面并使之保持稳定、平直、美观。线路开通前,采用动力稳定车稳定道床。7.4.4.3施工注意事项采用既有线运输轨料时,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的计划执行,提前登记,做好防护。卸料时做到快中有序,严防砸伤、碰伤人员;并及时清道,防止侵限。卸料后及时销点,特殊情况需延点时,必须征得车站同意方可进行。停止工作时,必须离开轨道,禁止坐在既有线钢轨上、轨枕上或道心和两股道中间休息。休息时,施工负责人注意督促检查工人将材料工具收拾好,撤到限界外。使用吊车起吊轨料,两端设专人牵拉稳定索以控制平衡,并由专人

5、指挥,吊起的物件下面或移运的范围禁止人员工作。起吊轨料必须挂稳吊钩、对准中心后再起吊,对准位置再下落,起吊时钢丝绳保持垂直。安装夹板时,使用扳手的一端或小撬棍导孔,禁止用手指导孔。拨道时,将撬棍放在轨底,与钢轨轴向的角度不得小于45度,插入深度不少于20cm,以免滑撬摔倒。上扣件时,禁止将手伸入承轨槽和钢轨底之间,拨动扣件和钢筋混凝土枕时,用手推撬棍,防止撬棍碰伤头。五、施工工艺、方法1.施工准备主要为交接桩、线路复测,增设必要的控制桩、控制网,测设用地界;修建临时设施,确定施工用水、用电方案;解决路基填料,砂石料等当地料料源问题;协助建设单位办理征地、拆迁(包括既有营业线设备和能源、通信、电

6、力等设备的迁移);积极与建设单位联系,掌握施工设计文件供应情况,力争尽快取得施工资料,配备完整的施工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组织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全面进行现场详细施工调查,为工程施工早日全面展开创造有利条件。2.路堤设计填料要求2.1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选用A、B组填料;当填料缺乏时,需对填料进行改良路堤浸水部位的填料选用渗水土填料。(细砂除外)使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全宽以同一种填料填筑。当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顶面向两侧设4%的人字横坡。22 路堤填料的压实标准本段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标准:对细粒土、粉砂、改良土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对砂类

7、土(粉砂除外)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对砾石类、碎石类土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见下表: 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标准层位填料类别压实指标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砂类(粉砂除外)砾石类碎石类块石、漂石类混合类不浸水部分压实系数Kh0.890.86地基系数0.80.70.80.71.00.81.00.81.21.0相对系数Dr0.70.65孔隙率n(%)35373534浸水部分及桥涵缺口压实系数Kh0.910.89地基系数0.90.81.00.81.21.01.21.01.51.2相对系数Dr0.750.7孔隙率n(%)333533353.路基施工工艺31路基填筑施工程序:挖掘机挖土

8、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到填筑路段推土机摊铺检查摊铺厚度并调整平地机整平人工整修压路机碾压检测压实度及其它(压实度不符合时)补压并复检。3.2 路基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三阶段即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阶段;四区段即填土区段、整平阶段、压实区段、和检测区段;八流程即施工测量、地基处理、分层填土、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密实、检测签证和路基整修。主要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施工为辅的作业方法进行施工(后附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纵向分段长度按实际施工地形而定,每层路基的摊铺宽度两侧各大于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边坡修理的净宽和压实度,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碾压夯实。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

9、干密度以及其它指标应在路基修筑半个月前,在取土地点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击实试验操作方法按现行部颁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进行。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检验频率为沿纵向每100m检验等间距两个断面左、中、右六个点,检验标准,必须每点都符合规定。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3.3 地基处理本段一般路基基底处理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去做。采用推土机将本段地表的杂草、浮土、腐殖土及人工扰动过的地表层土,横向清除至线路上游边桩以外5米范围内。清表时局部凹凸差不大于30,且横坡坡度不小于2%。严禁超范围清表破坏植被。清除后的废土严禁做填

10、料使用。基表清完后,使用洒水车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全断面的洒水,使基底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晾晒1小时后,达到表面不积水,然后进行振动碾压。在此期间严禁各种机械车辆行驶。3.4 分层填土基床底层填筑,采用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填筑松铺厚度按试验段所确定数值,由现场技术人员、施工员按照监理要求,用白灰线在基底表层标出每车土所摊铺的范围,2m(宽)2.5m(长)的方格网,将一车土倒在方格网内,保证所倒的土堆摊铺后,虚铺厚度达到80;或者利用层数竿控制,将竹竿上涂上黑白色,并标明80的分界点,自卸车倒土时不能一车挨一车倒,每车土必须间隔1m,然后按照层数竿80的界限进行摊铺。填方分

11、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低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3.5. 摊铺整平摊铺时先用推土机或者装载机进行粗平,使整个路基面大致在一个平面上。推土机平整的同时,应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粗平后,人工配合将路基表面大于200的石头抛掷路基边线以外。使用振动碾将整个断面静压一遍,然后平地机进行精平,厚度要均匀,表面平整,保证平整度误差控制在30内,绝对不能出现凸凹不平的地方;如果有,对不均匀处及低洼处必须人工配合,进行整平。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

12、压实,达到碾压效果。3.6洒水晾晒现场配备洒水车。根据试验室出的土工试验报告得知,本段指定取土场的填料属于A组填料(粗粒土、砾石类),天然含水率为1.8%,最优含水量为5.2%。为使填料达到最优含水量,按照试验段的所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全断面洒水。洒水车以5公里的速度进行全断面的洒水,洒水期间车辆不许停,以免局部积水,造成碾压后出现弹簧土现象。洒水完后,晾晒上1小时,达到表面不积水,方可进行振动碾压。3.7 碾压密实本段共配置了1台自行式振动碾,为了保证路肩的压实度,路肩两侧各加宽30。碾压时,振动碾分别从两侧路肩向中心碾压,先静压,将整个断面静压一遍,然后再进行振动压实。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

13、慢后快、先低后高的原则。相邻两行中间重叠至少为0.3m,横向衔接处搭接长度不小于2.0m。并按试验路段测取的填筑相关参数,进行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3.8检测签证每层填筑碾压完后,由现场试验人员、技术人员还有质检员先自检,进行K30地基系数试验,合格后将数据填在相应的表格并报监理,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9 边坡加固因该段路基右侧处于既有线帮填,形成薄填土,影响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针对边坡采用单向土工格栅加固。单向土工格栅加固宽度为2.5m,由基床表层底向下每0.6m设一道,土工格栅为二幅,幅宽为1.5m与1.0m,单向土工格栅采用EG50R高密度聚乙烯,其抗拉强度为大于等于5

14、0KN/m,蠕变极限抗拉强度大于等于21.0KN/m。铺设土工格栅时应先将每层填筑面平整,凹凸面高差不大于5mm,铺设后填土碾压,严禁直接在土工格栅上进行碾压。3.10路基整修路基填筑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人工整修。按照前面所述的路基施工标准,进行对路基边坡、路肩及基床表面的整修,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人工整修与机械压实相配合,路堤路基面应按设计测量放样,与基床表层一并填筑压实;要求做到肩棱明显,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完工时路基面允许误差应为:路基顶面不应小于设计宽度。线路中线点至路肩一侧的宽度允许有cm的误差。路肩高程与预留沉降的路肩高程比较,在100m长范围内的个别地段允许有不超过cm的误差,

15、但其连续长度不应大于10m。平整度,在每100m长路基上,用2.5m长直尺,垂直于线路中线,间距大约均匀抽测10次,量得的最凹凸差均不应大于15mm。3.11基床表层填筑3.11.1路基基床部分施工采用分层填筑、分层摊铺、分层碾压、逐层检测压实质量的方法组织施工,分层厚度通过实验确定。质量检测满足下表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循环施工。3.11.2 路堤高度小于2.5m的低路堤,基床表层厚度范围内天然地基的土质应为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如不符合要求,应换填为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密实度应符合地基系数K30(Mpacm)、孔隙率n()的双控指标要求,如达不到要求,则进行压实处理或加固处理。基床部位填料的压实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