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彩那天》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172983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彩那天》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文章,其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认识本课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阅读导语,导入新课学生自由阅读单元导语,读后交流:这组课文我们要学习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学习本组课文?谈话导入:单元导语中说“一个人能够真诚地待人处事,总会得到大家的赞许和尊重”。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关于真诚待人处事的故事。指导读好课题。注意“中”的读音。解释“彩票”和“中彩”。设计意图:这是第二组课文学习的起始,从阅读导语入手,让学生初

2、步了解本组课文的专题和学习方法,为本组课文特别是这篇课文的阅读导向。解释“彩票”和“中彩”,为理解课文做必要的知识准备。二、通读课文,初步感受学生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读的时候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和段落。指名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流畅。交流感受:说说读了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读读特别令人感动的句子。(课件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成年以后,我领会到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分别引导女生、男生和全体学生齐读母亲的教诲。)设计意图:通读课文这一环节容易疏忽。我试图把通读课文和感知文意、感受文情

3、相结合,使学生不是为了通读课文而通读。默读课文。要求学生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疑问。教师随机对学习情况做出评价,然后梳理共同性的问题。预设:这些问题大多可以归结为“母亲教诲的含义是什么”和“父亲为什么要把汽车给库伯先生”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设计意图:读书自问题始。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质疑问难,还要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培养梳理问题的能力。三、研读课文,深入感受面对极具诱惑的奔驰汽车,父亲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获奖汽车是留下自己用,还是还给好友库伯。)父亲能留下心爱的奔驰汽车吗?如果父亲选择留下汽车,有哪些理由?学生自由读课文,找

4、出有关句子。理由一:生活拮据需要汽车。语言材料: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我们家生活穷困,缺钱?(“六口人”和“一人”的对比以及“全靠”可以看出父亲维持全家生计的压力特别大,“维持”表示我们家生活只能勉强继续下去。)()指导朗读。带着父亲维持全家生计的压力特别大,我们家的生活勉强维持下去的感受读读这句话。理由二:父亲酷爱汽车。语言材料: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怎样的“喜爱”称得上“梦寐以求”?()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是父亲白天想、晚上想,甚至连做梦也想的呀。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理由三:儿子迫切希望留。语言材料:课文中讲中

5、奖了,我兴奋极了,父亲却不高兴。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我为什么兴奋?当时我怎么想?)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我会向母亲倾吐、诉说些什么呢?)“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当时我是怎么想的?)理由四:无人知晓可以留。语言材料:母亲让我仔细是打给库伯的。(第自然段)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引领学生在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穿行,了解父亲留下奔驰汽车也是有理由的,从而衬托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正像同学们刚才谈的一样,已经领来的奖品一辆奔驰汽车,生活拮据需要它,自己酷爱它,儿子支持留,无

6、人知晓可以留,好友富有可以留理由似乎很多,最后,奔驰汽车留下了吗?(还给了好友库伯。)父亲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理由一:善良母亲支持还。语言材料: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一大笔财富。”(从母亲对生活的感恩和对子女的教诲两方面感受母亲的善良。)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道德难题。”(想象母亲和父亲的交流,感受母亲的善良。)“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从母亲巧妙的教育方式中感受母亲的善良。)理由二:诚实本性使他还。语言材料:母亲让我仔细是打给库伯的。(第自然段)()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父亲的诚实?(“有淡淡的字、留有淡淡的痕迹和听到他是打给库伯的”感受

7、父亲的诚实。)()抓“擦”感受父亲的矛盾心理,感受父亲的诚信。这个“”是谁用橡皮擦过的?为什么父亲会去擦“”字?擦掉“”字父亲能心安理得吗?擦掉“”字就是擦掉什么?(起码的道德、良心、诚信、志气、比金钱还贵重的财富)设计意图:“擦”字的深究很有必要,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父亲的矛盾心理,感受父亲做出选择的不易。一个人要做到诚信,必须做出选择,往往需要很大的勇气。理解“一个人只要一大笔财富”和“是啊,中彩那天最富有的时刻”的含义。四、随文练笔,升华感受练笔:我们忘不了这位善良纯朴的母亲,我们忘不了诚实守信的父亲。读了中彩那天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你一定有话想对这位父亲(或母亲)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8、小结:让我们像文中的父亲和母亲一样,多一份诚实的品德,多一点守信的品质。拥有诚信,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富有;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灿烂。设计意图:水到渠成的随文练笔,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发展搭设了平台,也可以检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不是得到了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不是有所发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课文内容见附件)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开篇课文。文章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通过精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根据中年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及本课

9、的特点将“初步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本单元的主题是“以诚待人”,因此体会父亲诚实、讲信用的品质则是本课理解上的重点,理解“道德难题”之难,也就成了本课的难点。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词句的能力,但是把握主要内容和透过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上还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教师根据学情恰当引导、启发,在难点处巧设疑问,设置梯度,在重点处凸显语言文字训练,并及时总结提升写法。 二、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拮、寐”等6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把握主要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23遍。 2试着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3想一想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教师:自制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四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一起读课题(齐读)。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本课导入开门见山,简单明了的交待学习任务,带着问题走进阅读,便于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使学生产生初步的阅读感受。】 (二)整体把握,学习生字词。 1

11、学习生字词。 (预设难读的:拮据 梦寐以求 馈赠) 2把握主要内容。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个别练说,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明白叙事性的课文可以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同桌练说。 (4)小结。 【设计意图: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学习本课的学生刚刚进入四年级,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词句的能力,但是把握主要内容还存在难度,所以在此设计了一个问题梯度,教师根据学生已知的内容随机点拨,指导方法,使“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项训练落到实处。】 (三)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 1探究:父亲

12、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难呢?文章又是怎么写出父亲“难”的表现的?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了这一牵动全文的问题,则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提问,使教路、文路、学路三线合一。定准了这一阅读的靶心,学生的探究阅读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 2自读自悟,圈画有关词句。 【设计意图:此环节安排学生默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默读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课中保证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默读,独立思考,阅读圈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交流汇报。 (1)抓相关词句,探寻“难”的原因 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13、 (引导学生明白:父亲不知道是留下车,还是将车还给库伯。) 是留还是还?我们先来探寻留车的理由有哪些? 【设计意图:只有深入了解到父亲留车的种种理由,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父亲还车时的抉择之难。】 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重点品读“拮据”) 句子二: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重点品读“梦寐以求”) 【设计意图:学习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方法,并通过品读词语,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也为体会下文父亲艰难抉择的表现作铺垫。】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侧重指导语气、语调、节奏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扣重点词句,品析“难”的表现。 句子一:“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重点扣住描写神态的词:“神情严肃”) 句子二: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重点扣住描写动作的词: “赶”) 句子三: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