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建构区教师分享观察结果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172208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建构区教师分享观察结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班建构区教师分享观察结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班建构区教师分享观察结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班建构区教师分享观察结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班建构区教师分享观察结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建构区教师分享观察结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建构区教师分享观察结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建构区教师分享观察结果参赛作品名称:建构区观察记录参赛作者:XX单位名称:杭州市滨江区钱塘春晓幼儿园 观察目标:能否用多种材料搭建出建构作品 观察对象:小班幼儿 年龄段/班:小班观察时间:20XX.12观察分析观察记录:今天xx选择了建构区,进了建构区,xx小朋友就拿了大型的积木围着垫 子开始拼搭,不一会儿其他小朋友也学着xx小朋友的样子围着垫子搭起来,看 他们不动声响的搭起来,我便问:“你们在搭什么?”有人不做声,有人默默想 了好久回答我“在搭城堡”不一会儿城堡的墙壁都搭好了,xx提议“城堡 要有个门的”,于是,他们又开始给城堡建门,用两块积木做门吧,可以打开, 可以关上。接着有小朋友将

2、小的插塑积木(小人)放在城堡的墙壁上,我便 问:“这些人站在上面干什么呢?”有小朋友回答:“城堡是需要有人站岗的”, “哦,原来,他们是保护城堡的人啊”,大型积木数量有限,他们全部用来做城 堡的墙壁了,只剩下了小型的插塑积木,他们在摆弄的同时若有所思,不一会 儿,xx小朋友似乎想到了好方法,便将小的积木一块一块的拼起来,拼成了个 大圆盘,我便介入问:你准备做什么呢?她说:“要做个大舞台放在城堡里。” 我肯定了她的想法,是的,城堡里有舞台可以表演的,于是,其他小朋友便来 帮助XX,还有小朋友用小插塑(小人)拼成舞台上跳舞的人群。舞台完成之后,剩下的少许积木和插塑便成了孩子们假扮的工具了,周思怡小

3、朋友用一块 积木装在城堡的墙壁上,说城堡里要有个滑滑梯的。有小朋友把其他的插塑 (小人)一排排平躺在地垫上,说:“他们是好朋友,一起在睡觉”,有的说要 开始做好吃的了,便将大的积木和小的插塑想象成做蛋糕的工具、材料以及已 做好的蛋糕,并一起品尝。不一会儿,郭益呈小朋友又将刚刚的蛋糕想象成椅 子,并说:累了可以做下来休息。周思怡小朋友站在城堡中央开始转动自己的 纱裙,大概是觉得自己是城堡里的公主。游戏时间快要到了,材料也用完了, 但小朋友们游戏的劲头还在。观察分析:一、游戏的目的性不强幼儿的建构游戏行为表现出从最初的无意识摆弄到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的意 愿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循着“先做后想边想边做先

4、想后做”的次序 发展。所谓“先做后想”,是指幼儿在初期接触结构游戏材料时对材料进行探 索,一旦无意中搭建的作品引发了幼儿的想象,幼儿便会为其形象命名;所谓 “边想边做”,是指幼儿开始有想要搭建某作品的意图,但限于搭建水平,在搭 建过程中常常因为搭不好而不断改变意图,直至最后搭成什么算什么;所谓 “先想后搭”,是指幼儿自始至终为实现自己的意图而有计划地搭建,虽然因受 制于搭建技能常常搭得不满意,需不断完善甚至推翻重来,但其意图基本不 变。要了解幼儿的建构行为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看幼儿搭建之前的计划和搭 建以后的作品是否一致。该案例中,由于没有提前与幼儿沟通及讨论他们的想 法,所以无法判断幼儿搭建

5、的作品是否与搭建计划相一致,但在过程中,一开 始幼儿显得较盲目,在操作和摆弄这些大型积木的过程中,才有小朋友告诉老 师:在搭城堡。城堡搭建好之后,幼儿的行为较零散,基本都是边想边做,边 做边想,大部分幼儿都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表现的毫无目的性。二、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少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比在结构游戏中更早也更多出现合作行为。这是因为幼 儿在角色游戏中一旦产生对应性角色,如医生和病人,营业员和顾客,角色互 动时的情景性语言和动作就很容易使同伴之间相互理解,产生默契,形成合 作。在结构游戏中,同伴之间尽管可以事先协商将要共同建构的作品主题,但 如何搭建、建成什么样子,则取决于每个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内在构思

6、。由于建 构是一个不断调整想法和做法的过程,每个幼儿的经验、想法和建构水平不 同,加上语言表达的限制,合作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一些幼儿即使在角色 游戏中已能较好地进行合作,在结构游戏中也仍然只能处于独自或平行建构的 水平。最初,幼儿只能分别搭建各自的单体作品,随着建构水平的提高,才会 产生搭建者和辅助者的初步合作,即以一个幼儿为主搭建,其他幼儿只是帮忙 取送材料。直到幼儿能够事先计划和构思一个相对复杂的多体作品或者能看图 搭建时,他们才会协商分工建构一个复杂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案例中, 有的搭城堡的左边墙壁,有的搭城堡的右边墙壁,有的搭门,有的将已搭好的再 调整,最终联合形成一个相对复杂

7、的多体作品。虽然在后面的游戏中,有一些 相互帮助的迹象,但更多的是一种从众状态,这也是小班幼儿年龄特征的表 现。因此,从合作水平上来看,同伴中缺少建构能力较强的幼儿来组织和协调 同伴之间的搭建行为,由于他们构思的作品比较简单,所以参与搭建的实际人 数多于完成该作品所需要的人数,于是多余的幼儿便会无所事事,或者利用正在建构的作品想象出一些简单的装扮动作(比如装扮公主等),或者给正在建构 中的作品添加一些装饰等。三、建构游戏中的角色装扮行为1.想象是幼儿游戏的核心要素所谓“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运动性游戏”等,是研究人员 根据幼儿游戏行为的特征而对游戏进行的分类,目的是研究不同类型的

8、游戏与 幼儿发展的关系。这种分类研究也为教师创设各种游戏环境以及有目的的观察 和引导幼儿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于是,这种游戏分类便转化为幼儿园的分类游 戏了。但有研究证明,角色游戏是 2-6 岁幼儿的典型游戏。幼儿在游戏时并不 会有意识的区分各类游戏行为,一旦想象性情景在头脑中出现,他们的行为就 立即具有了象征意义,如,积木变成了滑滑梯,自己变成了公主等,因此,无 论教师如何分类地来组织游戏,处于表征思维阶段的幼儿在任何一类游戏中, 其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带有角色装扮的特征。2.游戏中建构行为与装扮行为会交替出现角色游戏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情景化环境、形象性材料的诱导有关,幼 儿年龄越小越明显。而建构

9、游戏搭建出来的作品就是一种形象,能诱导幼儿进 入想象性情景。所以,幼儿的结构游戏往往伴随着装扮行为。最初,幼儿主要是用 搭建的作品进行装扮活动,比如,积木变成了滑滑梯,自己变成了公主等,将 积木当做做蛋糕的工具,自己变成蛋糕师傅,把积木当做快递,自己变成快递 员。这时候搭建的作品往往比较简单,装扮行为也比较简单且持续时间比较短, 他们不断更换作品主题,同时也变换装扮行为。随着搭建目的性增强和搭建水 平的提高,幼儿开始越来越多地为装扮而搭建。这时候的作品幵始复杂起来,幼 儿往往花较长时间来搭建.建好以后就玩相应的装扮游戏,玩的过裎中如果对作 品感到不满意就会通过搭建来完善作品,这时装扮行为和建构

10、行为仍是交替出 现的,但两种游戏行为始终围绕同一主题并保持关联性。四、幼儿的搭建技能有待提高结构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最终会产生一个有形的成果,即建构作品,所 以,幼儿建构游戏的建构水平可借助于作品分析来判断。分析积木游戏的作品 有两个主要指标,一是搭建技能,包括延长、垒高、架空、平铺、围合等,二 是这搭建技能中蕴含的认知发展。同样是架空,有的体现出了对称性,有的则 没有,有的在形状、颜色或者数量上出现了多维对称,有的则只有形状对称而 颜色不对称;同样是围合,有的选择同一种形状或颜色的积木,表现出根据形 状和颜色分类的水平,有的甚至已经出现有规律的排列方式,但也有的可能还 处于无意择形择色阶段。在案例中,幼儿只是进行了城堡的围墙的搭建,然后 根据所提供材料进行了一些场景装饰,因此,我认为在此案例中,幼儿表现出 的建构水平有待提高,当然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也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