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环境享受环境.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15121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环境享受环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设环境享受环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设环境享受环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设环境享受环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设环境享受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环境享受环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设环境 享受环境工作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作者姓名: 沈辉邮政编码:226400联系电话:051384513961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环境创设也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点。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也主张:“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我们十分注重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注重为幼儿创设美化的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并享受环境,从中体验到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乐趣

2、。 一、大胆放手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前提 以往,幼儿在教师已经准备好的环境中只能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不可能获得活动的主动性而成为发展的主人。因此,在幼儿参与创设环境时我们遵循了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凡是儿童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在一日活动中,我们的心中装有大目标,把环境创设中幼儿能想能做的事都留给幼儿。 1鼓励幼儿参与设计环境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活动室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更有教育意义。如每逢遇到重大节日:如教师节、妇女节、国庆节等等,我们便组织幼儿讨论:为了迎接节日的到来,活动室可怎样装扮?墙面应如何布置?幼儿运用

3、已有经验,根据不同的主题来进行设计,活动中幼儿讨论得可热烈了,当相互交流设计的结果时,幼儿纷纷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如:有的幼儿觉得国庆节我们小朋友可多制作一些国旗挂在活动室;有的幼儿认为应制作许多漂亮的彩球挂在活动室。当他们的想法被采纳时情绪高涨无比兴奋,活动室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空间。 2鼓励幼儿参与布置环境 环境只有与幼儿“对话”才能发挥其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应努力让幼儿成为环境布置的主人,使幼儿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如在“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启发幼儿把从大自然中寻找来的迎春花、杜鹃花、桃花等代表春天的植物布置成壁画,教师让幼儿自己思考、自己设计、自己布置,能以实物呈现的以实物呈现,不能

4、以实物呈现的启发他们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幼儿亲历布置壁画的过程,其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还培养幼儿合作学习能力,体验参与布置的乐趣。壁画布置好幼儿迫不及待给同伴、教师、家长介绍,他们的神色中流露出自豪感和成就感。 3鼓励幼儿参与提供材料 幼儿参与提供活动材料有助于培养幼儿作为教育共同体的意识和责任感,承担努力去获得信息并与他人共享的义务。如在“美丽的洋口港”的主题活动中,我们首先让幼儿回家收集相关的图片、文字、以及洋口港的一些特产。在活动前告诉幼儿活动中要使用哪些材料,老师怎样准备这些资料,启发、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准备这些材料,在活动中幼儿用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探究操作。如:用文蛤壳进行

5、配对、下棋、打击乐;用蟹壳进行装饰;用海螺进行拼摆。幼儿可开心了,纷纷向同伴介绍材料的来历以及自己的发现。 4鼓励幼儿参与整理物品 活动中物品整理摆放几乎成为教师、保育员的一大繁重任务。活动前教师、保育员把活动材料摆放好,活动后一片狼藉。教师、保育员每天都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来收拾整理,教师、保育员的这种行为助长了幼儿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和保育员要转变包办代替幼儿做事的行为。一日活动中要善于利用时机,教给幼儿摆放、收集、整理物品的方法,活动结束前提醒幼儿收拾整理。幼儿在收拾整理物品的过程中体验收拾整理的艰辛,使他们在活动中注意保持整洁,养成东西丢了随手捡起,用完物品及时放

6、回原处的良好习惯。 二、及时关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手段杜威曾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中早已暗含教育所追求的东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可通过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发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并将其作为教育生长点,引发幼儿自主创设环境,以此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如:一次户外活动,阳阳小朋友在玩套圈,玩得正开心,一不小心将套圈扔到树上,他取不到圈跑来求救教师,教师假装试了一试说:“哎呀,我也不够高,该怎么办?”旁边的嘉雯小朋友说:“上一次我的羽毛球打到树上,我是用绳子甩下来,我来帮你吧。”他们用绳子甩了一会儿还是没取到,于是,他们去找其他朋友帮忙,有的搬来椅子,想站在椅

7、子上取;有的找来扫把、木棍、拖把想用它敲打树枝;有的用球、用积塑扔,想让树枝摇动,让圈掉下来整个活动持续近半个小时,幼儿始终处积极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他们为了想把树上的圈取下来,运用已有的经验,自主寻找材料,自主尝试。可见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需求,并把教育目标渗透于幼儿感兴趣需求的活动中,教育活动才会进行得比较自然。 三、有效支持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核心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自主参与创设环境也少不了教师的支持、引导。教师的支持、引导能激发幼儿持久地参与活动。如,探索区里的幼儿在探索什么物体会转,他们把发现会转的物体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讲评时,幼儿不仅讲

8、出哪些物体会转,而且还能详细地讲述怎样转动。教师捕捉到这一现象,及时生成“会转动的物体商店”,幼儿纷纷开始筹办,他们把会转动的物品分类摆放好,还给货物标价,商店在幼儿的积极参与下筹备好了,幼儿自发地玩起购物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还经常能联系起自己家里会转动的物体,并主动从家中将物品带来充实活动区。从开始筹办“会转动的物体商店”到参与游戏,整个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力、交往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四、对话互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关键在年龄相当,成熟度相仿的同伴群体中,他们间有着共同语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关注点,有着与同伴平等的地位,这使其更乐于更易于接受同伴影响。纲要中提出“

9、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料,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尽量利用同伴间相互督促,相互促进的作用。如在“我读书、我快乐”主题活动中,幼儿自觉地把自己家中的图书带到幼儿创办“图书馆”。活动时他们有的相互交换图书;有的给同伴介绍、讲解自己的图书。而没有带书的幼儿只好与同伴商量:今天看你的书,明天看我的书,同伴间的商讨促使没带书的幼儿第二天主动带书。再如,为了培养幼儿养成随手整齐摆放物品的习惯,教师设计评比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可强了,当看到同组幼儿的物品没有摆放整齐时会及时地提醒他,甚至有的幼儿在摆放物品前相互地提醒。那些习惯不好的

10、幼儿在同伴的督促下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五、家园共育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保障影响幼儿发展的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是幼儿更重要的成长环境,而且由于亲子之间不可替代的血缘、情感关系,以及家庭影响的先导性、持久性等特点,家庭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在“迎奥运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幼儿从家中带来一些迎奥运有关图片布置成主题墙,家长们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有的家长从家中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剪报,剪报内容有以往各届奥运冠军参赛图片,有奥运知识介绍、优运动器械图片;有的家长带来了运动器械,如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等;幼儿家长还自发给孩子作奥运知识讲座。又如:在为幼儿准备晨间活动器械时,我们的家长利用自己的特长制作出一个又一个美观、实用、安全且富有童趣的器械,如飞碟、火箭、小推车、彩球等等。其实,幼儿园开展的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参与,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把我们活动目标介绍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活动的内容、活动的途径以及活动的方法,通过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