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学中的问题情境.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14424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教学中的问题情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教学中的问题情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教学中的问题情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教学中的问题情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教学中的问题情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我对巧设问题情境,培养数学问题意识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并在实际中努力按此来操作。摸索出了一些我教学中的问题情境。一、创设能够引发学生问题思考的情境,让学生干预提问。在数学教学中,有时我们也会发现尽管教师精心创设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情境,而会提问题的学生极少,只是爱思考问题的几个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境呢?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学生还不懂如何提有效问题,更怕提错了被老师和同学讥笑,故而不敢提问。为此,我认为课堂上作为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情境,使学生敢于提问。比如,我在一次上平移和旋转课时,先通过看图进行情境引入,然后采取小组合作提出问题,让学生消除畏惧心里,并对一些口语表

2、达差的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敢于发言。无论提出的问题是否准确,我都会用微笑、点头等一些方式对它们进行鼓励。结果,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多了,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活跃了起来。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而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要从情境中让学生敢于、乐于提出问题。二、结合生活实际呈现数学问题。在数学课上,有些老师往往自己将问题提出,学生只好依问题而回答,久而久之,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我改变了这种做法,把教材中出现的课题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呈现出来。创设了贴近教学内容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例如,学完周长的认识后

3、,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现实生活中遇到那些事物可以求出周长,让学生在教室内找一找,到生活中找一找,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存在,生活离不开数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在练习巩固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根电线长40米,第一次剪去全长的1/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8。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如下问题:1第一次剪去多少米?2第二次剪去多少米?3两次共剪去多少米?4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剪去多少米?5还剩下多少米?这样设计“一题多问”让学生进行解答,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

4、认识,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又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和公式后,出示题目:“一个长方形,长8分米,宽4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让学生练习,学生很快说出答案。接着老师改变题目的条件,问:“如果改变题目中的一个条件,把宽4分米改为宽是长的一半,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学生解答后,教师又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问:“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4平方分米,宽4分米,它的长是多少?”这样设计“一题多变让学生从纵向、横向和逆向联想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情境”在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进和提高情境教学会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情境教学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会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完善,不断钻研,力争做好研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