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们奇妙的世界.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137639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 我们奇妙的世界.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我们奇妙的世界设计说明这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并分别从天空、大地两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世界的奇妙。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紧扣中年段的词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的直观感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这些普通事物中的美。注重多样朗读,在读中感受奇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奇妙”写具体、写生动的。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然风光图片、视频。学生准备:观察大自然,发现奇妙的现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发现。

2、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发现。3导入:只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一定会发现这世界的奇妙之处。(板书:奇妙的世界)4出示课件:配乐播放日出、日落、云、雾、雨等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5小结过渡:奇妙的日出日落,有趣的云雾风雨,无不向我们彰显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英国的彼得西摩去感受这个奇妙的世界吧。(把课题补充完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同时,利用图片与音乐相融合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周围世界的奇妙,发现这些美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如果遇到

3、不懂的词语可以圈画出来,多读两遍,想办法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2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1)课件出示生字带有拼音的词语,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chndio hunl zh humnxn呈现雕饰变幻 蜡烛 光辉光芒 模型(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摘苹果游戏。(苹果树上出现生字:呈雕幻蜡烛辉芒型)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1)引导学生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词语的呢?(2)生回答,师小结: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寻找近义词理解词义、做动作理解等。(3)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学之间相互解答,教师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出现的词语。有时,云

4、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雕饰”可以采用拆分法来理解:“雕”是“雕刻”,“饰”是“装饰”,“雕饰”的意思为“雕刻并装饰”。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余晖”可采用结合图片法来理解:(出示夕阳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指的是“傍晚的阳光”。我们领略秋风的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领略”可以通过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法来理解:“我们”从树枝颤动中,从树叶飘落中了解秋风强劲的力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检查读、游戏读等方式掌握生字的读音,从而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图片直观感受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三、再读课文

5、,整体感知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2指名读文,师生相机纠正字音。3指名回答,全班交流。(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作者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4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把它们画下来。5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句1:“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句2:“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6小结点拨:多么有趣的结构啊!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概括写世界上的事物是奇妙的,而中间部分又巧妙地从“天空”“大地”两方面具体写这些奇妙之处,你能分别找到概括这两方面的句子吗?7学生找到句子后汇报,课件出示:“你看天空的珍

6、藏”“再看大地的珍藏”8梳理结构,理清脉络。全文正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条理清晰。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学习运用这样的结构,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设计意图】:理清课文结构,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明确课文是从“天空”“大地”两方面来描写世界的奇妙的。引导学生找到划分课文结构的句子,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四、指导书写,巩固词语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请学生独立观察,分析书写要领。呈幻蜡烛诱润乘2说一说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对以下生字进行重点点拨。幻:左边不是“纟”,右边是一笔,要与“幼”区分开。蜡:不要写成火字旁。润:“门”里面是“王”,不是“玉”。乘:先

7、写“千”,再写中间的“北”,最后写一撇一捺。3教师示范“幻”“乘”的写法,学生跟着书空,掌握生字的书写要领。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5投影展示,师生之间互相评价。6出示词语,练习书写词语。【设计意图】:从独立观察生字的结构到生生交流、教师点拨,逐步达到正确书写生字的目的。通过教师示范难字的书写,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要领,从而把生字写得正确、美观。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天空、大地)2导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那奇妙的世界。学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并生动、形象地将这种美展现出来的写法。3板书课题。【设计意图】

8、:再现课文词语,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交代本节课任务,学习作者如何发现美、描写美。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一)品析天空之“奇妙”。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天空中的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默读课文第28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些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3感悟奇妙的色彩。(1)课件出示: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引导学生抓住“粉红色”“蔚蓝色”体会色彩变化之美。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欣赏日出时天空变幻色彩的视频资料,请同学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出当时的奇妙。(2)

9、课件出示: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配乐欣赏夕阳西下,天边晚霞变幻色彩的视频资料。请学生说一说画面带给自己的感受。指名朗读。(3)播放太阳升起、落下时天空色彩变化的视频资料,在音乐中创设情境引读:清晨,太阳升起,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天空中出现了奇妙的现象(课件出示: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傍晚,一天结束了,你瞧,那落日的余晖(课件出示: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4感悟奇妙的形态。(1)课件出示: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

10、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2)引导学生想象: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形状的云彩?看着这些奇妙的情景,你又能想象到哪些奇妙的故事?(3)配乐欣赏天空中形状各异的云彩。(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5感悟奇妙的雨。(1)课件出示: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2)引导学生抓住“又黑又重”“噼噼啪啪”“有趣的镜子”等词语体会下雨时云的颜色、雨点的声音、雨后小水洼的奇妙。(3)出示乌云图片,播放雨点噼噼啪啪落下的声音。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4)引导学生回忆还听过哪些下雨的声音?(哗哗

11、哗、噼里啪啦、淅沥淅沥)(5)出示“水洼”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小水洼里还会映射着什么?(蓝天、白云、绿树)(6)指导朗读:雨天有趣的声音,晴天奇妙的映射,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请同学联系自己在生活实际中的观察感受,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6感悟奇妙的黑夜。(1)课件出示: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2)过渡:白天的天空妙趣横生,夜晚的天空更是神秘莫测。自由读第8自然段,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种“奇妙”。(3)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抓住“群星闪烁”“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来体会夜空之奇妙。(4)引导学生想象:这闪烁的群星还像什么呢?(像千

12、万只眨着的小眼睛,像无数颗发光的珍珠撒在空中。)(5)出示黑夜中繁星点点的图片,齐读第8自然段。7小结:是呀!你看那天空,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晴天雨天,都是那样的奇妙。正如作者所说(课件出示)“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二)品析大地之“奇妙”。1默读第916自然段,画出自己认为比较奇妙的地方。2学生默读,教师巡视。3小组内交流,结合自己找到的语句说一说哪些地方令自己感到奇妙。4作者在写大地的奇妙之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季节变换的顺序)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1)体会“春”的生长奇迹。课件出示重点句:“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

13、就开花了,花很漂亮。”引导学生抓住“生根”“发芽”“开花”来体会植物生长的奇迹。(2)体会“夏”的色彩艳丽。指名读第11自然段,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引导学生抓住“鲜红色”“深紫色”“浅黄色”来体会水果颜色的诱人。给上面的词语配上相应的水果图片,再指名赛读,比一比谁能读出水果颜色的丰富。(3)体会“秋”的神奇。指名读第1315自然段,交流作者眼中认为奇妙的地方。引导学生抓住“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树枝颤动,树叶飘落”来感受秋的神奇。同桌合作读。(4)体会“冬”的有趣。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作者觉得冬天奇妙的地方是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它们好像

14、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来体会冬的有趣,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这种奇妙展现出来的。(5)各小组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季节,轮读、齐读第916自然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来体会“天空”“大地”的奇妙之处,抓住重点语句,借助图片直观感受,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对内容的感悟、理解,体会作者抓住了事物的颜色、形状等主要特征,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按照一定顺序把“奇妙”写具体。三、总结奇妙,升华情感1出示句子,指名引读。我们欣赏了奇妙的天空,我们领略了大地上四季的神奇,正如作者所说(课件出示,引读)“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15、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2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引读: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3学生补充、交流。4课件展示幼苗生长、蚕作茧、燕子造窝、火烧云、雾凇等极普通又蕴含美的图片。5过渡:这都是一些极普通的事物,但是它们却又那么奇妙。或是奇妙的形状,或是丰富的色彩,或是特殊的形成过程,总之(课件出示,引读)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6总结:作者就是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找到了奇妙。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多次朗读课文的中心句,突出“奇妙”的主题,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奇妙的、美的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五、书写指导,积累词句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口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