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091656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球之谜》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月球之谜》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月球之谜》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月球之谜》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月球之谜》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球之谜》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球之谜》教学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2、感知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3、了解人们关于月球的遐想及课文所写的未解之谜。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教育方面: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2、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

2、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 教材分析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个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月球之谜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视频网搜索

3、下载阿波罗登月视频,课堂放给同学们观看,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月球之谜的示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有关月亮的古诗句以及有关资料,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四、 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

4、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具体方法有:1、创设情景法:月球之谜一课描写了月球奇异的景色。对于月球上面的神秘之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虽配有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利用悠悠课堂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2、合作探究法:在探究中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3.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五、 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要点:感知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了解人们关于月球的遐想及课文所写的未解之谜。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

5、.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4、【百度视频】根据情况和教学时间,选择观看人类登上月球相关视频阿波罗登月http:/ (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强烈的好

6、奇心,同时激起他们对月球的探索愿望。)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遇上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2)、在读书过程中,遇上不懂的地方就请拿出铅笔作上记号。2、分节朗读,正音。逐段出示生字词,指名读。3、质疑问难。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和读文后的疑问。4、读了课文你发现课文是围绕课题中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对,课文就写了人类登上月球后已经解开的谜和尚未解开的谜。三、研读1至2自然段,解谜1、登上月球后,人们发现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抽读)2、你具体地说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3、刚才你汇报的时候说到月

7、球上的景色十分奇异,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为什么觉得奇异呢?指导朗读: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4、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 读资料袋了解“环形山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月球与地球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真是奇特呀!5、谁愿意带我们再次遨游月球,去领略那奇异的风光。指名读,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6、月球上的景色太不可思议了,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给地球上的人吧!(齐读第2段)四、研读37段,产生新谜过渡: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宇航员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他们把月球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

8、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实验又让我们对月球产生了新的疑问【百度图片】出示月球尘土图片http:/ 1、 自由读36段,想一想人们产生了哪些新的谜,你对哪个谜最感兴趣,呆会儿和大家交流。2、交流未解之谜:谜之一: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a、 指名读b、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尘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细菌一下子都死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还有其它同学想对这个实验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吗?读好问句。c、这个实验结果真让人费解呀!你们用朗读来向大家汇报汇报这个谜吧!d、月球上的尘土也可以杀菌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谜之二: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

9、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a、你们看了这个植物的实验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b、你们能根据你们在这个实验中惊奇的发现,向全世界的人提出一个谜吗?c、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个实验吧! 谜之三: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上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 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a研究了这块岩石后,你们的疑问是(小组读谜)。b、还有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吗?我们一起来追问一次吧!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呀!3、

10、课文的第七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呀,还有很多很多的未解之谜。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一些有关月球的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月球还有哪些未解之谜?请用自己的话来说。(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材料提出问题,对那些照读材料的学生,要引导他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说。)4、看到你们提出这么多问题,我由衷地祝贺你们,因为科学从这里开始。(板书:?)月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疑问,无穷的思考,无穷的探索。(板书:)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老师要欣喜地告诉大家,现在,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正在按计划进行研制。我国将力争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实施载人登月。我相

11、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也将登上月球!五、实践活动在今天的探月之旅就要结束的时候,但我们的学习还没完,老师建议:月球的奥秘非常多,诸如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球、月球与人类的关系,等等。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优秀网站:http:/ 或 月球之谜遐想探索发现谜(很多)省略号谜 六、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科普文,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文内容的发展,而不失为一堂语文课?这是我设计教学时的主旨思想。通过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一、 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的巧妙整合二、这一堂课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把信息技术带进课堂,有利的推进了课文内容的发展。教师在课堂里针对课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有效的为文本服务,推进文本的发展。在资料的展示中,样式灵活,有教师展示,有学生自展,还有全班展示,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宽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