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_人教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07783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_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_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_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_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_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_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_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部分 阅读 1、找春天一、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几个孩子寻找春天的过程,描绘出了春天里的草、花、树、小溪等的美丽,呼唤我们到大自然中亲身感受一下春天。二、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8自然段。第1段写春天来了。第2段写几个孩子来到田野寻找春天。第38段写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们从草、花、树、小溪等的变化中找到了她。三、写作特点 1、运用拟人的手法,如“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把春天写得具有人一样的情感和动作。 2、巧妙地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如“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我们闻到了我们触到了”,增强了文章的气势。3、笋芽儿一、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一株春笋从发芽到长成健壮的竹子的成长过程,向我们展现

2、了一幅春天大自然的美丽图画。二、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7自然段。第1段写春雨姑娘在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醒醒。第2段写笋芽儿被叫醒了,看到四周一片漆黑。第3、4段写笋芽儿在雷公的呼唤声中一个劲儿地向上钻。第5段写妈妈怕笋芽儿着凉,给她穿上了很多件衣服。第6段写笋芽儿钻出了地面,看到了美丽的世界。第7段写笋芽儿长大了。三、写作特点 1、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笋芽儿等当作人来描写,如“扭动”等,亲切可感,活灵活现。 2、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写出了笋芽儿的可爱,给人以启发。4、小鹿的玫瑰花一、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光里,尽管小鹿因为跌伤脚没有亲眼看见自己栽种的玫瑰花,但

3、听到黄莺和微风的赞美之后却感到这些玫瑰花并没有白栽。在人物角色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的情绪变化中,文本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得以彰显。二、分段及段意全文共8自然段。第1段写春天小鹿种了一丛玫瑰,在他精心照顾下长出了嫩叶。第2段写小鹿和弟弟看着结了花骨朵的玫瑰,高兴极了。第3、4段写玫瑰开花的日子里,小鹿跌伤了脚,住在医院养病,弟弟为他没有看到玫瑰花而感到惋惜。第5、6段写黄莺和微风夸奖小鹿种的玫瑰花又美又香。第7、8段写小鹿通过别人的介绍知道了玫瑰花的样子,很高兴,弟弟说哥哥的玫瑰花没有白栽。三、写作特点 1、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形象,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2、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

4、刻画了人物的高兴和失望的心情。5、泉水一、主要内容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二、分段及段意全文共7自然段。第1段写一股清泉从山上冲下来。第2段写山里的姐姐打泉水喝。第3段写清澈的泉水成了杜鹃花照自己美丽身影的镜子。第4段写泉水浇灌了果园里的果树。第5段写泉水为画眉鸟歌声伴奏。第6、7段写泉水一路弹着琴和其他同伴相约在大海里见。三、写作特点 1、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泉水的特有品质,赞美了泉水乐于奉献的精神。 2、运用设问的形式开篇,

5、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起阅读兴趣。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主要内容 本诗通过沿着小溪、顺着小路的寻觅,赞扬雷锋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留下他做好事的足迹,启发我们要向雷锋学习。二、分段及段意 全诗共5节。第1、2节写沿着小溪寻找雷锋足迹,雷锋曾冒雨送迷路的孩子回家。第3、4节写顺着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曾把年迈的大娘背回家。第5节写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雷锋的足迹。三、写作特点 1、利用小溪、小溪的话来展现雷锋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的美好品质。 2、运用问句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引出下文。7、我不是最弱小的一、主要内容 本文写的是一个5岁的孩子萨沙在周末和哥哥及父母来到森林中玩,在

6、天降大雨时,全家人为了保护最小的萨沙把雨衣给了他,但萨沙不愿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而把雨衣遮在蔷薇花上,妈妈夸奖萨沙是个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勇敢的孩子的故事。二、分段及段意全文共9自然段。第1段写5岁的萨沙一家来到森林中玩。第2段写大家发现了一丛蔷薇花。第3段写天突然降下大雨,大家把雨衣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第47段写萨沙不明白大家为什么把雨衣给自己,妈妈说他保护不了别人,最弱小,因此雨衣给他穿。第8段写萨沙把雨衣遮在蔷薇花上,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第9段写妈妈夸奖萨沙能保护更弱小的,是个勇敢的孩子。三、写作特点 1、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自然而平实,刻画了萨沙前后的思想变化。 2、文中对野蔷薇进行了

7、细腻的描写,给下面萨沙的举动营造了必要的环境。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一、主要内容 本文写的是卡罗尔因为一直想有一只小猫,所以爸爸登了一则广告,别人送来许多小猫,为了解决猫多的问题,爸爸又登广告把小猫送人了,就在卡罗尔非常伤心时,她惊喜地发现她喜欢的那只小猫留下了,她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二、分段及段意全文共18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11自然段)写卡罗尔因为一直想有一只小猫,因此爸爸在报上登了一则广告向人要一只,结果很多人在一天内给她家送来了许多只小猫。第二部分(第12、13自然段)写家中的猫太多了,爸爸又登了一则广告,说免费赠送小猫,人们又到她家里来把小猫都要走了。第三部分(第

8、1418自然段)写正当妈妈和卡罗尔因为小猫都被拿走而难过的时候,一只小猫从厨房里跑了出来,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自己的小花猫。三、写作特点 1、本文的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巧妙地抓住了小读者的心。 2、内容通俗易懂,语言非常质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9、日月潭一、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了我国台湾省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二、分段及段意全文共5自然段。第1段交代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风景优美。第2段交代了日月潭命名的来由。第3、4段写清晨到中午晴天和雨天时日月潭的景色。第5段写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三、写作特点 1、语言优美,如诗如画,描写了日月潭的景色,让人如临

9、其境。 2、用词鲜明准确,如“薄薄”“隐隐约约”等,很好地描写了“雾”的特点。11、难忘的泼水节一、主要内容 本文写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二、分段及段意全文共8自然段。第1、2段写周总理要来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第3段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第46段写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第7、8段说明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幸福,令人难忘。三、写作特点 1、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了人们为迎接周总理到来的精心准备,烘托了热烈的气氛。 2、通过对周总理衣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周总理深入群众和平易近人的品格。12、北京

10、亮起来了一、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描写北京夜晚长安街的车灯、天安门前的彩灯、街道上的装饰灯、商业街上的霓虹灯等,赞美了北京的亮丽、繁荣和辉煌。二、分段及段意全文共6自然段,可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夜幕降临,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长安街、天安门、街道、商业街、故宫等美丽的夜景。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北京的辉煌、亮丽。三、写作特点 1、用精美的词语描绘出了北京夜景的辉煌、亮丽,如“华灯高照”“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等。2、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事物形象生动,如“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形象地描绘了饰有彩灯的立交桥的形状特点。21、画家和牧童一

11、、主要内容 本文写唐朝大画家戴嵩在画了一幅斗牛图后,得到了众人的夸赞,然而一个牧童却批评他的画有错误,戴嵩不但没有不高兴,还欣然接受了批评,并向牧童表示感谢,告诉我们要敢于挑战权威,不盲从,同时也要向戴嵩那样谦虚谨慎,接受别人的批评。二、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6自然段。第1段写唐朝大画家戴嵩画的画很有名,人人夸赞。第24段写有一次戴嵩画的斗牛图又得到了人们的赞美。第5段写在一片赞美声中一个牧童却提出了批评。第6段写戴嵩虚心接受了牧童的批评,并向他致谢。三、写作特点 1、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非常贴切,鲜明地刻画了人物心理和形象特点。 2、用字精炼准确,如“挤进”,巧妙地描绘出牧童的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12、,“好像炸雷”“呆住”表现出了人们被惊呆了的神情。 28、丑小鸭一、主要内容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他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二、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包括7自然段。第1段写鸭妈妈在稻草堆里孵蛋,等待孩子的出世。第2段写丑小鸭出世,因为他长得丑,所以都叫他“丑小鸭”。第3段写丑小鸭出生后,除了鸭妈妈外,谁都欺负他,因此,他感到非常孤单,离家出走。第4段写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猎狗欺负他。第5

13、段写丑小鸭在芦苇地里悄悄过日子,看到一群从天上飞过的天鹅,既惊奇又羡慕。第6段写冬天来了,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被一位农夫救下。第7段写春暖花开时,丑小鸭向湖边飞去,从湖水的倒影意外地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漂亮的天鹅。三、写作特点 1、运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刻画出了“丑小鸭”的“丑”,从而交代了“丑小鸭”名字的来由。 2、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如“扑扑翅膀”等形象地刻画了“丑小鸭”的神态,“映出”写出了湖面的清澈等。29、数星星的孩子一、主要内容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一直数了几百颗,说明数得认真。从奶奶的话说明他经常数星星;从他自己说的话,说明他数星星认真仔细。爷爷告诉他天文知识后,他认真看,

14、认真想,说明了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所以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二、分段及段意全文共包括6自然段。第1段写张衡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的事。第2、3段写奶奶认为星星都在乱动、数不清,张衡却发现星星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能数清。第4、5段写爷爷称赞张衡观察仔细,并告诉他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张衡夜里几次起来看星星,发现爷爷说得果然对。第6段写张衡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三、写作特点 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出星星散布在夜空的特点,如“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2、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仰起头”“指着天空数”等等。30、爱迪生救妈妈一、主要内容 本

15、文记叙了爱迪生在妈妈急需做切除阑尾手术,但灯光太暗的情况下,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告诉人们要像爱迪生那样做一个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人。二、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5自然段。第1段写爱迪生曾经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第2段写有一次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急需在家做手术。第3段写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没办法给妈妈做手术。第4段写爱迪生想到了靠镜子的反射作用把昏暗的灯光聚在一起的办法,救了妈妈的命。第5段写医生夸奖爱迪生是个聪明的孩子。三、写作特点 1、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的特点,如“什么时候了,还胡闹”表现出了爸爸对爱迪生做法的不理解。 2、用表情的变化来表现人物,如爸爸开始对爱迪生“又急又气”,后来“恍然大悟”,表现出了爸爸的心情和对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31、恐龙的灭绝一、主要内容 本文说明了恐龙灭绝的种种可能性,鼓励我们长大后能解开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