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阶段测试卷.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07523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阶段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阶段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阶段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阶段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阶段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阶段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阶段测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阶段测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冠冕(min) 天娇(jio) 断章取义 矫揉造作B瞥(pi)见 恪(k)守 形销骨立 箪食壶浆C忧戚(q) 旁骛(w) 荡然无存 不醒人事D逞(chng)能 筵(yn)席 相得益彰 言不及义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濡养/懦夫 亵渎 强聒不舍 富丽堂黄B禅师/蝉蜕 赃物 彬彬有礼 相得益彰C恣睢/关雎 诘据 前仆后继 行之有效D拜谒/枯竭 箴言 自爆自弃 腐草为萤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A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B张学良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人物。C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女生将剧中人物演得惟妙惟肖。D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是一代天骄,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B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文明公约。C通过一个月的考古发掘和整理,科研工作者获得约82000多件历史文物藏品。D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新的知识。5、选出修辞手法

3、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排比)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C你这些话,我们已经听得耳膜起了茧(jin)了。(夸张)D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比喻)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ABCD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_,有所广益。(诸

4、葛亮出师表)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苏轼定风波)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_?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一抹晚烟荒戍垒,_。(纳兰性德浣溪沙)(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_”。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5、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记游松风亭 (注)木末:树梢。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如此,这样。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怀民亦未寝 (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_) (4)思欲就亭止息(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

6、解脱。_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闲人”应如何理解?4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善于“折叠”自己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

7、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

8、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

9、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在事上磨练自己,用时间灌溉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

10、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选自解放军报2018年)1具体说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折叠”的内涵?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3第段中加点词“仅”“竟然”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第段中提到:“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应当如何“增加人生的厚度”。2、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盛玉雷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氲春雾,有人却语竭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在“哇”“超贊”的简单感叹。尽管众人眼中

11、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但网络语言风靡、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哧”等区别。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

12、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

13、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

14、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4月03日05版,有删减)1通读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第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4阅读第段,下列观点与文段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语言贫乏现象,只是表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