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坐具漫谈赵晓倩收稿日期:2010—03—16作者简介:赵晓倩(1985—),女,河南鹤壁人,郑州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秦汉考古郑州大学,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汉初,家具工艺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汉代坐具虽淡化了礼制色彩讲究实用性,但还受一定的等级制度约束应该用动态的眼光看待汉代坐具的发展,与先秦时期相比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坐具种类透过坐具的工艺制作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人的审美时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关键词:汉代;坐具;坐具文化 从远古时代至今,坐姿经历了席地而坐到跪坐,然后到垂足而坐的演变,坐姿的变化与坐具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本文试以汉代坐具为研究对象,谈谈坐具在汉代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一、 社会背景 由于秦朝的暴政和秦汉之际长达八年的战乱,土地荒芜,人口剧减,生产凋敝,百业俱废,急需休养生息公元前206年高祖刘邦建立的汉王朝为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权巩固的需要,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从“文景之治”到“汉武中兴”,封建经济及中央集权统治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强盛者的努力,随后几十年的政治稳定也使汉帝国迎来了全面繁荣。
汉六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黜耻辱焉[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经济的发展势必带动该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家具工艺也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汉代人推崇“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认为人死之后,其灵魂还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特别是豪强地主生前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死后期望升天继续过上奢侈的生活,所以汉代特别是东汉以后社会厚葬的风气极盛要为之随葬必要的品类齐全的生活用品,衣食住行无所不有[2] 聂菲.中国古代家具鉴赏[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家具也在许多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壁画上多有体现,而坐具这一重要的家具形式通过这些图像资料或者出土物的方式随着近些年考古事业的发展而大量涌现二、 汉代坐具的种类汉代坐具主要包括枰、榻、床、席等枰是汉代的一种小坐具,平面为方形,四周不起沿《释名·释床帐》:“枰,平也;以板作之,其体平正也。
在学术界曾对“枰”和“案”的区别存在争议,因为它们之间大小相似,形状相近孙机先生认为,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足的形状:食案之足接近细圆柱形;而枰足的截面呈矩尺形,足间呈壶门形,比食案更能承受重量[3] 孙机.汉代物质资料文化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释床帐》:“小者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埤苍》:“枰,榻也,谓独坐板床也所以枰也称独坐在河北望都1号东汉墓的壁画中就有独坐板枰的人像[4] 陈大章.望都汉墓壁画[M].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95河北邢台北陈村西汉刘迁墓以及定县八角廊西汉刘修墓中均出土石质的枰,并且后者石枰还装有铜足[5]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邢台南郊西汉墓[J].考古,1980(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1(8).说明枰除了板制的外还有石质的在我国的汉魏晋时代,人们席地而坐,家具均是低型的普通的人坐在床上或席上统治阶级、富有人家除席、床之外,还有一种专供人坐用的家具——榻榻是比枰再大些的坐具《释床帐》:“人所坐卧曰床……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小者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陈蕃为太守,不接宾客,唯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6] 范晔.后汉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8.“特设一榻”,表示了陈蕃对徐樨的特殊尊重,也说明这件榻是供一人使用的《初学记》卷二五引服虔《通俗文》说:“床三尺五曰榻,板独坐曰枰,八尺曰床以今制折合,榻约长84厘米60年代河南郸城出土的西汉石榻(见图一),有“汉故博士常山大傅王君坐榻”刻铭,此榻平面呈长方形,四角有足,长87.5厘米,宽72,高19厘米图一河南郸城出土石榻此坐榻形制和山东武梁祠画像左右室第二及第九石所绘大体相似[7] 曹桂岑.河南郸城汉石榻[J].考古,1965(5).这几件榻和上面文献中所提到的尺寸大概相符榻,一般都比较矮,有供个人“独坐”的,也有两个人坐用的有学者对这一时代独坐小榻的尺度做以总结:长:75——130厘米;宽:60——100厘米;高:12——28厘米[8] 陈增弻.汉、魏、晋独坐式小榻初论[J].文物,1974(6).通过出土物及图像资料还有供两人坐用的合榻出现如1972年在河南张湾汉墓出土的合榻通高24.2、长28厘米、宽19厘米(见图二)图二张湾汉墓出土合榻属泥质灰陶,通体施绿釉为二人合榻,合榻中间置一方盘,盘的半边有六根长条形筹,另半边置小方盘,即博局。
[9] 于伸.木样年华——中国古代家具[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从汉代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上还可以看到有屏坐榻的形象,其中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以及河北安县东汉墓中有形象十分相似的有屏坐榻图像,它们都是三面围屏的“独坐榻”,这样造型的榻当为较尊者的坐榻,笔者认为这与身份等级地位应该有一定的关系床,汉代刘熙《释名》“床篇”云:“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人所坐卧曰床”史书中有关床的记载很多,如《周礼》、《尔雅》、《左传》、《商子》、《列仙传》、《燕书》等都对床有所描述[10] 胡德生.浅谈历代的床和席[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1).床比枰、榻都大,在汉代床不仅仅是卧具,它还兼用作会客、宴饮的坐具一般床为木制,《御览》卷七〇六引《后汉书》:“羊茂为东郡太守,夏日坐一榆木板床当然也有石质的床,如河北望都2号东汉墓所出石床,长159厘米,宽100厘米,高18厘米见图三)图三 望都2号东汉墓出土石床 床是比榻规格更高的家具,“南阳张伯大邓子敬小伯大三年,以兄礼事之伯卧床上,敬寝下小榻,言常恐,清旦朝拜[11] 应劭.风俗通义[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汉代室内陈设的其他家具多是围绕床而布置的。
在床的一侧设屏背后设扆,合称为“屏扆”,山东安邱画像石(见图四)与辽阳棒台子屯东汉墓壁画中均有其例[12] 孙机.汉代物质资料文化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在床前放置供书写或进食的几案,承尘悬挂在床顶等图四山东安邱汉画像中的带屏大床先秦时期,席的使用经常是和“筵”结合在一起的,两者也几乎同时使用,为了便于区别就把铺在大席上面的小席称为筵[13] 胡德生.浅谈历代的床和席[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1).但学界对“筵”和“席”的区别还存在一些争议,认为筵是铺在地上的,而席则是放在床榻或者筵上[14] 于伸.木样年华——中国古代家具[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究竟何为席、何为筵,笔者在此不作具体考究,因为筵和席在分开的时候是统称为席的先秦时期,筵席的使用是和礼节紧密联系的,设有专门的官吏——司几筵掌管祭祀和铺陈之事在汉代,席则成为最普通的坐具,上至朝廷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使用席,床、榻等家具及室内地面就坐地方皆铺席从汉代的石刻和砖刻画像中可以看到,席有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制,大小不等只供一人使用的方席多是为尊者、长者而设如果长者尊者与其他人同坐一席,长者尊者必须坐在首端,同一席上的人还要尊卑相当。
当然,汉画像中也有两人合坐一席之上的,他们通常是夫妇或者挚友的关系,这种和席的方式表达一种友好的关系,若二人有矛盾产生时,有割席表达不满之意,也正印证了《后汉书》所提到的:“许敬与诬吏割席而居”看来古时坐席的方向位置是有很多讲究的 汉代坐具主要就包括以上所提到的枰、榻、床、席,当然还包括一些这些坐具的附属物,如这些坐具前摆设的供倚扶所用的凭几,压席的四角所放置的“镇”等本文不再一一陈述三、汉代坐具与社会文化坐,体现了一种文化观现象,坐姿的发展是和坐具的变化是相辅相成的中国自古以来崇尚的是一种道器并合的思想礼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用于协调人与天、人与人以及人个体本身的秩序,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政治制度支配着国家大机器的运行,当然也包括了席地而坐的系列生活方式坐具作为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期人们的起居方式汉代人所谓的“坐”和现代统称为跪接近当时的坐是以膝着席,以臀着蹠;当时所说的跪是指以膝着席后,直腰耸体,臀不着蹠的样子箕踞和垂足而坐是不礼貌的表现纵观中国古代家具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床榻为中心的起居方式使得以席地而坐为主的低矮型家具在汉代达到了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坐具从一定意义上讲,也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家具文化发展水平,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状况、人们的生活审美取向等。
通过汉代坐具我们能够窥见当时封建礼制及等级制度如汉代十分重视坐席的层数一般来说,身份地位较高的显贵重席累茵,祭天的时候更需用“六綵绮席六重”,然而居丧者与囚徒则不坐席尊者独坐方席,或者坐在席的首端,上文已有陈述,在此不再赘述独坐一榻是尊贵或傲慢的表现[15] 王丽艳.我国古代的榻及相关礼仪制度[J].文化学刊,2006(1).《世说新语·方正篇》刘注引《语林》:“(杜)预征吴还,独榻,不与宾客共也 《排调篇》“刘尊祖少为殷中军所知,称之于庾公,庾公引见,坐之独榻上这些史料时代虽然稍迟,但与汉制应无大异[16] 孙机.汉代物质资料文化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Discussions of seating furniture in Han DynastyZHAO Xiao—qian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Abstract: Furniture workmanship achieved into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in early Han Dynasty. And furniture for seating in this period emphasized on practicability rather than trivializing their etiquette roles, however, they were also restricted by certain hierarchies. Developments of seating furniture in Han Dynasty should be viewed in a dynamical way and there appeared a lot of new styles compared to those of Pre-Qin Dynasty. What’s more, aesthetic values and fashions, as well as the level of productive forces can also be comprehended by analyzing their workmanship in that generation. Key words: Han Dynasty;Seating furniture;Culture of seating furniture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坐具的发展。
秦汉时代坐具与先秦时期坐具相比,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坐具种类,如面板呈方形的独坐板枰和比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