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前引言及旋转2.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073237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前引言及旋转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章前引言及旋转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章前引言及旋转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章前引言及旋转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章前引言及旋转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前引言及旋转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前引言及旋转2.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1 图形的旋转设计者 李珺 单位(学校) 南宁市第26中学 授课班级 初三(1)班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生活中旋转性质的广泛存在(2)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3)会找出旋转变换前后图形中的定点、旋转中心、旋转角,理解图形变换是由定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所决定的,进而探索和发现旋转的性质2、 能力目标:能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概括等行为,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旋转的性质来解释事物中的变化3、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欣赏、观察、归纳、比较、抽象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规律性、趣味性,提高学习的热情和严谨客观的学习态度及勇于创

2、新的精神。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第23章图形旋转的第1课时,主要研究旋转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从学生接触到的,观察到的一切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际到理论,再用理论检验实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具有旋转特点的事物,进而探究其性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良好平台,“图形的旋转”不仅为本章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和圆的知识做好铺垫,同时,它又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又一次图形的重要变换,而这些图形变换的思想经常在中考题型中体现。三、学生特征的分析1、认知分析:学生已学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有了一定的变换思想;2、能力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

3、的观察、抽象和分析能力,能够从简单的物体运动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变换,但思维的严谨性和抽象仍有待提高;3、情感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乐于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旋转有关概念及其性质难点: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性质的探究过程五、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引出概念1、播放旋转大楼视频。意图: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2、让学生寻找身边能够旋转的物体,教师展示动态旋转物体图片 意图: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发现旋转的本质属性。3、 旋转物体的共同特性:都绕一个定点旋转,有一个旋转方向,有一定

4、的旋转角度(让学生总结旋转的特性后尝试给旋转下一个定义)4、 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绕一个定点沿着某一个方向旋转了一个角度(强调,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方向称为“旋转方向”、角度称为“旋转角”) 意图: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发现旋转现象,抽象出旋转的本质属性,即将“生活中的旋转”抽象为“数学中的旋转”;让学生借助实例,理解数学概念,同时发展抽象概括能力。5、在线段OA绕点O旋转的过程中,找到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并将A和A称为对应点。(二)动手操作、感受新知1、从杠杠撬起重物和钟表指针转动两个例子中寻找旋转中心等要素。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旋转概念的认识,初步训练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找到

5、“旋转中心”“旋转角等能力,并让学生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师展示利用旋转得到的漂亮图片,让学生感受旋转不仅优化生活还能美化生活。3、 学生利用图钉、卡纸片制作旋转图案,并展示教师有意识的在学生的作品选择两组具有代表性的作展示,一组作品旋转角度一样,但选择的旋转中心不一样,使得效果不一样;一组为旋转中心相同,而旋转角度不一样。4、 观察作品发现结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的不同给旋转带来不同的效果。5、 展示动态画面,对花瓣的旋转中心进行移动,将吃米的小鸡的头部进行旋转。 结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称为旋转三要素。意图:直观展现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给旋转带来的不同效

6、果,进而得出三要素的重要性,要描述好一个旋转,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三)观察动画、探索新知观察动画:问题:1、旋转过程中,三角形的形状、位置、大小有没有发生改变? 2、对应点有哪些?它们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怎样? 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是动手测量OA、OA的长度,AOA和BOB的大小,并得到OA=OA, AOA=BOB的结论。答:1、除了位置发生改变,其他都没有变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变,而且随着旋转中心的改变,此结论依然成立 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相等,且都等于旋转角,而且随着旋转角度的改变,此结论依然成立。旋转的性质:1、全等性 2、

7、保距性 3、保角性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性质的发现、概括、验证的过程,发展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同事认识到图形的运动过程中,对应点所蕴含的不变关系,旋转性质的得出是由归纳得到的,并不要求学生进行严格的证明,但是从数学思维的渗透角度来讲,需要让学生明确归纳得到的性质需要具有普遍性,体会数学中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四)发展思维,应用新知练习一:如图,ABC 绕点 B 旋转,得到EB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_(2)经过旋转,点 A 和点 C分别移动到了_位置(3)若A=90,E= _(4)线段 BC 与 BF 的长有什么关系?ABE和CBF又有什么关系?意图:通过练习,帮助

8、学生巩固对旋转概念的认识,初步训练学生对旋转性质的应用。练习2:如图,E 是正方形 ABCD 中 CD 边上任意一点,以点 A 为中心,把ADE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意图:通过较复杂背景下,运用旋转性质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提高学生运用旋转性质的灵活性;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揭示旋转性质在解决旋转问题中的作用;巩固简单图形旋转后图形的画法。练习三:小敏在画ABC 的旋转时,完成了 点A和点B 的对应点 A 和 B,不小心擦掉了旋转中心,你能帮她找到旋转中心么?(五)体会与分享1、请你说说这节课的收获与体验,让大家与你分享 (学生自由发言)2、总结:旋转是一种重要的图形变换,以前我们学习

9、了平移和轴对称两种变换,以后我们还会学习其他的图形变换。3、问题:这个图形可通过旋转多少度与自身重合?(180,中心对称)意图:知识牵引,让学生感受旋转与中心对称知识点的关系,也引起学生对后面知识点的兴趣。4、展示各种生活中与旋转有关的图片,再次点明本课主题,提出希望。意图:承前启后,使得整节课的内容更加完整,再一次让学生感受本节课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3.1 图形的旋转一、定义:一个平面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一个角度.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二、性质:(1)全等性(2)保距性(3)保角性七、对本节课的点评图形的旋转一课,目标明确、过程流畅,知

10、识过渡自然;课堂气氛活跃,问题准确,环环相扣,师生在共同探究、共同学习中分享快乐。1、 从教学目标看。本节课,李老师紧紧围绕“旋转概念的形成、旋转性质的探索”精心组织教学,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分析概括等活动过程,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通过亲身经历性质的发现、概括、验证的过程,学会用几何图形旋转的性质来解释事物中的变化,发展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围绕目标,并为目标服务,体现了数学学科特点。2、 从学生的角度看。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思维处于“最近发展区”,如: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图钉、卡纸片制

11、作一个与旋转有关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旋转角度和旋转中心的不同使得旋转产生不同的效果. 进而得出三要素的重要性,要描述好一个旋转,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同时,让学生“交流讨论”“说理论证”概括旋转的性质,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 从教学设计看。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为: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实例观察,形成概念动手操作,感受新知展示作品,强化概念动态演示,探究性质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回顾反思,深化提高。在授课过程中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加以引导、鼓励,培养了学生能力。每个环节,教师设置的问题准确,环环相扣,不断启迪学生

12、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地“思”起来、“活”起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4、从教学特色看。其一:本节课最显著的特点是多媒体的助力作用。例如:在探索性质环节,设计活动一:在几何画板中选定旋转中心,将ABC进行旋转某一个角度,引导学生观看三角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得到性质1。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着“化艰涩为易懂,化抽象为形象”等作用。其二: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增色。李老师年轻有魅力,形象魅力、语言魅力、情感魅力俱佳。教师阳光般的笑脸、优雅的举止、动听的语言,带给学生很好的视听效果。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工具。因为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李老师的数学语言在本课中对学生起到表率和引导作用。 沈惠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