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18].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071880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18].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十五中学曹 曙 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并背诵本词。2、学习通过品味意象理解词人情感,感受词人形象,学习词人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3、学习通过意象赏析诗词。二、教学重点:理解作品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三、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意象赏析诗词。四、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通过诗词引出作者,以微课的形式带领同学们了解苏轼的生平。(信息技术:通过教学助手中的资源,出示“走进苏轼”视频。) (二)听课文朗诵:听音准,听节奏,勾画重点字词,理解诗词大意。(信息技术:利

2、用教学助手中的诗词卡片展示本词,播放朗诵。)(三)自由朗读课文带着刚才的音准和节奏,请大家自由诵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读懂词的大意,走进东坡的世界。(四)请大家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点名地点和作者心情的句子。(信息技术:教学助手出示“寂寞沙洲冷”) (五)词中有哪些事物能够体现这种寂寞之情呢?(信息技术:教学助手出示:缺月、疏桐、漏断、幽人、孤鸿、寒枝、沙洲)(六)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七个意象来抒发寂寞之情呢?请同学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意象分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展示。(分六个组,每个组讨论自己所选的意象)请同学们带着苏轼的孤独、寂寞之情再次朗读本词。(七)在本词中,作者以什么自居?(幽人、孤鸿)请大家默读材

3、料一、材料二,结合词中内容分析,作者用“幽人”、“孤鸿”两个意向词来代指自己,二者有什么相同点?相关链接一:幽人,原指幽囚之人,引申为含冤之人或幽居之人。词人经常这样称呼谪宦生涯中的自己“幽人夜渡吴王岘”、“幽人拊枕坐叹息”。相关链接二:“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反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入狱,系狱一百多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

4、。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这种处境与傲岸不羁、又孤寂 无助的雁何其近似!(信息技术:教学助手出示相关材料,通过手机发送至平板,学生利用平板阅读并思考。)(八)东坡将他寂寞的情感寄托在孤鸿中,寄托在意象里,让我们带着对这份情感的理解再次走进卜算子,齐读全词。(九)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每人挑选一句最喜欢的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成充满意境的画面。(可补充几个相同的意象,也可拓展描绘:如对残字的描绘。)(十)如果说苏轼是一只蛹,黄州就是东坡化茧成蝶之地,本文和以下四首词都

5、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苏轼在词中用意象向我们传递着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过程。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首词,出文中的意象并赏析。(每组将自己找的意象写在黑板上进行阐述)(信息技术:教学助手出示四首词:西江月、念奴娇、定风波、浣溪沙)(十一)推荐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又名黄州突围)(信息技术:教学助手出示相关链接)“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十二)教师寄语:我们的东坡,意象成就了诗词的光芒!我们的东坡,旷达凝聚了生命的月光!希望同学们也能找准自己生命的意象,展现自己人生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