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某县财政所关于开展“一事一议”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071624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某县财政所关于开展“一事一议”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某县财政所关于开展“一事一议”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某县财政所关于开展“一事一议”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某县财政所关于开展“一事一议”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某县财政所关于开展“一事一议”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某县财政所关于开展“一事一议”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县财政所关于开展“一事一议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这项系统工程中,取消了乡统筹和改革村提留后,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农田水利根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议的筹集方法。 2022年,xx县成为了XX省60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之一。四年来2022-2022xx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共建设农村村内户外的道路桥梁、小型水利、人畜饮水、环卫绿化、文体设施等民生项目707个,2701万元财政奖补资金上级2679万元,本级配套22万元

2、,覆盖全县所有乡镇183个行政村中的771个村民小组、6个国有林场,累计有36253户次农户、140371人次直接受益占全县农村人口的46%。而澧溪镇为xx县大镇之一,四年来共建设民生项目45个,财政奖补资金200万元,涵盖了所有15个行政村,直接受益人数到达1万多人次,超过总人口的50%。 2022年8月以来澧溪镇财政所实地走访调研了澧溪镇所有行政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通过四年的实践,该镇“一事一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一事一议都是选择那些村民需求最迫切、反响最强烈、利益最直接、受益面最广的民生项目,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去,极大地推动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大

3、发展。 2、改善了村容村貌,村民生产生活的条件,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 3、促进了农村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村民民主选举理事会用于监管“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增加了工程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村民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 4、密切了党群关系,拉近了干群距离。“一事一议工作从政策公开、议事公开、项目建设公开、资金管理公开到监管筹措公开,每个环节群众始终都是知情者、参与者和监督者。从而密切了党群关系,拉近了干群距离。 虽然有着较好的成效,但是经过调研,也发现有几个比拟突出的问题。 一是开会难集中,意见难统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村域面积不断扩大,

4、人口增多,群众居住较为分散,特别是农闲之余,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经商,人员很难集中,给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由于一些村民认识水平较低,在就公益事业表决时,往往采取实用主义、本位主义态度,对直接受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看得较重。 二是筹资难到位。项目建设,落实资金是关键。一些非办不可的公益事业,即使是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上通过了,但是到了向村民们筹资的时候,很多人百般不情愿,大多数人心存别人出钱我也出钱,别人不出我也不出的攀比心理,导致资金筹措较难。 三是村民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开展“一事一议,政策宣传要到位,要激发广阔村民参入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变“

5、要我做为“我要做。 为此,该所对于标准“一事一议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要不断加强“一事一议政策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广阔村民参入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宣传,以宣传促标准。县里统一印制了许多有关“一事一议的宣传手册,各村要建立政策宣传专栏,分发张贴。让村组清清楚楚、村民明明白白、从而有效推进工作。 三是要坚持筹资筹劳的“上限原那么。上级文件明确规定,全年“一事一议的筹资人均不超过规定标准,筹劳不超过10个工,困难再大,问题再多,也不能超出这个上限,否那么,会影响群众的积极性。 四是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逐步减少群众筹资。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基层组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减少村级“一事一议筹资,实现农民的“零负担。 五是尽快标准和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的相关政策法规。尽快研究制订一事一议的具体政策规定,或者将其提升到法律层面,从而使“一事一议有法可依,让“一事一议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确保“一事一议标准运作,促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整体推进,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