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策划方案3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07077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教育策划方案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德育教育策划方案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德育教育策划方案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德育教育策划方案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德育教育策划方案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教育策划方案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教育策划方案3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教育策划方案3篇 德育教育策划方案第1篇 一、现状分析 1、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成绩参差不齐,思想意识情绪波动较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学习无兴趣,无动力,无目标,不文明、不道德的不良行为习惯多,自控能力较差,令家长头痛,但这部分学生往往有强烈的表现欲,有一定的爱好特长,民主意识,平等意识非常强烈,可塑性还很大。因此,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规范,养成教育更需要进一步强化。 2、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以为是的骄傲心理,害怕别人超过自己的妒忌心理,难以接受批评的虚荣心理和害怕挫折的脆弱心理,这部分学生也需要予以指导、关注。 3、

2、经过多年的常抓不懈,我校已基本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但教师个体发展仍不平衡,师德师风建设力度仍要加大,管理责任更需强化。 4、独生子女比例逐年增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较高,单亲家庭和特困学生的增加,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问题。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成功者的观念; 4、培养家长满意、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应对策略 转变育人观念,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形成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理念。 1、做到三全管理和四育人的协调发展。 建立和完善三全

3、管理机制。 全员管理。即从校长到教职员工,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要研究德育工作。各处室一定要贯彻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务处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育人因素,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列入到教师的考核评估之中;教科处要把德育作为重要的校本课题进行研究,把思想教育内容作为检查教师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务处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财务做到公开透明,公物维修要及时,进一步提高饮食质量。学校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风气。 全面管理。即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教学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

4、育因素,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各类活动以其特有的形式发挥中间作用,校风、班风、学风,校园育人环境建设不断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从而保证全面管理的实施。 全程管理。即从学生每天起床到晚休,以至从学生入校到五年毕业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学校制定德育工作活动配档表,把德育全年的工作和学生五年受教育的活动全都包括进去,便于全程管理的具体实施。 我们实行三全管理最突出的特点是促进四育人的协调发展,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协调发展。全体教职员工要端正思想,克服那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管工作、不管育人的局面。在环境育人方面,从校舍、校容、校貌,到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到学校

5、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良好局面。 2、实施成功教育模式。成功教育主张: 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巨大潜力,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成功的体验是进一步获得成功的动力。 教师要为每一个同学创造成功的机会,要帮助学生取得成功。 成功不应局限于学习的进步和优异成绩的取得,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进步都是成功。 对学生而言,学习经常给学生带来的是失败的体验,学习之外的成功往往是学习获得成功的突破口。一、现状分析 1、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成绩参差不齐,思想意识情绪波动较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学习无兴趣

6、,无动力,无目标,不文明、不道德的不良行为习惯多,自控能力较差,令家长头痛,但这部分学生往往有强烈的表现欲,有一定的爱好特长,民主意识,平等意识非常强烈,可塑性还很大。因此,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规范,养成教育更需要进一步强化。 2、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以为是的骄傲心理,害怕别人超过自己的妒忌心理,难以接受批评的虚荣心理和害怕挫折的脆弱心理,这部分学生也需要予以指导、关注。 3、经过多年的常抓不懈,我校已基本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但教师个体发展仍不平衡,师德师风建设力度仍要加大,管理责任更需强化。 4、独生子女比例逐年增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较高,单亲家庭和特困学生

7、的增加,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问题。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成功者的观念; 4、培养家长满意、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应对策略 转变育人观念,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形成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理念。 1、做到三全管理和四育人的协调发展。 建立和完善三全管理机制。 全员管理。即从校长到教职员工,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要研究德育工作。各处室一定要贯彻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务处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育

8、人因素,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列入到教师的考核评估之中;教科处要把德育作为重要的校本课题进行研究,把思想教育内容作为检查教师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务处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财务做到公开透明,公物维修要及时,进一步提高饮食质量。学校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风气。 全面管理。即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教学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各类活动以其特有的形式发挥中间作用,校风、班风、学风,校园育人环境建设不断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从而保证全面管理的实施。 全程管理。即从学生每天起床到晚休,以至从

9、学生入校到五年毕业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学校制定德育工作活动配档表,把德育全年的工作和学生五年受教育的活动全都包括进去,便于全程管理的具体实施。 我们实行三全管理最突出的特点是促进四育人的协调发展,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协调发展。全体教职员工要端正思想,克服那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管工作、不管育人的局面。在环境育人方面,从校舍、校容、校貌,到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到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良好局面。 2、实施成功教育模式。成功教育主张: 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巨大潜力,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每一个人都有获

10、得成功的愿望,成功的体验是进一步获得成功的动力。 教师要为每一个同学创造成功的机会,要帮助学生取得成功。 成功不应局限于学习的进步和优异成绩的取得,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进步都是成功。 对学生而言,学习经常给学生带来的是失败的体验,学习之外的成功往往是学习获得成功的突破口。尊重学生选择,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教风促学风: 加强师德教育,积极在教师中开展教书育人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教书育人经验交流会,评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加强师生沟通,用教师求学、治学和为人处事的经历、经验教育和引导学生。 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和成功,多发现问题学生

11、的闪光点,加强对优秀学生的鞭策和引导。 2、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和我为学校添光彩活动;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积极与家长联系和沟通,每年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情况。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 (3)请社会成功人士作报告。 (4)认真组织学生会、团支部、班级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5)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激发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6)大力指导和发展各种社团组织并积极开展活动,培育特色校园文化。 3、诚信教育活动遵循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灵活为主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1)以学生为主体,组

12、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要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 (2)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3)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校、班、团队会组织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相声小品等活动;充分利用文化长廊、黑板报、广播、校电视台等形式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

13、。 (4)要充分利用每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契机,将诚信教育作为重点之一,安排时间组织相关教育活动。(5)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德育课程和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丰富诚信教育内容,寓诚信人物、事件等于课堂教学之中,理科教学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 4、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

14、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2)开设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和分析,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及时识别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3)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 德育教育策划方案第2篇 一、目标和任务: 1、加强对学校德育、体育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努力帮助解决学校实际问题。 2、继续进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养成强化月、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师生对习惯养成重要意义、认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加强读书学习。加强德育主任、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素质大赛、体育会课、课间操观摩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德育、体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 4、加强德育和体育工作的评价。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标准、大课间活动及学校常规体育工作评估标准,通过评估进一步增强德育、体育工作的实效性。 5、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场地和氛围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6、结合各类活动实践,继续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学校德育常规活动,创新形式,创设氛围,加深学生道德体验,进一步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