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素材2.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062749 上传时间:2024-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不可违素材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法不可违素材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法不可违素材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法不可违素材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法不可违素材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不可违素材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不可违素材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框 法不可违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学习目标:目标1: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目标2: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能区分三大违法行为。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目标3: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预习案一、复习法律的三个特征:一是法律是由 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 保证实施,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 。法律的两个作用: 作用和 作用。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46-51,完成填空,并把相关的句子在书本上做标记)知识点一:什么是法律的底线?(what)法律是最 的 , 是人们行为的 。知识点二:违法行

2、为的含义、分类、三大违法行为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what)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的行为。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 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3、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又可以分为 违法行为和 违法行为。其中民事违法行为和 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 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 的一种违法行为,是 。二者都要 。4、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的共同点:都是 行为,都具有 ,都要承担 。名称 内容不同点违反的法律社会危害性法律后果实例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知识点三: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是什么

3、?(what)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 的 违法行为。2、侵犯他人 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分析下面三个镜头的行为触犯了哪一部法律,是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课本47页探究与分享)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触犯 法律,是 违法行为李某等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触犯 法律,是 违法行为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

4、三棱刮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触犯 法律,是 违法行为分析下面三个镜头的行为违法吗?是什么行为。(课本50页探究与分享)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是 行为照相馆没有经过他认同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是 行为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是 行为三、我的疑惑(学始于疑,通过预习及时记录疑问,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听课哦!) 探究案四、学习过程探究一:案例分析,思考问题。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

5、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思考: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框题一:违法无小事探究二:(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思考问题。问题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问题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探究三:(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问题1: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问题2:什么是违法行为?列举我们身边常看到的违法行为,并分析是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探究四:(学生阅读教材P48“相关链接”,并完成表格)情景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一民事违法行为二行政违法行为三

6、刑事违法行为思考:1.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又可以分为哪几种?2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完成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的表格。框题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探究五: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学生了解教材P49“探究与分享”)思考: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播放视频路边椰子不可摘,思考你有哪些感悟?探究六:警惕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学生了解教材P50“探究与分享”)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会受到哪些处罚?探究七:小组讨论,知识竞赛探究八:远离一般违法行为思考: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我们如何远离这些违法行为呢?五、课堂小结训练案知

7、识竞赛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行为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元罚款。 行为3、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陈某艺术照展出。 行为4、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行为5、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行为6、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 行为7、开车闯红灯。 行为8、乱扔垃圾。 行为9、抢劫他人财物。 行为10、欠钱不还。 行为11、打架斗殴。 行为12、拾得别人的钱物不还。一、单项选择1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有大有小,由于民事违法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所以被称为()

8、A .犯罪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不良行为2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 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守规则B.不违法C.遵纪守法D.诚实守信3.某汽车销售员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被拘留十天;某装修公司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 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 4、2017年3月18日,一名旅客在从宁波飞往昆明的航班上谎称其同伴携带了炸弹。飞机抵达昆明机场后,这名旅客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机场公安治安拘留15日。旅客的行为是( )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C.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5.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B.应被逮捕判刑的行为才是违法行为C.只有做出法律禁止做的事情才是违法行为D.只要有了违法思想就是违法行为6、2017年2月22日,南充一网友黄某在微博上发布村民吃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参与抢救的村委会书记已被隔离5570头家禽已被感染的信息。经调查,该信息为谣言。警方在及时辟谣后将黄某抓获。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每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要理性利用传播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