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059247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知识点一:水资源及其分布2009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水资源问题再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据此完成12题。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A多年的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水资源的分布不仅时间上分配不均,空间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完成34题。3关于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B南极洲水资源最少C大洋洲人均径流量最少D亚洲人均径流量最多4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西北多,东南少夏秋多,冬春少冬春多,夏秋少A B C D5读“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对比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为_洲,E为_洲,C为_洲,D为_洲。(2)各大洲径流量的大小取决于_和_的对比关系。(3)图中人均径流量最多的大洲是_,最少的大洲是_。(用字母表示)来(4)图中D的降水量小于C,但D的径流量却大于C,原因是_。(5)试分析俄罗斯水资源居世界第二位的原因。知识点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6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B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C在不同生产力条件

3、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程度不同D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已飞遍大江南北。读下图,完成78题。7“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属于下列水资源中的A淡水湖泊水 B浅层地下水C河流水 D深层地下水8“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能够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饮用水,是因为A数量巨大易开采B开发利用历史悠久C质量高,饮用安全D开展太空科学研究的需要知识点三:合理利用水资源9下列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属于“开源”的是修水库合理开发及提取地下水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A B C D10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是A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B海水

4、淡化C跨流域调水D人工增雨11下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B. 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D. 19501980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能力点:水资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新京报2009年2月6日报道截至目前,由降水异常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中国12个省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月4日启动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5日召开全国冬麦主产区8省抗旱异地会商会议,并宣布启动级抗旱应急响应。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的应急

5、响应机制,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启动级抗旱应急响应。读上图,完成1213题。12.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 BC D13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 B C D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完成1415题。14(双选)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C干

6、旱少雨 D污染严重15(双选)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节约用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C人工降水 D循环用水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据此完成1617题。16“母亲水窖”是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摆脱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的工程,人们在地下修建的蓄积雨水的容器,被称为水窖。该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A空间分布不均 B时间分配不均C地区利用不平衡 D循环利用率低17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 0

7、00毫米以上,但严重缺水,其主要原因是A用水量大 B年径流量小C污染严重 D河流流程短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819题。材料一:据天天新报报道2009年6月20日起,上海市每立方米综合水价从目前的1.84元调整为2.3元。从2009年12月22日起,北京市居民水价每立方米上调0.3元。调整后北京市居民用水销售价格将由每立方米3.7元调整为每立方米4元。材料二:漫画“水价”。182009年我国多个城市准备或已经开始上调水价,其主要目的是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C增加国家税收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19从上海和北京的水价可看出我国南方地区水价低于北方地区,主要原因是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

8、太大B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C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D北方地区人口数量大于南方地区20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一些大城市表现尤为突出。读“城市化前后水资源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化后较城市化前在水循环环节中的蒸发量_,原因是_。(2)济南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的探讨”。假设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请简述选题理由。(3)补充完成该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答案与解析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基础巩固1D2.D34.3.A4.B第3题,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南极洲蕴藏着大量的淡水资源,以固态形式存在;大洋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少,但

9、由于人口稀少,人均径流量不是最少的;亚洲人口众多,人均径流量不是最多的。第4题,从地区分布看,我国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5(1)亚南美非北美(2)降水量蒸发量(3)FB(4)非洲降水量虽比北美洲多,但其有相当大面积的区域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有“热带大陆”之称,蒸发量远大于北美洲(5)纬度偏高,蒸发量小,面积广大,河流众多。6C7.D8.C9A修水库可拦蓄洪水,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扩大水资源的利用;合理开发及提取地下水也可以增大水量解决缺水问题,这两项措施都属于“开源”。10A11C由图提供的信息可知,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地下水

10、位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1960年以后,城市地下水位迅速下降,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所回升,但是总的变化是呈下降趋势,即C项正确。能力提升1213.12.C13.B第12题,水资源短缺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13题,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量。1415.14.AB15.AD该岛国需要通过储存雨水和地表径流来保证供水,说明该岛国的用水量较大;进一步推测可知,该岛国的降水量较丰富,这样在雨季时,水资源供过于求,才可能通过储水来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如果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储存后就不能利用。显然,材料中的岛国

11、水资源是供不应求的,对此可采取“开源、节流”的办法加以解决,可进行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由于该国是个小岛国,无法进行国内跨流域调水;而采取人工降水的方式,成本较高。1617.16.B17.D第16题,“母亲水窖”工程是在降水多的季节收集雨水,在降水少的季节使用,它解决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问题。第17题,新加坡虽然降水丰富,但由于国土面积小,河流流程短,水资源不足。拓展探究18A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不合理利用、浪费、污染水资源严重等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状况,提高水价在于促进节约用水。19B我国南方降水多,故水资源较丰富;北方相反。20答案:(1)减少地表植被减少,植被的蒸腾作用减弱(2)对济南成为节水型城市(或保泉)有积极意义。熟悉,可操作性强,有兴趣等。(答对一点即可)(3)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城市化后植被减少,蒸发量减少。第(2)题,可从身边生活中的经验回答。第(3)题,课题研究的步骤是选课题确定计划与方法搜集资料分析处理撰写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