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102].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05399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1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1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1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1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1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1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10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祁东县粮市镇中学 罗兰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文学常识;了解王勃的相关文学常识。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王勃的相关文学常识;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熟练背诵、默写。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学过的送别诗有哪些呢?请大家一起来背诵: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黄

2、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时候,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能否再见都很难说,因此古人非常重视离别,对于离别大多是很伤感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么它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呢?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朗读。 提示:(注意诗歌的节奏):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课题解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少府,作者的朋友。少府,官名,县尉的别称。之,往。蜀州,地名,今四川。3、 背景简介:这首诗是王勃在京城长安做散郎时,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前往蜀地任县尉

3、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充满一种健康开朗的情调,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是王勃最负盛名的诗篇。4、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代初年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5、有关律诗的知识: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诗的中间两联一般要求分别对仗,第二、四、六、八句要求押韵。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简称“五律”和“七律”。6、学习生字:城阙(qu) 宦游(hun) 歧路(q)7、结合注释,指导学生翻译本诗。 交流明确:首联:(即将告别)由

4、三秦保卫的长安城,(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颔联:(我)同您(此时)都怀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颈联:(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尾联:(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上,像小儿女那样(让泪水)沾湿手巾。三、品味感受: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联点出了送别之地和杜少府上任的地方。两个好朋友即将分别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调。诗人出于对朋友的依恋和关心,借描写两个地方的形势与风貌,在展现雄浑开阔的境界中隐含着依依惜别之情。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颔联写劝勉友人,不作哀伤之别,同时也是自勉,既蕴含着作者

5、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颈联抒写真挚的友情,劝慰杜少府不要为远离朋友而伤感,因为山高水远不能阻隔知己朋友的感情。语言形象凝炼,饱含深情,富有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伤感,代之以豁达的感情,给友人莫大的安慰鼓舞。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尾联,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互勉。劝友人要心情舒畅地到任,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哭哭啼啼,沾湿佩巾。四、合作探究: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与友人别这两首诗都写了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比较一下,它们在表达方式与格调上有什么不同?明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大处落笔,气势雄浑,对将要离别的友人是宽慰和劝勉,“海内存知

6、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诗的格调比较昂扬。淮上与友人别就近写景,情景交融,表达的是分别上路、愁上心头的惜别,诗风比较细腻、哀婉。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明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4、 这首诗哪几联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明确:首联和颈联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5、 概括本诗的主题: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明确:这一首是送别的名作。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这两句诗说出古今几千年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了千古佳句。五、 比较阅读。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

7、雨连江夜如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第一句是写景兼抒情。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作者一开始就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第二句写诗人的心情。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要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第三句,第四句写临别的叮咛之辞。诗人想到友人回到洛阳,就可以与亲友相聚,自己留在吴地,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用“冰心”、“玉壶”比喻自己高洁清白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

8、友带去的口信,不是报平安,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它含蓄深刻,余韵无穷。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古代的送别诗大多是抒发一种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的惆怅之情,或表达了作者在朋友离别后的孤独寂寞的感情。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没有这种忧伤的感情,而是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悲伤,而要心胸豁达,坦然对待,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豁达的性格。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六、教师小结:这是一首赠别诗,写诗人对好友的慰勉,歌唱了真挚的友情,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朴素无华,自然流畅,用质朴的语言写壮阔的胸襟,于质朴之中蕴含警策,在豪语之中含关怀体贴,读来亲切感人。七、课堂练习。1、 赏识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 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八、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将送别诗积累到自己的积累本上。九、板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景离别离情别意心胸豁达情深意长依依惜别,互相勉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