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班化教学的一点认识.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053374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小班化教学的一点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小班化教学的一点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小班化教学的一点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小班化教学的一点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班化教学的一点认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小班化教学的一点认识 和龙进修学校 郑敬姬所谓小班化教学,我认为,它是在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方式。在这种组织方式下,教学内容、模式、教法、评价手段会发生全新的变化,教育观念将更新。小班化教学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更公平更公正也最能凸现学生个性的教学。 一、应根据个性差异,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教师应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自愿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组。比如有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学习热情的起伏较大,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往往受学习内容和学习氛围所左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从学生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入手,进

2、行异质编组,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把全班学生分为好、中、差3层。分组时,均衡配置,即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体相等;男女混编,使每一小组男女生比例大体相等,然后明确组长及组员责任,分工落实后,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共同提高,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荣辱与共的群体,不能和小组成员友好相处或拒绝帮助别人都是不可取的。再按需协调,使每一小组的人员结构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让每个学生在合作

3、中都展示自我的机会,符合教学发展需要。二、排座要科学按“圆桌式”排座。这种排座方式不是唯一方式(还有U型、T型等)无论采取那种排座方式,都要尽量做到:(1)在现有课堂座位的基础上能迅速变动,(2)小组成员在讨论时能面对面交流,(3)空间距离尽可能近些,(4)组长坐在中心位置。而“圆桌式”排座最能体现这几点要求,因为这样做小组成员不必移动就可以交流,做到了迅速变动,节省了时间,而且每名学生在讨论时都能面对面直接交谈,同时保证了组长坐在中心位置,利于知道本组同学学习。实践证明:“圆桌式”排座对学生的合作交流、相互帮助有很大作用。三、分工要明确分好组后由各组同学在小组中民主选举小组长(既小老师)1名

4、,小师傅若干名(根据小组学生结对子数决定)。在小组中,小组长主要管理全组同学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的活动,监督、指导小师傅的工作。小师傅管理徒弟,分工明确,层层负责。四、要明确小组长职责(以下小组长职责六条供参考)检查本组预习情况,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生字生词)。组织组员有序地汇报 或者是组织本组人员交流、讨论、答疑。记录本组内所有人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交流研讨、专项训练时,订正答案,发现错误,及时引导组员进行改错。辅导学困生,即兵教兵。这个过程不仅体现在课上,还体现在课下。记录组员当天在品德、学习、纪律、卫生、劳动等方面的情况,对组员进行鼓励性奖励,发奖励卡。为评比一周之星做准备。培养新

5、组长等。五、要进行小组长培养组长明确职责后,对小组长的培养更为重要。怎样培养?首先要让组长学会怎样倾听别人说话、自己怎样表达、怎样评论别人的观点、具体怎样管理、怎样帮助别人等,这样就需要召开组长培训会。 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培养自己的小助手,让他们帮助管理班级,让他们帮助组织小组活动,为班级管理提供动力,最终实现在小组长组织下合作学习,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六、要抓好小组合作学习(小班化教学的重点)(一)小组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记忆率有这样一组数据(教师讲授学生记住5%,学生阅读记住10%,视听并用记住20%,教师演示记住30%,学生讨论记住50%,学生动手实践记住70%,学生教别人自己记住

6、95%)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学生讨论、实践、教别人时对知识的记忆率远远高于教师的讲授。而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通过学生之间讨论、实践、帮教等形式进行,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记忆率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有效途径。(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流程:提出学习任务启发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生评价围绕课程深入学习。(三)把握合作时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1)在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在成员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组内合作交流,合作才有价值。(2)在学生单独实验遇到困难时,倡导合作,对于有些实验学生个体不能独立完成,这就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配合来

7、完成。(3)在学习的重难点上引导合作。在教材内容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在小班中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参与互动,就顺应了他们的心理特征,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摩擦和碰撞的环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谋取集体智慧的结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舞台上的主人。(四)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做出指导要使小组合利进行,光靠学生的能耐是不够的,毕竟小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状态。因此,教师指导不仅不可缺少,而且占主要地位。所以,在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时,教师

8、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合作进行观察并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合作任务。(五)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式倾听主动式倾听是指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之一,在其他主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时,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其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构思和酝酿自己的理解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1)尊重每一个发言者,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既是倾听者,也是发言者。在别人发言时自己如果不主动倾听,那么当自己发言时,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倾听是相互的,因为

9、尊重是相互的;其次,要避免受偏见的影响,应保持开发的心态,对别人不同的意见也应努力倾听,保持一种开发的心态能够大大提高倾听的效果。发言者看到别人尊重自己,就能激发他的自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2)让学生掌握一些主动倾听的技巧,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比如,指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发言者的内容和观点上,而非表达的方式;要学会抓住发言者的有效信息,寻找重点或中心概念,而略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为了便于记忆和整理,可以让学生有选择的做笔记,记下关键字句,以增强记忆。(3)教师应注意自己教学中的指令性语言,要尽量使用有利于对话活动开展的指令。比如“请大家一起来思考这个共同关心的问题” ,“大家可以针

10、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用一些提醒的话语,“在别人发言时,希望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等等,这样就能避免少数人在思考,而多数人处于被动倾听的状态。同时教师要培养与训练学生学会、“说” 、“论”的能力,使学生“能听” 、“会说” 、“善辩”。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意见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改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盲从,做到有选择地接受。这样,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吸收,相互补充,相互纠正,知识也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深化,学生群体的智慧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六)发挥组间评价作用,强化合作意识合作学习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同时又注意把强调外部强化转为学生的自我奖赏,揭示学生参与互助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让学生从互动中逐渐认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体会互动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爱,并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态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先进单位及个人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所得。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