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文本实现有效习作训练.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04667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教材文本实现有效习作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立足教材文本实现有效习作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立足教材文本实现有效习作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足教材文本实现有效习作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教材文本实现有效习作训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 “阅读教学中习作素材的开发和利用”案例分析 盛元小学 马爱萍案例现象: 三月的一天,我按照“初读感知大意,理清文章脉络;细读文本,品词析句,感悟人物精神品质;归纳文章写人方法;拓展延伸”的环节教学了黄道婆一课,在拓展延伸的环节,我开始预设了两种方案:交流自己知道的巾帼英杰及故事或者交流黄道婆的资料。但经过反复斟酌,我想,既然我们经常提倡读写结合,打通读写的通道,那我为什么不在拓展的环节中安排适合五年级学生写的训练呢?于是,我再次读文本,终于,文本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黄道婆便认真想他们学习。不久,她把一整套植棉方法和防治技术都学会了。”课文采用典型事例的方法表

2、现了人物精神品质,但这句话却写得特别笼统。这就是文本的留白。我决定借这留白来训练写。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概括了文章写人的方法,学生清楚地知道黄道婆通过写黄道婆传授棉纺技术、革新棉纺工具为父老乡亲造福的主要事迹来表现黄道婆的形象和精神。然后,我适时出示那句话,点拨学生:“课文采用典型事例来写人,那么,读了这句话,你感觉缺少什么?”学生马上交流:“黄道婆是怎样学的?”“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我顺理成章地将学生引到了习作上:“请你展开想象,也用典型事例的方法写写黄道婆是怎样学习的。”接到习作要求后,学生静静地开始习作,教室里少了平时习作抓耳挠腮的现象。半个小时后,学生交上了他们的习作。我翻阅

3、了他们的习作,内容虽然都是在写黄道婆学习这件事的,但表现方法却不一样。有的学生对黄道婆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进行描写,有的学生借环境描写来写黄道婆的刻苦,更有的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写黄道婆的好学。看到学生的习作,我忽然觉得要想打通学生读写的通道并不难。反思:目前学生写作水平不容乐观,每次一提写作文,我们就发现学生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即使是勉为其难写出来,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内容空洞,二是语言苍白、呆板,三是无真情实感。其实作文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技能,它是由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除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外,还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

4、反复的练习。我们平常的作文训练大可不必急于求成,弄得学生害怕作文。我们可以改“批发”为“零售”,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将作文训练重点分割到每节课上,立足教材文本,在最有利于写作的情况下开展灵活机动的写作训练,由浅入深,这样既可以解决单元作文费时的问题,又不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曾在杂志上见过这么一句话:“我们对待课本中写作训练的态度应该是:第一,充分重视之,有效训练之;第二,大量丰富之,适度延伸之。”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多种习作训练,不但体现了“适度延伸之”,而且实现了“有效训练之”。把写作教学适当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情景创设,学生感知、体验,一个个情感激越,有写作的欲望,这真正地为

5、学生提供了一些“吾手写吾心”的机会。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去探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联想,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写作时倾注了强烈的思想情感。读者也应为有情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用美读或是充满激情的语言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回忆、联想和想象,以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去越过文字这座桥梁,和作者会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深切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引起情感共鸣,触发情感体验,在喜怒哀乐之中得到升华。这样每篇文章的学习都会有新意,都会有兴趣。二、改变形式,想象创新,不拘一格,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教材,进行仿写。仿写是

6、读写结合的好形式。只要我们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他们就会用心来说话,用心来写文章,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续写、改写等形式,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可谓五彩缤纷,其大胆的想象,丰富多采的形式,富有个性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三、拓展主题,联系实际,引导感悟,提高学生的品评鉴赏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要找准文章的切入口,引发学生讨论或辩论,从而进一步尝试写一些鉴赏类的文章。“情动于口”,方能“形于口”,“形于口”,方能写成文。只要教师潜心研读教材,于细微处寻找切入口,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写作,学生一般都乐意接受,容易坚持。结合课堂教学,立足教材文本,让学生在感悟、品评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在体验、实践中发现写作的素材;在探究、想象中放飞心灵,思载千里,鼓励他们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用文字记录下来,就能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