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043346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ch 秀颀q 坦荡如砥d 惟妙惟肖xioB奔丧sng 虬qi枝 络绎y不绝 春寒料峭qioC濒bn临 弧f形 舳zh舻相接 无动于衷zhngD黏zhn土 喧嚣xio 亭台轩榭xi 密密匝z匝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是个音乐才子,这是无可置疑的。B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C跑完了5 0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D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4、下列句子没有语

2、病的一项是()A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B小明家的可乐猪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C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备受欢迎的。D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北京。”和“我们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这两个句子中的“在”分别是动词、介词。B“科技发达” “ 今天星期二”“ 中国工人”“ 这本书20元”都是主谓短语。C“五十多年来,这位海外游子无时无刻不在眷恋自己的祖国。”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海外游子眷念” 。D“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

3、,仿佛已经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6、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前后赤壁赋很好地解决这对矛盾。 “熟”与“俗”是书法艺术里的一对矛盾。 只有多看多写,胸有成竹,下笔时才能挥运自如。 但是,正因为熟练了,容易顺着套路、惯性书写,作品就显得俗气。A B C D7、古诗文名句默写。(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2)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3)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4)答谢中书书中“自康乐以来, _。”一句充分抒发了陶弘景能与谢公比肩的欣喜与自豪。(5)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使至塞上中“ _,_ ”一联,构图点线条简洁明快既苍茫辽

4、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质感。(6)梁甫行中 “_,_。”一联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慷慨激愤。二、文言文阅读。(15分)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嚪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

5、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掳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有删减)(注释)子之之乱: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国相子之,子之为政三年燕大乱。辟:同“僻”。偏僻。制:制胜。屈身:降抑身分。先礼郭隗:指燕昭王听从郭隗建议,先礼尊郭隗自己,为其筑宫,拜其为师以招揽天下贤士。委质:古代臣下向君主敬献

6、礼物,表示献身称“委质”。质,通“贽”。徇:攻取(土地)。1下列句中的“之”与“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往之女家 B实是欲界之仙都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齐湣王之败济西2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燕昭王因为子之的变乱使得齐国大败燕国,燕昭王怨恨齐国,不曾有一天忘记要报复齐国。B乐毅从此总领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进攻齐国,在济西打败了齐军。各国撤兵回国,而乐毅独自一人,单枪匹马继续追击,一直到达临菑。C燕昭王于是派乐毅跟赵惠文王订立盟约,另外派使臣联合楚国、魏国,又让赵国用攻打齐国的好处去利诱、游说秦国。D各国苦于齐湣王的骄横残暴,都争着合

7、纵,跟燕国一起攻打齐国。3解释下列文言加点字。亲至济上劳军_乃去赵适魏_燕昭王悉起兵_燕昭王大说_4翻译下列句子。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三、现代文阅读。(30分)1、父亲的长笛赵文静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

8、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 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

9、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

10、!”“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

11、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

12、笛横放嘴边。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女儿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3请品读文中的画横线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4试简要分析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

13、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

14、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A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B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