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7良田绕镇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042399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107良田绕镇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g107良田绕镇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g107良田绕镇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g107良田绕镇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g107良田绕镇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107良田绕镇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107良田绕镇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概述1第一节 编制依据1第二节 地理环境1第三节 施工条件2第四节 工程概况2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4第一节 组织机构4第二节 施工总体布置7第三章 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10第一节 施工准备10第二节 路基施工方案、方法12第三节 桥梁工程23第四节 涵洞工程27第五节 隧道工程34第六节 防护及排水工程36第七节 路面工程38第四章 质量保证措施42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5第一节 老路施工安全措施55第二节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6第六章 工期保证措施60第七章 雨季、冬季的工作安排62第八章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63第九章 文明施工措施6631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编制依据

2、1、G107苏仙区良田饶镇公路招标文件及本合同段施工设计图。2、现行公路、市政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施工定额等。3、国家及当地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政策。4、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第二节 地理环境1、地形、地貌良田镇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南部22公里处,东面紧靠风景秀丽的五盖山林场,南与邓家塘乡和廖家湾乡相连,背面毗邻石盖塘镇和呦上镇,西北与江口乡相接,镇域面积80.4Km2,区域交通优势十分明显。项目区域位于良田镇西侧,位于五盖山与骑田岭之间的谷底之上。地貌以丘陵、谷地为主,丘陵、谷地均呈南北走向。路线总体呈北南走向,走廊带内从起点至终点地势由低向高逐渐过渡,海拔

3、由起点的223m逐渐升高到海拔326m。路线走廊带内地形相对平缓,路线通过区多为农田。2、地质根据本段路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可将路线分为2个区:区:K0+000-K6+000段主要为谷地地貌,地形较平坦、开阔;路线走廊带两侧均为丘陵,其走向多呈近南北向。区内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填筑土、种植土、粉质黏土、卵石等,厚度较小,一般3-5m,局部达12m;下覆基岩主要为二选系上统斗岭组砂岩、石碳系中上统灰岩、早期花岗岩,风化不均匀,强风化层一般较薄,中风化层埋藏较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中的裂隙水,水位埋藏较浅,水量一般,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地表水相对丰富

4、。区:K6+000-K8+620段主要为丘陵地貌。地形缓慢起伏,冲沟发育,区内分布第四系填筑土、种植土和粉质粘土等,厚度一般不大;下覆基岩主要为碳质灰岩、砂质页岩,风化不均匀,强风化层一般较薄,局部较厚,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区内地表水、地下水相对贫乏。3、气象本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6月最多。项目区域内无名小河一条及花岭水库一座,水量均较小,受降雨影响明显,对路线影响不大。气候对本路段施工有影响的主要是雨季,路基土石方及桥梁等构造物要不失时机地做好施工计划安排。4

5、、水文特征沿线地表水主要为分布在沿线无名小河中,水量因季节而异,受降雨影响较大,常年不干。第三节 施工条件1、沿线主要分布以灰岩为主。中风化灰岩强度较高,可作附属工程用石料,也可用作构作物石料,路线经过区石料主要为中风化灰岩。2、砂、砂砾石材料主要位于郴州市苏仙区附近的砂砾场,各采砂场的砂、砾石质量较好,储存量丰富,开采不受季节限制,交通较方便,能满足线路施工需要。3、本项目区域内郴州市境内水泥厂较多,且质量、产量均可满足工程需要。4、钢材由厂家直接运送至工地。5、路线靠近小河支流,为常年性流水河流,流量较大,可作为工程用水水源。项目所在地电网较发达,电力充足,能保证施工用电需要。6、本项目靠

6、近G107国道,区域内路网较发达,交通运输方便。第四节 工程概况一、主要工程数量1、路基工程:路基挖方:43.427万m3,路基填方:75.738万m3;桥涵工程:预应力砼空心板中桥180.16m/4座,涵洞通道37道;防护排水工程: 3.576万m3;路面工程: 19.6474万m2;隧道工程:360m/座,双孔720m;平面交叉9处m;线外桥22.04m/1座。二、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一级。2、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设计宽度采用24.5m,具体断面划分为:中间分隔带3m(含路缘带2*0.5m)行车道2*2*3.75m,硬路肩2*2.5m(含路缘带2*0.5m), 土路肩2*0.75m;

7、分离式路基宽度设计宽度为12.5m具体断面划分为:土路肩2*0.75m,右侧硬路肩为2.5m,左侧路肩为0.75m,行车道宽度为2*3.75m。3、设计行车速度:80km/h;4、设计荷载:公路级;5、设计洪水频率:中桥1/100,涵洞1/100;6、工程特点本标段收尾均与原老107国道相接,中间为新建道路,对道路畅通和安全要求很高。三、合同工期本工程合同期为24个月。计划开工日期为2016年11月16日,竣工日期为2018年11月15日。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 组织机构一、施工总体指导思路1、以“高效、优质、安全、文明”为总宗旨,本着“精干管理层,强化作业层”的施工原则,优化资源配置,狠

8、抓重点、难点工程.2、积极准备,尽早开工,保证重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持均衡生产。3、以涵洞通道施工为先导,路基土石方施工、中桥,隧道施工为重点分段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全线展开施工。狠抓重点,带动和促进合同段其他项目的施工,确保“高速、优质、安全、文明、低耗”地完成合同工程。4、工期目标:计划施工工期为2016年11月16日2018年11月15日,总工期为24个月。5、质量目标:本项目工程的质量目标为优良工程,确保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00%,分部、分项工程优良率达95%以上,争创精品工程。6、安全目标:建设“零伤亡”工程,即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伤事故;严格按照安全施工要求作业,现场施工

9、安全达标创优,并满足业主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7、文明施工:施工作业做到“两不破坏”不破坏景观、不破坏生态;“三不污染”不造成水质污染、不造成空气污染、不造成噪音污染。建标准化工地,现场整洁、有序,与地方关系融洽。二、施工组织机构1、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和我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拟设置项目经理部的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见后附“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经营管理部、财务部、物资管理部、设备管理部、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组织机构框图详见附表。主要职能部门和岗位职责如下: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的全权代表,主管全面工作,为本工程的各项工作负责

10、。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生产调度及施工队伍间、对外的协调工作,协助项目经理抓好施工生产。总工程师:负责技术、质量管理、科技攻关,领导技术部门抓好施工技术方案制定、现场技术指导等工作。工程技术部:负责图纸审核、实施性施组设计和技术交底书编制、现场技术指导。安全质量部:负责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措施的实施、控制。中心实验室:负责项目部的试验检测工作。经营管理部:负责进度计划、计量支付、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财 务 部:负责资金调配、成本核算。物资管理部:负责物资采购、保管和供应工作。项目经理部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1人) 项目副经理(1人)项目总工程师(1人)综合办公室4人设备管理部1人物资管理部2人

11、财务部2人经营管理部3人中心试验室3人安全质量部4人工程技术部8人二工区 三工区四工区预制场拌合站一工区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调配、维修和管理。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文明施工、治安管理、医疗卫生等工作。2、人员安排项目部共设置六部两室,均配置有相应管理经验的人员,共30人。第二节 施工总体布置一、临时设施规划1、项目部驻地根据工地沿线建筑分布和标段工程情况,从便于施工组织管理角度出发,已在K5+700左侧租赁民房设置项目部驻地。2、施工队驻地根据各施工队所具体承担的施工任务和位置,就近租用民房作为临时生活驻地。3、砼拌合站、预制场、材料场根据工程分布情况,考虑砼运距经济合理,拟将试验室、砼拌

12、合站设置于K7+400处。拌合站面积约为12107.88m2。因本标段桥涵工程数量不大,且考虑经济和减少用地,故将后期路面施工水泥稳定和沥青拌合站也设置于此。砼拌合站配置2座生产能力为1.5m3/盘的水泥砼搅拌站;配置1座生产能力为600t/h的水泥稳定混合料拌和楼;配置1座生产能力为320t/h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因本合同段只有四座中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砼空心板,所以考虑在拌合站设一中型预制场,将预应力砼空心板预制好后采用平板拖车运至现场安装。材料场也设置在拌合站,利于材料管理;大型材料存放于材料场,小型材料直接拉运至施工现场。4、中心实验室根据本工程工地试验检测的需要,已在K7+400处建

13、设一座工地试验室,并完成试验设备安装、调试、标定。中心试验室负责工地各种进场原材料试验检测;各种标号砼、砂浆配合比的选配;路基填料强度试验;全线桥涵等附属工程的现场施工取样实验;制作标准试件试验以及路基填料标准重型击实干容重、填料液、塑限测定的平行试验等。二、施工段落的划分根据本合同段的实际情况,全线共设四个施工工区。三工区为专业的隧道队伍,负责隧道工程的施工任务,其它各工区成立专业的土石方施工队、桥涵施工队及排水防护施工队,负责本工区内的土石方、桥涵工程、排水防护工程的施工。路面工程安排一个施工队统一施工。三、施工总体安排(一)施工顺序施工准备 路基施工 桥涵、隧道 防护工程施工 路面施工

14、场地清理 竣工验收施工工艺框图施工准备施工便道修建砼拌和站建设防护、排水工程隧道工程路基土石工程桥涵工程路面基层路面工程场地清理竣工验收(二)施工总体进度计划1、施工准备1个月,包括水准、导线和原地面复测,于2016年11月16日开始,2016年12月15日完成。2、路基工程计划12.5个月完成,包括软基处理,于2016年12月16日开工,2017年12月31日完成。3、桥梁工程计划13.5个月完成,于2016年12月16日开工,2017年1月31日结束。4、涵洞工程计划5.5个月完成,于2017年1月1日开工,2017年5月15日结束。5、路面工程计划7个月完成,于2017年12月1日开工,2018年6月30日结束。6、隧道工程计划15个月完成,于2017年3月1日开工,2018年5月31日结束。7、路基防护及附属工程,包括路面管道等附属,计划7.5个月完成,于2017年5月16日开工,2017年12月31日结束。8、安全设施:计划4个月完成,于2018年3月1日开工,2018年6月30日结束。9、线路交叉工程:计划6.5个月完成,于2018年5月1日开工,2018年11月15日结束。四、人员、设备、材料进场安排表项目部人员和机械设备将根据施工合同的承诺,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批组织进场。(见后表)第三章 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